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中文聆聽「聲疊聲」
香港東方日報 2015年4月1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50401/00176_042.html
【本報訊】中學文憑試中文科卷三聆聽能力和卷五綜合能力昨日開考,考試錄音播放期間卻驚聞「二重奏」,不少在各區試場應考的考生反映,幾乎整段考試錄音均隱約聽到錄音聲帶重複,料萬名考生受影響。
僅電台廣播試場有問題
卷三聆聽能力和卷五綜合能力的考試錄音昨日早上十時於港台第二台播放,今屆共設二百八十個聆聽考試試場,其中二百三十七個試場以電台廣播,四十三個試場則採用紅外線接收系統,今次受影響的是電台廣播試場。本報記者收聽港台網站的重溫版本時發現,聲帶夾雜着整點新聞、廣告及流行曲。
不少考生試後在網上反映,錄音中大部分時間出現疊聲。在將軍澳區應考的湯同學表示,「(錄音播放期間)啱啱講完一句,就有把好細嘅聲重複講多次」。在其他試場應考的同學亦有同樣情況,但在紅外線試場應考的同學則沒有受疊聲滋擾。有考生認為此情況造成不公平。
港台稱解碼器線路出事
考評局回應稱,接到考生報告指出現廣播問題,正向港台了解情況及跟進。香港電台回覆時表示,考評局及港台於中文科聆聽試進行期間,一直進行監聽,未發現異常情況;但承認試後重聽網上重溫版本,的確聽到內容出現重疊聲,事後發現是連接互聯網解碼器線路出問題,已即時處理。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則促請局方立即交代事件和作補救措施,並確保其他聆聽試不會出現同樣問題。
另外,教育局昨舉行通識科「新學制中期檢討及前瞻」簡介會中,提出修改中學文憑試通識科卷一設計,包括在卷一增加「二選一」選答題及延長答卷時間至兩小時三十分鐘。據了解,大多數出席的通識科老師均強烈反對。教協強烈要求當局收回相關修訂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聆聽卷有「疊聲」 港台認衰
香港東方日報 2015年4月11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50411/00176_052.html
【本報訊】上月底舉行的中學文憑試中文科聆聽卷出現「疊聲」問題,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與香港電台再經檢查後,港台改口承認當日聆聽考試錄音直播時出現技術問題,港台將會採取跟進行動,加派人手處理下周二英文聆聽考試的廣播,考評局亦會於直播時加強監察,確保廣播質素良好。考評局重申考試錄音的母帶並無異常。
三帶同播現0.5秒延遲
港台表示,為確保播放試題聲帶時不會因故障而出現「失聲」問題,每次都會三帶同播,但當日技術人員操作主聲道、第二聲道及第三聲道時,出現零點五秒延遲,結果出現「疊聲」,受影響時間長約廿分鐘,但港台強調考生明顯聽到有「疊聲」約為兩分鐘。下周二英文科聆聽卷開考直播時,考評局及港台會加派人手操作聲道,預計會有六至七人在場監察情況。
考評局指會繼續跟進事件,並會向香港電台索取進一步資料,調查事件對考生的影響,有關個案將交由「常設委員會」處理與考慮,確保考生獲得公平評核。
考評局再次提醒考生,謹記帶備符合《考生手冊》規定的收音機應試;若於採用紅外線接收系統的試場應考,則只需自備合適的耳筒以接駁試場提供的接收器。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要求考評局及港台加強技術測試,在直播中加強監察廣播質素,以免考生再次承受心理壓力和影響考試表現。他又促請考評局徹底調查事件,包括對考生的影響程度,如確認有考生受「疊聲」影響表現,必須採取補救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學文憑試中文科考生人數達6萬8千人, 今屆共設二百八十個聆聽考試試場, 其中二百三十七個試場以電台廣播聆聽卷出現「疊聲」問題, 受影響考生比率高達93.5%, 有6萬3千多人, 影響不可論不大,
港台肩負著莘莘學子中文科考生聆聽考試的廣播重責, 理應慎而重之, 但竟然出現問題, 影響到考生的考試, 出事後更推卸責任, 指 " 於中文科聆聽試進行期間, 一直進行監聽, 未發現異常情況 " , 但承認 " 試後重聽網上重溫版本, 的確聽到內容出現重疊聲 ", 事後發現是連接互聯網解碼器線路出問題, 已即時處理,
港台事後根本沒有承認出錯, 沒有承擔責任, 指 " 於中文科聆聽試進行期間, 一直進行監聽, 未發現異常情況 " , 而對媒體在網上收聽港台網站的重溫版本時發現聲帶夾雜着整點新聞、廣告及流行曲等問題, 衹辯解為 " 連接互聯網解碼器線路出問題 ", 意即指與聆聽考試的廣播無關,
但經考試及評核局與港台檢查後, 港台卒改口承認當日聆聽考試錄音直播時出現技術問題, 將會採取跟進行動, 加派人手處理下周二英文聆聽考試的廣播, 但未有向受影響考生致歉,
香港電台事後否認出錯, 指 " 於中文科聆聽試進行期間, 一直進行監聽 ", 問題是如果有工作人員監聽, 沒有可能聽不到廣播有「疊聲」, 這是否有人失職? 啟播了聲帶便 " 關人個關 ", 而考試及評核局亦有責任監聽聆聽考試的廣播質責, 是否亦像港台一樣, 有人失職? 港台及考試及評核局應向市民有所交代, 事件畢竟影響到6萬多參與聆聽試的學生,
更令人質疑的, 據港台解釋 " 為確保播放試題聲帶時不會因故障而出現「失聲」問題, 每次都會三帶同播, 但當日技術人員操作主聲道、第二聲道及第三聲道時, 出現零點五秒延遲, 結果出現「疊聲」",
問題是, 就算為確保播放試題聲帶時不會因故障而出現「失聲」問題, 每次都會三帶同播, 理應三條帶都同一母帶所出, 不會期有其他聲源, 但媒體記者重聽港台網站的重溫版本時發現, 聲帶夾雜着整點新聞、廣告及流行曲, 港台解釋為" 連接互聯網解碼器線路出問題 ", 衹是網上重播時有此現象,
港台的解釋前後不一, 一時說 " 未發現異常情況 ", 一時又承認 " 三帶同播 " 出現問題, 至於媒體記者重聽港台網站的重溫版本時發現聲帶夾雜着其他聲源, 港台解釋為" 連接互聯網解碼器線路出問題 ", 這根本通通是廢話, 是騙外行人的廢話!
首先, 三帶同播採用同一母帶, 不可能出現其他聲源, 除非技術人員落錯帶, 才會有不同聲源「疊聲」的效果, 而媒體記者重聽港台網站的重溫版本時發現聲帶夾雜着其他聲源, 但港台重播節目用聲源, 是早已將當日廣播即時錄下的錄音帶數碼化放上網而不是直播, 不可能與直播的線路混淆,
衹有直播線路才會即時經互聯網解碼器轉為網絡廣播, 期間會有十多秒的滯後, 而重播節目已是將錄音帶數碼化, 沒有可能與直播的線路混淆, 衹能原原本本的將前此的廣播錄下來再轉為數碼化放上網, 所以媒體記者重聽港台網站的重溫版本時發現聲帶夾雜着其他聲源, 才是考生真正聽到的版本, 如果如港台所辯稱是同一母帶 " 三帶同播 " 的話, 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其他聲源,
而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對此衹要求 " 考評局及港台加強技術測試 ", " 促請局方立即交代事件和作補救措施, 並確保其他聆聽試不會出現同樣問題 " , 矛頭聚焦於考試及評核局要求交代, 對於廣播主要責任人的港台卻輕輕放下, 令人疑惑, 是否 " 自己友 " 就沒有責任? 不用交代? 與以往但凡涉及教育範疇重大錯失的 " 勇猛 " 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