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一帶一路02  

反共變反常   [ 黃麗君 ]
香港頭條日報   2016年1月19日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9A1G4AF9Z0120809&id=791343&tm=16376.76
 
傳媒對特首梁振英上周公布的《施政報告》的報道焦點,是他大篇幅提及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梁振英被指在《施政報告》提了40次「一帶一路」,只為取悅中央政府,擦鞋爭取連任。民主黨主席劉慧卿也持這樣意見,而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更諷刺梁振英把「一帶一路」講到天花龍鳳,認為特首做法只是「做畀中央睇」。

「做畀中央睇」的說法,潛台詞是其實「一帶一路」對香港毫無好處,對香港毫不重要,因此不值一哂!特首滿口「一帶一路」便是擦鞋,大家若要將劉慧卿、田北俊所說的話當作認真,也許先聽聽其他人怎樣說。

談「一帶一路」被視擦鞋

香港的直接競爭對手新加坡,地理上與中國的聯繫遠差於香港,但面對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已經摩拳擦掌,準備順勢而起。新加坡的前外交部部長楊榮文在去年於香港發言說:「『一帶一路』戰略,可為新加坡和香港帶來重要的機遇,使兩地獲益。兩個城市應趁機加強合作與聯繫,新加坡分享其在東南亞和印度的影響力,而香港則分享其在中國內地的地緣優勢。」他又說新加坡和香港可重建姊妹城市關係。不過,他也補充說,香港目前的政治環境,特區政府難有「大動作」推動大型項目較為困難,要重建姊妹城,並非幾年內可顯現,或許要十年、廿載時間,可能會因而令香港錯失「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機遇。

「一帶一路」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火車頭,誠如楊榮文所說,香港佔盡地緣優勢,人家對我們的處境羨慕不已。今天,中國若說將「一帶一路」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交給新加坡,獅城政府會如何回應?是絕口不提,如香港一樣,當作是擦中國鞋的低俗手段?還是來不及全力擁抱這個發展大機遇?

 部份香港人反共變成反常。在他們眼中,「一帶一路」是屬於中國共產黨的,便不是好貨色,必然以不屑的眼光視之。特首作為香港首長爭取抓緊「一帶一路」機遇,便是只為擦鞋,沒有丁點兒為香港未來發展的考量;因此,特首大談「一帶一路」,必須口誅筆伐。這種不理經濟現實的反智言論、惡意攻擊,是為香港還是害香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泛民黨團人士數著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提到40次 " 一帶一路 ", 指為取悅中央政府, 擦鞋爭取連任, 問題是 " 一帶一路 " 是國家經濟策略, 特區是中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 又身處 " 一帶一路 " 的重要地理位置, 而在一國兩制下, 香港擁有比內地大城市更多的自主權, 單是出入境的方便, 法制的健全, 可與世界接軌, 令投資者放心, 這是內地大城市所難以比併的, 

" 一帶一路 " 給香港帶來新的經濟機遇, 可為香港經過違法佔領行動後低迷的經濟打一口強心針, 中國現時是帶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有營商頭腦的投資者都不會放過搭中國「一帶一路」這順風車, 可香港的政治黨團議員卻貶低 " 一帶一路 " 的成效, 以置身事外好像事不關已的心態, 月旦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談及 " 一帶一路 " 帶來的機遇, 是 " 取悅中央政府, 擦鞋爭取連任 ",

誠如黃麗君所言, 某些香港人是 " 反共變成反常 ", 筆者再加一句, 他們是 " 反共反上腦 ", 一聽別人提起 " 中國 " 甚至 " 國家 " 兩字就咬牙切齒, 把人往死裡整,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倒也罷了, 她不是商界, 衹是政客, " 一帶一路 " 對她而言並無利益關係, 但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是 " 商家佬 ", 搭 " 一帶一路 " 這順風車會給香港帶來什麼好處他應該知道, 如果連這些都不明白的話, 田北俊就不配作為自由黨榮譽主席 , 在帶領著商界的議員為香港相關範疇提出他們業界的看法, 筆者更質疑, 田北俊的言論是否能代表自由黨一眾商界成員的立場,

營商投資是 " 求財 " 而不是 " 求氣 ", 但觀乎田北俊自被 " 搣柴 " 後的行為, 似乎是 " 求氣 " 而不是 " 求財 ", 營商投資需要的是穩定的社會環境, 社會動盪影響到營商環境, 而市民的消費意欲降低是隨之而來的事, 在違法的佔領行動以及衍生出來, 針對內地旅客的行動, 便反映在相關的行業上, 影響到香港整體經濟, 田北俊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排斥 " 一帶一路 " , 對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重點提及 " 一帶一路 " 是為取悅中央政府, 這純粹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事物, 對人而不對事, 是典型被寵壞的富二代 " 少爺脾氣 ", 把被 " 搣柴 " 的脾氣發在中央委任的特首身上 " 玩針對 ", 令人側目.

後記 :

 " 一帶一路 " 經濟策略包括亞洲, 非洲, 歐洲六十多個國家及地區, 這些國家的總人口約44億, 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 分別佔全世界的63%和29%, 含有莫大的商機, 中國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 除可以加強沿路一帶的基礎建設外, 也可以消化中國過剩的產能並帶動西部地區的開發, 香港作為內地對外重要的交通樞紐, 經濟城市, 在 " 一帶一路 " 的框架下亦是" 一帶一路 " 的得益者, 從附圖可見 " 一帶一路 " 覆蓋範圍之廣, 可說是商機無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轉自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4%B8%80%E5%B8%B6%E4%B8%80%E8%B7%AF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是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於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的經濟合作概念,屬於跨國經濟帶。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亞洲和歐洲訪問時進一步推廣,並寫進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為中國對外的主要經濟戰略,目前已有60國家和國際組織響應一帶一路,這些國家的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佔全世界的63%和29%。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一帶一路一度被稱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人民日報》中國評論員則否認此說法。

絲綢之路經濟帶

「絲綢之路經濟帶」簡稱「一帶」,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2013年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重要演講時提出,沿着陸上絲綢之路,發展中國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計劃加強沿路的基礎建設,也計劃消化中國過剩的產能,並帶動西部地區的開發。

「一帶」連接亞太地區及歐洲,而中間經過的中亞地區有豐富的資源,像上海合作組織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和烏茲別克都在絲綢之路上,其他5個觀察員國及3個對話夥伴也在絲綢之路沿線,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域包括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肅、陝西、寧夏,西南的重慶、四川、廣西、雲南以及內蒙古。

走向

位於巴基斯坦的巴達爾港接近完工一帶主要有三個走向,從中國出發:

一是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
二是經中亞、西亞到達波斯灣和地中海
三是中國到東南亞、南亞、印度洋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路」,則是沿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中國和東南亞、南亞、中東、北非及歐洲各國的經濟合作。福建獲批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新疆被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據稱,新疆和福建會成為「一帶一路」的最大贏家,並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福建地處東南沿海,是溝通中外航運和海上交流的要塞,自古以來就是舉世公認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東方起點,是中國鏈接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的海路樞紐,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

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會包括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及山東6個沿海省份。

走向

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
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工作領導小組[編輯]主條目: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2015年2月1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領導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

2015年3月28日,國務院授權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等三部委聯合發佈「一帶一路」建設的願景與行動文件[9]。

組長:張高麗
副組長:王滬寧、汪洋、楊晶、楊潔篪

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列表

起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亞洲

 中華民國(臺灣)
 香港
 澳門
 菲律賓
 越南
 柬埔寨
 泰國
 馬來西亞
 新加坡
 汶萊
 印尼
 緬甸
 孟加拉國
 尼泊爾
 汶萊
 印度
 巴基斯坦
 斯里蘭卡
 馬爾代夫
 蒙古國
 哈薩克
 吉爾吉斯
 塔吉克
 烏茲別克
 伊朗
 科威特
 巴林
 阿聯酋
 阿曼
 沙地阿拉伯
 卡塔爾
 以色列
 
非洲

 肯雅
 吉布提
 蘇丹
 埃及
 
歐洲

 俄羅斯
 格魯吉亞
 亞美尼亞
 阿塞拜疆
 塞浦路斯
 土耳其
 希臘
 意大利
 瑞士
 奧地利
 匈牙利
 塞爾維亞
 羅馬尼亞
 摩爾多瓦
 德國
 荷蘭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