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4林鄭月娥09  

聰明的武器,需要靶子
堅料網   2017年1月23日
http://kinliu.hk/review/expert/1442911371/37675-811f227bcebb5cb8b638e9dee6398b67

反對派的導彈瞄準器已換了角度,上亞厘畢道的禮賓府不再是攻擊目標,箭靶上十字圓圈裡的圖像,已迅速由特首梁振英轉成林鄭了,儘管你如何滴水不漏無懈可擊,瞄準器的放大鏡功能,一樣可以把你轟個稀巴爛。

最近網上流傳的林鄭小六作文,就是一例。

傳媒很厲害,找到四十八年前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小六甲班一個叫鄭月娥的女孩子一篇中文作文《秋郊原野》,原文刊出,並隱去作者姓名,邀請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講師何偉幟點評。

何老師先大讚文章佈局和心機「絕無僅有」,中六生也未必寫得出來。不過很快口風一轉:「文筆雖好,卻無自己……作者不願被人窺探內心世界,或被訓練成不需要被人了解……更不願意和人分享自己想法,令人看不透。」

打開一個缺口,達姆彈式的攻擊便接踵而來。網台主持蕭才子用了差不多半小時來批評這篇文,說林鄭六年級已顯露「虛偽」性格:

「秋天來了,山徑上楓葉飄紅,梧桐葉落……神韻超逸,品格不同凡品的菊花開遍秋郊原野,它們清高脫俗,故有『花中逸士』之稱……禾稻成熟了,田間一片金黃,農夫彎著身子在收割……」才子認為文中全是抄書的虛假堆砌,是典型無病呻吟之作,香港幾時有過楓樹梧桐樹?你幾時見到新界有金黃稻田?從小學作文,駡到今日為官,「剛愎自用的酷吏」成了林鄭的最後評價。

簡直嘆為觀止

六年級,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一篇尋常不過的描寫文,題目大概是「秋郊遊記」吧?在香港填鴨式教育制度下,這類作文你我閒閒地作過幾十篇,對沒有歷練的孩子來說,誰不是東抄西學?沒想到,當日的稚嫩塗鴉,竟成為你四十八年後的人格評價,今日的批鬥,真的比文革更文革。

澳洲導演John Pilger(約翰‧皮爾格)最近在紀錄片 “ The coming war on China”中提到中美角力,裡面有句話可圈可點:「聰明的武器,需要靶子」。美國是全世界最大軍火商,每年六千億美元軍火開支,發明了這麼多新穎武器,沒對象怎成?於是,崛起中的中國便成了最佳靶子。

同理,反對派建構了這麼多平台、籌集了那麼多子彈來反梁振英,忽然,靶子揮一揮衣袖走了,他們會讓武器落入無用武之地嗎?當然不。

什麼民主、公義,都是幌子,反對派的目的,如同美國,就是追尋靶子,沒有箭靶,武器便通通變成垃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鄭月娥一宣佈參選下屆特首, 非建制派黨團人士的 " 龍門 " 便搬到她家門去, 反梁連任的 " ABC " 仍然生效, 之不過目標人物已從梁振英轉移到林鄭月娥身上, 一樣是 " ABC " ,

今次的 " 扒糞 " 工程似乎找不到林鄭月娥的切入點(怎地連回歸前運回英國, 政治部的黑檔案也找不到林鄭月娥的切入點嗎?), 要從林鄭月娥小學時的作文入手, 這傳媒可真比港英時代的政治部還厲害(是否有獲得教育專業團體在校會員的 " 協助 " 就不得而知了),

筆者疑惑, 傳媒記者拿著一篇小學生的作文, 向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講師何偉幟要求點評, 雖說是隱藏了作者姓名, 但這位大學講師不會感到奇怪的嗎? 一位大學講師對小學生作文的評價, 是否會比一位小學中文老師, 更能了解及包容在這個年齡的學生的文章成疑,

小學生的作文是在吸收與消化學習的階段, 說不上就能形成自己個人的風格及反映個人的品性, 如果單憑一兩篇作文就把學生人格定性, 這絕對不公平,

幸好何偉幟與蕭若元都未能成為林鄭月娥小學時中文課的老師, 否則在小學階段就被何偉幟評為 " :「文筆雖好, 卻無自己……作者不願被人窺探內心世界, 或被訓練成不需要被人了解……更不願意和人分享自己想法, 令人看不透。」",

至於蕭若元的 " 香港幾時有過楓樹梧桐樹? 你幾時見到新界有金黃稻田? " , 從小學作文, 駡到今日為官 "「剛愎自用的酷吏」成了林鄭的最後評價 ", 把一個才十一二歲的小學生作如此嚴厲的批評而不是鼓勵, 是否教育專業人士及學者所應為? 所是幸好何偉幟與蕭若元都未能時光倒流成為林鄭月娥小學中文課的老師, 當時的鄭月娥小妹妹可以逃過一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秋郊原野》
2017年01月18日
https://forum.hkej.com/node/138620

《秋郊原野》原文:

小六甲 鄭月娥

秋天到了,氣候漸漸清涼,但晴空皎潔,萬里無雲,在這美好的季節,最好能到郊外走走。秋天原野份外雅淡宜人,不像春天的萬紫千紅,也不像夏天的蒼綠茂盛。

秋來了,山徑上楓葉飄紅,梧桐葉落,一片片的黃葉隨著秋風在盤旋起舞,驟然看去,好像一羣黃色的蝴蝶。青翠的樹木也漸漸的枯萎了。一望無際的草原經秋風一吹,也披上了一層枯黃的顏色,份外蕭條。

神韻超逸,品格不同凡品的菊花開遍秋郊原野,它們清高脫俗,故有「花中逸士」之稱。「唧唧」的蟋蟀聲,打破了靜靜的秋野。

秋天成熟的果子很多,如柿、梨、龍眼等等。秋天是農人最忙碌的季節。禾稻成熟了,田間一片金黃,農夫彎著身子在收割。

秋天,天高氣爽,遠處的山峯顯得特別的明朗。在那落霞孤鶩的黃昏,去欣賞秋郊原野的景色更充滿詩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