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錘專區:諉過馮敬恩 梁智鴻示範「為虎作倀」 [ 李慧玲 ]
蘋果日報 2015年10月2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02/19317747
香港人很清楚在公眾場合不應喧嘩,但一旦發生火警,高聲示警叫大家逃生逃命都有錯?
我是這樣看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所謂的洩密。
所以,聽到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對馮敬恩的批評,覺得很不公道。他先是漏夜發表聲明,然後前日、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仍繼續聲討:「要議會運作得好,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會上用心說話、無拘無束說話,保密很重要,否則便不能運作!」
這一段說話,很刺耳。成年人明明自己做錯了事,卻一再將責任推到年輕人身上,轉移視線。情況一如另一位校委李國章批評馮敬恩「大話精」,完全是惡人先告狀。兩者分別只是,李國章為人如何政圈早已人盡皆知,但曾經有些人對梁智鴻還抱着婦人之仁,體諒他處於風眼受到內外夾攻。
但這一刻應該夢醒。站在咪高峯前侃侃而談的梁智鴻,完美示範何謂「為虎作倀」。一個76歲早已名成利就的長者,情何以堪。
敢說敢做卻不敢公開
為虎作倀的當然不單梁智鴻。12名投了反對票的校委,為甚麼會怕公眾知道他們在會上用心說出來的話呢?如果理直氣壯,毋須以保密作為遮羞布。
馮敬恩公開多名校委在閉門會議否決陳文敏擔任副校長的論據,按一般會議倫理,違反了保密原則。馮敬恩為此已率先表達歉意,更表明願意接受懲處。這就是馮同學的承擔。相比那些敢說不敢認的校委,馮人格高尚得多;相比校委會以荒謬理由否決陳文敏任命,馮所謂的錯,微不足道。
任何人要追究馮敬恩洩密,請先追究其他兩件更重要的事:第一,為甚麼校委敢說、敢做,但卻不敢公開,而要馮代勞;第二,根據馮披露的內容,校委會竟然以荒謬的理由否決陳文敏任命,這個議會還值得信任嗎?港大教職員、學生、舊生,應該召開會員大會,對這個校委會投不信任票。
多謝馮敬恩將校委會內的不公義,公諸於世。像他這樣的人,想請家奴的公司一定不會請,習慣做應聲蟲的人也無法認同,但很多跨國集團、有視野的老闆,對於敢於向權威說不而又正直不阿的年輕人趨之若鶩——扯遠了,我相信馮同學做這件事的時候,想都沒有想過這些功利計算。他只是做了一件他認為正確的事,有機心的是成年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被炒烈士 " 又在她的 " 網絡大口組 " 力撐 " 洩密 " 的校務委員會 - 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 指校委 " 敢說敢做卻不敢公開 ", " 為甚麼會怕公眾知道他們在會上用心說出來的話呢? 如果理直氣壯, 毋須以保密作為遮羞布 ", 更把馮敬恩捧到 " 人格高尚 " 的高位,
首先, 我們應探討會議 " 保密 " 的原因, 如在商業機構, 業務會議保密當然關乎商業機密不致外泄, 影響公司利益, 而有關人事聘任的會議要保密, 是關乎應徵者的個人資料屬敏感事項, 很多應徵者都是在職人士, 如求職事件外泄, 很可能影響到應徵者現時的工作,
何況除應徵者個人填報的資料外, 大機構聘請高層管理人員職位, 亦會從各方面 " 打聽 " 應徵者的個人品德這等不會在履歷表上填報的資料, 這等涉及應徵者的個人品德事宜, 往往都是由前此已離職公司內部消息人士 " 提供 ", 屬未能確切證實的 " 消息 ", 但都會列入考慮之列, 如果有關人事聘任的會議內容外泄, 除了會影響到應徵者現時的工作外, 這等 " 打聽 " 得來未能確切證實的 " 消息 " , 還可能給公司帶來法律訴訟,
而在應徵人士而言, 就算有內部消息知道自己有可能被聘任, 亦有保密責任不能向外間透露, 因為一日未宣佈任命, 公司仍可以有更多選擇, 有更多後來加入的合適人選可以考慮, 如果應徵人士向外透露自己有可能被聘任, 無疑會令其他意圖應徵人士卻步, 這對其他意圖應徵人士及招聘公司都會構成影響及不公平, 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行為,所以有關人事聘任會議須要保密是必須的, 應徵者亦有責任遵守保密原則, 以免影響到其他人的應徵權利,
說回港大副校任命事件, 陳文敏一開始就犯上對外泄密的行為, 再加上後來在傳媒公開 " 討論 " 他應徵事宜, 再加上有支持者高調向港大校委施壓, 這在任何機構都屬不能接受的行為, 陳文敏的任命未能通過是必然的事,
至於馮敬恩的 " 洩密 " , 本來陳文敏任命考慮的因素, 傳媒早傳得沸沸揚揚, 已無保密可言, 但經港大學生暴力衝擊校委會一役, 令一眾校委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如果會議內容及投票不保密, 誰還敢於在會議中發言質疑陳文敏的任命, 更遑論投反對票了, 一個不好會帶來 " 秋後算帳 " 惡果, 誰還敢當這個校委?
馮敬恩的洩密, 破壞了會議內容保密的原則, 更 " 講D唔講D " , " 半真半假 ", 已令人對他的誠信質疑, 更有校委指他是 " 大話精 ", " 被炒烈士 " 卻把馮敬恩捧到 " 人格高尚 " 的高位, 原來 " 被炒烈士 " 對 " 人格高尚 " 是這樣的另類解讀, 讓人大開眼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多名校委拒回應 李國章斥馮敬恩大話精
香港信報 2015年9月30日
http://www2.hkej.com/instantnews/current/article/1153391/%E5%A4%9A%E5%90%8D%E6%A0%A1%E5%A7%94%E6%8B%92%E5%9B%9E%E6%87%89+%E6%9D%8E%E5%9C%8B%E7%AB%A0%E6%96%A5%E9%A6%AE%E6%95%AC%E6%81%A9%E5%A4%A7%E8%A9%B1%E7%B2%BE
港大校委會委員、學生會會長馮敬恩披露多名校委的發言內容,其中引述本身是行會成員的校委李國章,稱副校長人選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當年出任法律學院院長,只因是好人(Nice Guy)。李國章接受有線電視訪問回應,不否認也不會承認有沒有質疑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
李國章表示,保密是對陳文敏的尊重,因為校委無論贊成或反對都有他們的理由,理由可能影響陳的人格、聲譽、地位,故不應「揚」出去。
他批評,馮敬恩會前已簽紙同意保密,現在又不守信用,「你信唔信這個『大話精』?這個人唔應該爆這些出來」。
校委紀文鳳和梁高美懿都被指,在會上批評陳文敏公開自己是唯一副校長候選人,是有操守問題。前者發表聲明批評馮敬恩引述發言是斷章取義,質疑他英語水平差,搞錯上文下理、歪曲原意,其違反保密協議是「誠信破產」。後者就對馮敬恩的講法無評論亦無回應。
校委廖長江被指,在Google Scholar中,陳文敏在5年僅被搜尋過4次。廖表示,基於會議保密原則,對馮敬恩的講法現階段沒有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