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港醫療券 深院可用  議員質疑:公帑是否可用於境外機構
香港蘋果日報  2015年10月3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03/19319258

【本報訊】政府累積預留約15億元撥款的長者醫療券計劃,首次擴展至資助長者在境外求醫。政府昨公佈,已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下稱深院)達成協議,居於內地的港人長者於深院求診可用醫療券。據悉計劃最快下周二推行,只限門診使用。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當初向財委會申請撥款,沒提及撥款會用於境外機構,應先向財委會交代才推行。

記者:陳沛冰

深院面對財政壓力,港大校委會主席梁智鴻曾於報章訪問提及,醫院正想辦法增加收入,提議醫院管理局以向深院買服務形式,支付港人在深院求診費,但計劃未落實。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宣佈,已與深院達成共識,包括制訂港元與人民幣兌換機制,居於內地的合資格港人長者於深院求診,可使用醫療券。因深院的系統與本港較接近,故是首次境外可用醫療券的地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今年初已提及有關計劃,下周一會到深院參觀,並出席港府與深院的簽約儀式,惟政府至今未交代計劃詳情。 
 
未必港大教授應診
 
現時70歲或以上本港居民,每年可獲2,000元(約1,640元人民幣)醫療券,向基層私營醫療機構如中醫、西醫及物理治療師求診,但不可用於住院。政府昨未有交代具體細節,深院網上新聞稿指,香港長者可用醫療券支付深院「指定科室提供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但未知有否限制門診種類。以深院全科門診每次全包收費200元人民幣計算,一年可求診8次。

有深院醫生表示,相信醫療券對居於內地的港人長者吸引力不大,因住深圳福田及南山的香港長者不多;若長者居於深圳其他地區,距離深院較遠,深港兩地交通方便,倒不如到香港求診。深院門診主要由內地醫生應診,「唔係預可以睇港大教授」,港人未必習慣內地醫生行醫手法及內地藥物;若診斷為需入院做手術,主要也由內地醫生負責,相信長者寧返港求診。該醫生又指,相信今次是虛招,但對深院有宣傳作用,令內地人以為深院接受香港長者醫療券,是品質保證。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表示,政府是否可將公帑用於境外醫療機構,須視乎當初財委會文件有否寫明撥款使用地方。

立法會議員單仲偕表示,港人到深院求診留下個人資料及病歷,「內地公安可能話攞就攞,唔係香港要法庭批准先可以攞」,政府須交代如何保障港人。本報翻查2008及2012年的財委會文件,沒寫明撥款必須用於香港境內醫療機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奇怪, 港人長者居於深圳的可在深圳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 本來是便民的好事, 但卻被泛民議員質疑 " 政府是否可將公帑用於境外醫療機構 ", " 港人到深院求診留下個人資料及病歷, 內地公安可能話攞就攞, 唔係香港要法庭批准先可以攞 ", 令長者可於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蒙上陰影,

泛民議員的質疑, 是否基於維護公帑的運用, 以及保障長者的私隱權, 連牛頭角順嫂也知道是 " 為啥而發 ",  長者可於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 最大受益的是居於深圳的長者, 論利益港大深圳醫院受惠的不多, 亦不可能有太多的長者會到港大深圳醫院求醫, 相信衹有急診才會 " 光顧 ", 待情況穩定後才轉送返港醫治,

何況長者多屬長期病患者, 在港就診公立醫院, 多是配上數月藥物待下次覆診, 這在港大深圳醫院未必可以做到, 所以長者使用港大深圳醫院的服務不會太多, 泛民議員這 " 質疑公帑的運用 " 是否有其政治目的, 但凡涉及內地的便要提出 " 關注 " , 令人疑惑,

而長者的 " 個人資料及病歷, 內地公安可能話攞就攞 " 的說法, 無疑是質疑市民的智慧及智商, 港人申請回鄉證時已填報一切資料, 公安何須向醫院 " 攞料 ", 至於病歷, 筆者不明公安要來何用? 至於拒絕承認內地政權的人士, 亦不可能接受返內地定居, 又何來會在港大深圳醫院留下個人資料及病歷? (筆者質疑他們是否擁有回鄉證? 這時又不怕個人資料 "外泄 " 了嗎?)

無疑, 泛民議員的質疑都是借題發揮, 將長者在港大深圳醫院就診可使用醫療券的便利作出政治炒作, 令人側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