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民主02 

C觀點 - 香港人認命還是革命﹖ [ 施永青 ]
香港am730 2014年12月31日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3274

有讀者認為:昨文有關一國兩制的觀點只是中共的觀點,香港人不一定要認同。香港人有權提出一套更符合自己需要的觀點,不必事事聽命中央。有讀者甚至懷疑,是否因為我有生意在大陸,所以不得不為中共解釋政策,協助中共統戰。

接觸我多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不會為物質利益改變信念的人。我不會為了做生意而講違心話。我演繹一國兩制的原先構思,目的並非要助中共統戰,而是要讓香港人認識自己的處境,了解自己所受的時空局限,這樣才有機會找到一條真正可行的道路。

理論上,人皆可以有個人的選擇,但社會的選擇則不可能由個人來決定,甚至不一定可以由某一個地方的人自行用民主的方法來作決定。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諸州表決脫離聯邦,但以林肯為首的聯邦政府卻不同意;最後南方戰敗,北方用強權把統一意願加諸南方。

美國屬聯邦制,各州加入聯邦政府之後,亦不是要獨立就可以獨立。中國行中央集權制,香港的一國兩制是在中央授權下成立的,要脫離一國更不容易。雙方實力懸殊,根本沒有必要進行真正的較量。

反建制派說,他們只是要求自治,而不是獨立。但中央政府認為港人只能按他們訂下的框架內自治。若是另搞一套,就是挑戰中央政府權威,實質上等同搞獨立。不認同中央的看法,不代表中央會改變他的看法。

現實是在現有的政治架構下,人大對基本法有解釋權,人大甚至可以頒布哪些中國法例可以在香港推行。在現有的法制下,地方政府的議會根本沒法推翻人大常委會的決定。而香港的特首最終亦要由中央政府來任命。

在這種情況下,香港的特首只能是中央政府可以接受的人。而未來的政制亦得先獲得中央政府首肯。要搞公民提名,要防止中央政府篩選,先得推翻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執政地位,那就非革命不可。

然而,香港人有條件革命嗎?革命對社會常規的衝擊遠甚於一般性的公民抗命,全民都得付出沉重的代價。但看一般人在佔中期間的反映,他連一般生活上的不便也覺得沒法接受,怎有條件去革命?

現實是大部分香港人的生活仍相當安穩,他們都不想推倒重來;而且現時與中共硬碰,真是毫無勝算。此之所以,社會上會有一部分人,寧願接受認命,也不選擇革命。

我是一個不喜歡認命的人,但現在要作抉擇的並非我個人的前程,而是整個香港的命運,我只能遵循多數人的意願。我年輕的時候,也熱衷於革命,但年長之後,卻接受人民有權選擇不革命。開放社會不一定需要所有的人都得做革命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永青日前發表了一篇撰文 " 一國兩制 只屬權宜之計 ",   讀者認為文中有關一國兩制的觀點只是中共的觀點, 香港人不一定要認同, 香港人有權提出一套更符合自己需要的觀點,不必事事聽命中央, 甚至懷疑施永青是否因為有生意在大陸, 所以不得不為中共解釋政策, 協助中共統戰。

這是特區媒體老闆所面對的困惑, 一旦投資媒體, 無論是否就社會時事作出關注, 衹要其他投資有涉及內地業務, 就被某些團體組織人士標籤上是中共的 " 同路人 ", 衹要屬下媒體對 " 爭取更符合香港需要的觀點 " 作出 " 不同舞步 ", 就被指為編採受了老闆所 " 影響 ", 作自我審查, 打壓新聞自由, 編輯自主,

媒體編務的獨立自主不是由編採所堅持的嗎? 衹要編採不低頭, 老闆又奈的你何, 怎地把責任扣到老闆頭上去? 更拉扯到老闆的其他投資上去, 環顧現時特區媒體老闆, 有多少是獨沽一味衹經營特區媒體而沒有其他的投資, 現時的國際經濟形勢, 各國的投資人士都聚焦中國, 爭取進入內地市場, 如果說有在內地投資就標籤為 " 一定 "  會幫內地說話, 這是以偏概全, 對投資人士不公平,

施永青說的對, 在政治架構上, 香港衹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要受中央政府的管轄, 雖說是一國兩制, 但要在基本法的框架下實施, 換言之香港並非是絕對的獨立自主而衹是高度自治,

有人提出 " 香港人有權提出一套更符合自己需要的觀點,不必事事聽命中央 ", 這是扭曲了一國兩制, 無疑香港人是 " 有權提出一套更符合自己需要的觀點 ", 但不能超出基本法授權的範圍, 這不是 " 事事聽命中央 ", 中央亦要依據基本法行使對特區的管治, 不能說在一國兩制下, 中央便失卻對特區的管治權, 這是不對的,

反建制人士指 " 他們只是要求自治(民主), 而不是獨立 ", 但如果要求自治的範疇偏離了基本法的規定, 涉及特區與中央的管治權力, 在法律上便與攪獨立無異, 並不是要求自治這末簡單, 如果再涉及有相關行動的出現, 遭到政府取締是必然的事,

施永青說的對, 大部分香港人的生活仍相當安穩, 對於政治並不熱衷, 並非如某些政治組織團體人士所指, 香港已 " 危在旦夕 " , 陷於 " 水深火熱 " 之中, 他們寧願接受認命也不選擇革命, 亦有權選擇不做反對派, 對於這等衹求生活安穩的市民, 近年被某些政治組織團體人士標籤為 " 不起來反抗現今政權, 便是助紂為虐的人 " , 要求市民要為爭取民主 " 作出犧牲 ",

但佔領行動癱瘓了旺區鬧市兩個多月, " 被犧牲 " 的市民作出強烈反彈, 輿論一面倒要求 " 還路於民 ", 究竟佔領人士是代表民意, 還是要求 " 還路於民 " 的輿論是代表民意, 大眾自有公論,

但筆者認為, 爭取民主不能以犧牲他人的權利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以犧牲他人的權利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便與民主真義背道而馳, 將自己理念強加諸他人身上, 以霸道的行為強迫他人接受自己推行的理念, 這還稱的上是 " 民主 " 嗎?

要知道, 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 衹求安居樂業, 不問政事, 沉默的市民總是佔大多數, 他們都有沉默的權利, 如果將他們標籤為 " 順民 ", 這對他們不公道, 如果不問政事衹求安穩生活的市民都被扣上大帽子, 都要 " 被犧牲 ", 這與獨裁又有何分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C觀點 - 一國兩制 只屬權宜之計  [ 施永青 ]
香港am730 2014年12月30日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43114

香港人近期發覺,中央官員強調一國多了,較少談及保持兩制的需要,認為中央是想以一國來壓兩制。另一邊廂,中央的看法卻是香港有人以兩制來挑戰一國的權威,不接受一國的制約。看來,一國兩制已從原來對立統一的設計走向對立鬥爭。這是香港的不幸;但已無可避免。

一國兩制是鄧小平設計出來,用作處理香港回歸的方法。97是一個歷史期限,中國政府必須面對。面對的方法別無選擇,就是要把香港這個殖民地收回到一國的版圖內。戴卓爾夫人曾去北京談判,希望以主權換治權。鄧小平的回應非常決斷,主權與治權一併收回,97後英國在香港再無角色。

當時,中國才開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還非常落後,生活水平與香港距離很大。如果簡單地把香港併入一國,香港人一定不適應。再者,中國長期行社會主義制度,而香港則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水火不容。此外,中國行歐陸式的成文法,而香港則行英國式的普通法,屬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法律系統,很難一下子統一起來。

香港人最初擔心中國政府會不管三七二十一硬來,所以十分恐懼,出現了移民潮。鄧小平知道,如果回歸問題處理得不好,移民潮可能演變成逃亡潮。那香港回歸中國將變成一個令中國面目無光的國際事件。

為了令香港人安心,鄧小平才不得不接受現實,在一國的基礎上,讓香港可以保留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續行英國式的普通法,是為一國兩制。

然而,鄧小平的不變承諾只有五十年。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搞兩制的目的,是要香港順利回歸,是一種權宜之計,最終是走向一國,絕不是走向分裂。

最理想的發展是在這五十年裏,中國的經濟發展逐步加速,令兩地的生活水平逐步接近;另一方面,最好中國的政制發展也有足夠的進步,令人民的基本權利有更大的保障,生活上有更大的自由度。這樣,一國兩制就可以順利過渡到一國一制,香港才算真正走完回歸的道路。

不過,香港有一部分人並不認同這個路向。他們認為中共不可信,若果任由中共擺布,香港現有的一切將會失去,香港人就只能做中共的順民,任由中共魚肉。為了阻止中共的陰謀得逞,他們一方面以民主抗共,另一方面強調本土主義,已建立起一個有相當力量的反建制陣營。

佔中運動顯示:這股反建制力量已在年輕一代心裏紮根。中國政府對此非常擔心,正不斷收緊對港的策略。對中國政府來說,兩制是為一國服務的,絕不容許以兩制去對抗一國。如果要逼中國政府選擇,他只能放棄兩制,保留一國。

從這個角度來看,反建制派的策略並不明智。以兩制去對抗一國的結果,只會加快一國一制的早日到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