18新界東北發展區06  

特首:新東北不能「不遷不拆」
香港星島日報  2010年6月18日
http://std.stheadline.com/yesterday/loc/0618ao12.html

(星島日報報道)泛民二十三名立法會議員昨去信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要求政府押後新界東北前期撥款的申請,先處理其他與民生相關的撥款事項,減少對市民的影響,亦提供了「冷靜期」,讓政府與持反對意見的村民和市民溝通,紓緩對立氣氛以至化解矛盾。政府發言人隨即表示,房屋土地供應持續緊絀,政府不能押後撥款申請。特首梁振英昨天早上亦表示,新東北發展不可能「不遷不拆」。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強調,押後撥款申請並非政府甚或個人榮辱的問題,認為政府強逼立法會繼續審議撥款,是「明知可為而不為」,火上加油地令社會撕裂。他並斥,財委會主席吳亮星的剪布手法是將其權力無限擴大,希望他收回決定。

民協馮檢基則強調,只要求政府押後而非撤回撥款申請,因此並非要求政府妥協,而是希望雙方都有時間冷靜溝通,否則只會兩敗俱傷。

公共專業聯盟亦提出替代新界東北發展的「雙南方案」,建議發展範圍包括古洞南和元朗南部分。古洞南可發展以粉嶺高球場為主的土地,但保留當中五十公頃為高爾夫球場及雙魚河鄉村會所。元朗南則發展約二百公頃包括露天貯物場、荒置植被地及現為朗邊中轉房的政府土地等。兩幅用地預計可建六萬二千個單位、容納十八萬人居住,略多於現時的東北方案。

公專聯政策召集人黎廣德形容,雙南方案需收回的私人土地較少、佔用可耕農地亦甚少,是較成熟和較少影響當地村民、較易達共識的方案,認為可更快發展供應住宅,並表示新界東北發展計畫未達共識,繼續強推只會因快得慢,建議政府以雙南方案取代東北發展計畫。

政府發言人隨即表示不會押後,特首梁振英出席行政會議前,亦指出香港住宅單位不夠,造成租金高企,樓價在過去幾年上升速度十分快,無地是不能夠增加私人和公共房屋供應,希望全社會支持和配合特區政府增加土地供應。

他強調,開發新市鎮是不可能不遷不拆,「我知道要遷拆的話對原來在當地居住、經營、工作的市民會帶來不便,但政府是會按法律和機制合理賠償和安置。如果以前在將軍澳、屯門、沙田居住、工作的市民,他們堅持不遷不拆,我們今日就沒有屯門、沙田、將軍澳這些新市鎮。香港人的居住和整個生活環境會比我們今天實際的環境差很多。」

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亦表示,計畫在未來幾天約見新界東北的鄉紳,研究如何解決今次的爭議,以及了解村民的訴求及遷出條件。被問到是否應政府要求「出手」約見村民,劉皇發未有回應,只笑說不能透露。他認為,任何事都有轉彎餘地,政策不是法律,相信可以改變,政府需要檢討。他亦希望村民能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新界東北發展區04

立法會大樓經過前後兩次的佔領和衝擊, 激進黨團人士的理由是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居民堅持不遷不拆, 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是什麼一回事, 反對的人與政府各執一詞, 大家列出來的數據都不儘相同, 究竟是那方面比較真確呢?

而暴力衝擊立法會大樓的激進人士, 似乎絕大部份都不是新界東北受影響的居民, 為什麼新界東北受影響的居民, 不找代表他們利益的新界鄉議局, 而要找上這等激進人士或他們身後的黨團組織以暴力手段向政府, 向立法會甚至向議員施壓, 阻撓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推行,

筆者疑惑, 其中原因錯綜複雜, 除了新界東北受影響的居民外, 還涉及鄉議局的權力鬥爭, 以在激進黨團組織的行動, 在菜園村一役嘗到了甜頭, 現今更欲藉著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更上層櫻, 揚名立萬, 而在新界收購了大幅土地的地產集團, 在政府推行收回土地再推出拍賣的政策下, 影響了他們的利益, 雖然政府已作出讓步, 在新界收購了大幅土地的業權人, 如果合乎政府政策規定, 可以換地方式交出土地, 但似乎仍未能滿足地產集團的要求,

而這批激烈衝擊立法會大樓的激進黨團人士, 究竟是真的為公義, 為理念而 " 戰 " , 抑或是背後另有原因? 有待探討,

至於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是為著解決市民住屋問題而推出的新市鎮發展計劃, 可興建6萬個公私營房屋, 容納17萬人, 而受計劃影響的當地居民約1700戶合共1萬人, 由上述數字可知,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政府發展新界東北新市鎮, 可遷入40倍現有住戶, 完善的城市規劃可改善當區環境外, 社區設施亦可支援鄰近地區的需求,

誠如特首梁振英所言,  " 如果以前在將軍澳、屯門、沙田居住、工作的市民, 他們堅持不遷不拆, 我們今日就沒有屯門、沙田、將軍澳這些新市鎮 ", 筆者推而廣之, 如果在環保與發展兩者之間不能取得平衝, 香港便沒有赤鱲角新機場, 沒有港珠澳大橋, 基建與環保(現今更加上保育)是城市發展面對的難題, 要視乎政府管理層與議會中民意代表的智慧, 是否單從政治考量而無視民生所需, 如何迎難而上, 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新界東北發展區住17萬人   公營房屋佔六成 預計斥資千二億
香港成報  2010年6月18日
http://www.singpao.com/xw/gat/201307/t20130705_444382.html

發展局宣布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最新修訂方案,先發展古洞北和粉嶺北,暫時不考慮坪輋及打鼓嶺,預計將可容納逾17萬人,較原先的方案增加逾30%,公營房屋的比例亦提升至60%,發展局局長陳茂波預計10年後會有首批居民入住。

爭議不斷的新界東北發展,政府在公眾諮詢後,研究近九個月,昨日終於公布最終定案。陳茂波昨天聯同多個工務部門會見新聞界,闡述計劃內容。政府推算,古洞北和粉嶺北的發展成本約1,200億元,當中410億元用作發展基建,480億元用作興建公共設施,另外約300億用作收地之用。

陳茂波說,經修訂後,兩地區的住宅地的地積比會提高至6倍,住宅單位由4萬7300個增至60,700個(增幅28%),,其中六成單位為公營房屋,可容納17.5萬人,較原先的13.4萬人為多;至於資助房屋的比例,在規劃上會留有彈性,日後可以調節。至於私人用地方面,會按當時情況盡可能推出「港人港地」。

先拓古洞北粉嶺北

在古洞北,公營房屋會增加三成至2萬個單位,私樓亦增加到約1.5萬個單位,可容納10.16萬人,當局又會開設古洞北鐵路站,預料將來古洞北八成人口將住在鐵路站半徑500米範圍內。該區的建築物高度將由鐵路站周圍起向外遞減,區內有兩條南北及東西走向的綠化走廊,達致良好通風效果;又會預留足夠土地興建醫院、診所、球場、游泳池、中學及小學等。兩條原居民村會保留,包括風水林及風水山。

至於粉嶺北方面,陳茂波說,公營房屋會有更大比例增加,其中馬屎埔一幅地,會由私樓改作公營房屋,令公屋單位大增40%,至1.6萬單位,私人樓宇則增至9,000個單位,可容納7萬3300人。另外,區內的東西兩邊都會有公共交通交匯點,又有單車徑及綠化走廊等,梧桐河兩岸會興建河畔長廊,連接古洞北,總長度超過4公里。此外,古洞北會提供3.12萬個職位,粉嶺北則提供6,500個職位。

計劃10年後可落成

陳茂波強調,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是為香港人規劃的新一代新市鎮,要滿足未來香港市民對住屋的需求,以及香港整體發展的需要,發展古洞北和粉嶺北兩個新發展區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項目。他說:「我們今天公布的計劃,是全面考慮了各方面的意見,平衡了不同持分者的訴求,以香港整體市民利益為大前提,同時合理和適當照顧受影響的少數社群」。

陳茂波相信,發展區中的住宅最快在10年後,即2022至2023年才可入伙,故實施計劃已刻不容緩。而發展局發言人則稱,約有1.6萬個單位落成,當中1.3萬個為資助房屋,餘下為私人樓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論 : 新界東北保衞戰 激過菜園村?  撰文:沈帥青
香港經濟日報 2012年09月21日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841cbd17-80e6-457a-9870-bdb38a0a7333-243910?source=print&printable=true

新界東北發展的爭議升級,有居民表示誓死不搬,民間組織質疑當局為中港融合而不顧港人利益,打着「保東北、保香港」旗幟呼籲市民加入抗爭。

在中港矛盾激化下,事件已變得政治化,若當局未能及時拆彈,或會釀成比菜園村更激局面!

中港矛盾深 隨時變政治炸彈

本港要發展,自然需要土地以配合新規劃,另一方面也要兼顧原有居民的利益及保育等各方面。

2010年政府就興建高鐵香港段而向新界菜園村收地,村民及支援市民強烈抗議,演變為群眾多天包圍立法會反對通過高鐵撥款的示威活動。

新界東北發展區的規劃收地問題,已進入諮詢最後階段,但爭議氣氛愈趨激烈:

‧地區內人士:原居民、非原居民意見分歧

東北區內的原居民,相對上較接受收地發展,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侯志強表明,若有足夠賠償,居民自會搬走,甚至稱「連祠堂都可以給你」。

可是,非原居民卻有不同意見,他們或是上一代逃難到港,在東北向地主租地務農、買地起屋,這些非原居民的村落在當地紮根多年,如今被列入東北計劃的收地範圍,不少居民表示要堅決保衞家園及田園風光,表明「不遷不拆」。正如之前的菜園村村民一樣,已引起市民關注,形成一股強大阻力。

‧地區外人士:反對發展東北者

地區以外也有大批市民反對東北發展計劃,部分人是同情及認同要捍衞家園的村民,但亦有部分是質疑東北計劃存有政治目的,令東北變成「深圳後花園」或「富豪雙非城」。在facebook已有多個反發展東北的群組,均有逾萬人加入,更有人號召網民迫爆本周六(22日)舉行的發展東北諮詢會,呼籲「守住香港」。

兩年前的菜園村事件,同樣是獲區外人士介入而壯大聲勢,令「保衞菜園村」的社會運動得以成形,圍堵立法會多天。雖然撥款最終通過,但事件亦打擊了政府威信,這次的新界東北發展,會否歷史重演?

從各持份者看來,發展東北而起的保衞戰,與當年保衞菜園村有近似之處,而形勢上有可能演變成更「大件事」:

‧中港矛盾深化

清拆天星碼頭事件,喚起港人沉睡的本土意識,近年更有愈來愈嚴重的中港矛盾事件如雙非孕婦來港產子、搶購奶粉、內地炒樓團等,引爆出蝗蟲論、港鐵內地小童吃點心麵的中港罵戰等,中港矛盾已一而再激發市民自發組成反對行動,例如近日網民自發「光復上水」行動,到上水站驅趕內地水貨客。

政府推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在中港矛盾深化的時勢下被質疑有強推中港融合的政治目的,會否又有人藉此推動「光復東北」?

‧對政府信任度低

面對這些反對聲音,政府已一再強調發展東北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港人利益,又研究提高發展計劃的公營房屋比例至55%,讓更多基層受惠,但梁政英政府上台後,其本身及多位高官的誠信均受質疑,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情緒蔓延,多次解畫亦難以釋除港人疑慮。

平衡各方利益 發展無可厚非

‧地產商反對計劃

在發展東北事件中,地產商也是牽涉其中的持份者,他們在東北地區已坐擁大批地皮,但如今政府改變模式,以自行收地再公開拍賣,如意算盤變得打不響。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已表明反對新模式。持份者的利益瓜葛,令當局在處理東北發展的計劃的局面中,添了更多變數。

依據當局公布的發展計劃,東北可建約5萬個單位,容納15萬人,可紓緩本港房屋供應不足,也為該區帶來其他商業發展。城市發展時必然面對變遷,感情上緬懷不捨是人之常情,當局確實需要平衡如何保障要遷走的居民利。

不過,新界東北發展問題,現已成為燙手的政治議題,若然政府未能針對問題解結,恐會變成升級版的菜園村事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