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2簽證L簽證02  

旅業救亡新招 促開放內地人持電子護照來港
東方日報  9月22日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50922/bkn-20150922181259614-0922_00822_001.html?eventsection=hk_news&eventid=4028810746381ccb01464afdb7524a6b

【on.cc東網專訊】訪港旅客人數不斷下跌,旅遊業界建議新措施救市!有業界人士指出,內地現時約有2千萬人持有電子護照,政府應向中央爭取開放機制,讓持有電子護照的內地市民,不受個人遊限制,在網上申請簽證來港。

業界強調,該批內地市民與一般個人遊旅客不同,屬高質素旅客,加上審批權在中央,可控制人數,令香港酒店及零售業受惠。業界人士已將有關建議交予特首梁振英,梁回覆指已轉交計劃予相關部門跟進。

有酒店業代表指,酒店入住率因應旅客人數下降,但本港仍持續有新酒店落成,加上房價已跌至1997年水平,但各項開支不斷上漲,難以維持,故支持方案冀可吸引更多高質旅客。另有零售業代表稱,今年3月至7月的旅客人數逐漸減少,影響生意,期望落實新措施後可加快審批來港旅客程序。

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表示,訪港旅客人數自一年前開始下跌,不擔心旅客承載力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簽證L簽證01

懶理L簽新規定 深圳旅社30人仔即日搞過關
東方日報  10月1日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51001/bkn-20151001185607611-1001_00822_001.html

【on.cc東網專訊】內地當局早前實施來港新安排,規定所有持團隊旅遊簽注(L簽)的內地旅客需提前1天,將個人資料交予旅行社辦理新的電子過關表格,惟東網記者今日(10月1日)走訪位於深圳地鐵站、火車站附近的多間旅行社,發現不少旅行社仍可即日辦理L簽,部分只需繳付30元(人民幣.下同),在10多分鐘內即可辦妥。

據了解,內地旅客來港旅遊前,除申辦雙程證外,亦需附有簽注才可來港,除個人遊使用的個人簽注(G簽)外,亦可申請旅行團使用的團隊簽注(L簽)。以往L簽可即日辦妥,惟內地當局今日實施規定,團隊旅遊簽注需提前1天申請。

東網記者今日到深圳多間旅行社查詢,有旅行社職員聲稱只需支付30元,在10多分鐘內即可辦妥L簽。隨後多名來自江西、準備來港旅遊的旅客更即場辦妥L簽。

東網早前亦曾揭發內地旅行社辦理簽證疑違規。記者走訪羅湖、福田口岸時,發現有旅行社預先以人手蓋好印的空白表格,為旅客即日辦理簽注。當時香港旅遊事務署發言人指,已向內地有關部門反映內地旅行社的「送關服務」,惟情況仍未杜絕。輿論擔心新規定難以杜絕「一人團」的情況,讓旅客以「變種個人遊」的身份來港旅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黃金周第一日內地旅客來港旅遊人數下降, 跌幅達兩成以上, 香港旅遊業步入寒冬期已是不爭事實, 鬧市名牌店生意淡靜, 內地顧客在門外排隊輪候內進購物現象再不復見, 以往遊客區店舖供不應求, 推高租金的情況亦扭轉, 開始有專做內地客生意的店舖撤出租金高昂的地區, 遊客區吉舖招租的情況開始出現, 對香港旅遊業敲響警鐘,

前此有政治黨團人士指 大量自由行旅客來港, 得益的只是大業主和外國名店, 零售業下跌並非與內地旅客來港人數相關, 但現今事實擺在眼前, 內地來港旅客中幅減少, 不獨是旅遊業受到影響, 連帶與旅遊業相關連的周邊行業都好不了多少, 長此下去在來年的春節後不排除會出現與旅遊業相關連周邊行業的結業潮, 而不單是大業主舖位空置和外國名店撤離遊客區,

有旅遊業界人士建議, 特區政府向中央爭取, 讓持有電子護照的內地人士不受個人遊限制, 可以在網上申請簽證來港, 開闢新的客源, 其實電子護照與普通護照效用一樣, 衹不過是加入了晶片, 能儲存更多訊息及配合電子通關設施, 內地已陸續將舊版紙本護照更新為內置晶片的電子護照,

如果持有人不受個人遊限制, 可以在網上申請簽證來港, 其實無形中是撤銷了個人遊的限制, 因為內地居民出國旅遊申請護照十分方便, 現時許多內地居民都曾出國旅遊, 持有護照, 如持有電子護照的可以在網上申請簽證來港, 無形中便繞過了指定城市居民才可自由行來港的政策,

其實自由行限制在特定城市是有其特定原因, 一方面可以控制來港旅遊人數, 另一方面就是開放自由行的城市大多是改革開放步伐較快的城市, 與境外的生活方式, 人文文化都比較接近, 居民就算自由行來港, 都不致如城鄉交界甚至農村居民般, 不習慣都市的生活方式, 令兩地居民產生矛盾,

其實除了已開放的49個城市外, 改革開放以來, 有許多內地城市的發展亦追上已開放的城市, 居民的生活方式, 人文文化都有長足的提升, 有條件可以納入開放自由行的城市名單內, 但自從被某些政治黨團一鬧, 對這等城市居民開放自由行便蒙上陰影,

其實在香港引發中港居民矛盾的多是偏遠地區的居民, 他們不習慣城市的生活方式, 亦不在開放自由行城市之列, 但卻利用 L 簽證的漏洞來港自由行, 令中央控制來港居民數量和素質的政策受到衝擊, 更引發中港居民矛盾, 相信這是中央始料不及.

再加上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政策更造成水貨客的猖獗(其中有一半是港人, 不能全賴在內地人身上), 水貨活動令香港一些貨品的供應緊張, 引起市民不滿, 在一些政治黨團及激進組織的煽動及暴力衝擊下, 更加深兩地居民的矛盾, 造成現今就算國慶黃金周七天假期, 內地訪港旅客都大幅減少的局面, 對旅遊, 零售, 飲食, 運輸等行業造成衝擊, 隨之而來可能的結業潮與裁員潮難以估計, 令人擔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削自由行震動25萬人
新報  2014年6月2日

【新報訊】特首梁振英早前於策發會曾提出削減內地自由行旅客兩成, 在昨日一個電視論壇上,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指, 減少兩成即每年少約800萬內地遊客來港, 將對本港經濟造成大震動, 更會影響25萬名從事相關產業的打工仔, 業界一定不會贊成。 

採訪:靜態組

在港台《城市論壇》上, 旅遊界、政黨及團體對削減兩成內地自由行旅客, 有不同看法。姚思榮直言「聽到嗰陣暈咗一陣」, 他指按去年4, 000萬名內地客計算, 減少兩成即約800萬人, 香港經濟將會有大震盪, 「兩成人帶出嘅就業人數係幾多, 佢周邊嘅行業, 好似印刷宣傳品咁, 漣漪效應相當之大」。

贊成改為一日一行

自由黨常委邵家輝亦說, 雖然大量旅客來港影響港人, 但不能忘記自由行政策2003年開始後, 對香港經濟有很大幫助, 不同行業市民都可以參與其中。他指出, 自從出現「反蝗」行動, 今年五一黃金周前後的生意額, 已跌了兩至三成, 擔心如果一刀切減兩成, 會有更嚴重問題, 贊成將「一簽多行」變成「一日一行」, 以及在邊境建商業城分流旅客。

袁彌明:僅名店得益

人民力量主席、海怡關注組發言人袁彌明則指, 大量自由行旅客來港, 得益的只是大業主和外國名店, 卻引致店舖單一化及交通擠塞等問題。她強調, 自己絕對不是「反蝗」, 亦不會把內地遊客當作「蝗蟲」, 原則上歡迎遊客, 「但當然如果拖篋碌到我, 唔講對唔住, 就唔得啦」。

網上組織「港人自決藍色起義」幹事鍾健平說, 零售業下跌並非與內地旅客來港人數相關, 而是與中央政府打貪的政策有關, 且現時只有若100萬港人能直接受惠於個人遊政策, 卻要600萬人受苦, 認為因個人遊引發的中港矛盾根本無可能解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簽證L簽證03

筆者當時之評論 :

近年內地自遊行政策引起社會關注,  大量內地自由行旅客湧港衍生不小問題,  例如推高遊客區舖租及物價,  內地自由行旅客(或水貨客)搶購奶粉以及日常用品導致香港供應失衡,  旅遊區零售業為迎合內地客源而趨於單一化, 為區內居民帶來不便, 自由行旅客過份集中遊客區,  亦令致街道及旅遊設施不勝負荷, 

在討論內地自遊行政策前,  我們首先要了解自遊行政策的背景,  自遊行原名港澳個人遊又稱港澳自由行,  簡稱個人遊,  通稱自由行,  是准許內地居民以個人旅遊方式前往港澳地區的計劃, 

中央政府為幫助香港特區儘速恢復當年沙士疫症帶來的經濟疲弱,  在2003年7月推出港澳自由行,  准許內地居民以個人旅遊方式前往港澳地區,  但至今衹限於部份已納入港澳個人旅遊計劃內的城市居民以個人旅遊方式來港旅行, 

包括廣東全省,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限17個區縣), 南京, 蘇州, 無錫, 杭州, 寧波, 台州, 福州(限市區), 廈門, 泉州, 成都, 濟南, 大連, 瀋陽, 南昌, 長沙, 南寧, 海口, 貴陽, 昆明, 石家莊, 鄭州, 長春, 合肥, 武漢等49個城市居民, 其他未被納入港澳個人旅遊計劃內的城市居民, 衹能辦理團體旅遊簽證, 即 L 簽證, 須隨團進出入香港,

在2009年, 中央政府更准許合資格深圳戶籍居民申請一年多次訪港的 " 個人遊 " 簽證(即一簽多行), 簽證有效期內可多次進出香港不受限制, 隨著自由行政策的出台, 內地訪港旅客人次由2002年的638萬暴增至2013年的4075萬, 佔每年訪港旅客總數的比例由41.2%急升至75%,

大量自由行旅客入境的羅湖與落馬洲口岸,  連接口岸與旅遊區之間的交通工具(如東鐵及巴士),  亦因大量自由行旅客乘搭,  在一些時段都而呈現擠迫飽和狀態,  對本地市民帶來不便,  一些自由行旅客在港期間不文明的行為更引起部份市民不滿,  引致中港市民矛盾及罵戰,  部份政治黨團組織的介入 " 反蝗 ",  更將矛盾推至白熱化,  事件已發展為社會矛盾,  社會上要求限制內地自由行旅客來港,  取消一簽多行的呼聲不絕於耳,  亦引起中央關注, 

口岸水貨客的湧現, 無疑是一簽多行政策為水貨客帶來 " 方便 ", 但卻帶來市民 " 不便 " , 是引起中港市民矛盾的原因, 但這並不是單一的原因, 團體旅遊簽證, 即 L 簽證, 帶來的衝擊亦不少, 本來內地在開放了49個城市居民來港自由行後, 已暫時停止再開放更多城市居民以自由行方式訪港, 理論上以自由行方式訪港旅客應在控制下有秩序的來港旅遊, 但一簽多行打破了這規律, 持一簽多行簽證的合資格深圳居民在有效期內, 可不受限制進出香港, 無形中令在控制下有秩序來港旅遊的政策失效,

更有甚者, 團體旅遊簽證, 即 L 簽證的被濫用, 在自由行政策開放的49個城市居民外, 其他未被納入港澳個人旅遊計劃的城市居民, 根本就毋須隨團出入港境, 都可以在中港口岸的旅行機構即時辦理 L 簽證, 以隨團旅客身份入境香港, 無形中衹限於自由行政策開放的49個城市居民以外的所有省份及城市居民, 都可以 " 即時 " , " 即興 " 地到中港口岸的旅行機構辦理 L 簽證入境香港,

在中港口岸的旅行機構辦理 L 簽證, 比核准的49個城市的居民辦理自由行簽證更為方便, 即時可取得往港簽證, 入境香港, 無形中全國各省市居民都可以不受限制來港旅遊,

據統計, 活躍在中港各口岸的水貨客達兩萬人, 內地人佔4成, 約8千人, 而每日多次往返中港口岸的, 有95%是屬水貨客, 換言之以一簽多行 " 走水貨的內地水貨客衹約數萬人次, 比起全國各省市居民可以 L 簽證隨時來港的比例不算多, 而衹限於49個城市居民可以自由行簽證訪港的政策名存實亡, 試想想全國有多少人口可以隨時用這種方式繞過個人自由行的限制來港旅遊, 這比起一簽多行衹限於二百多萬深圳居民, 實質衹有數萬水貨客人次, 且大多不進入市區及旅遊區的水貨客, 那方面對香港的衝擊更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