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馬拉松 - 被看不起?還是被妒忌? [ 屈穎妍 ]
頭條日報專欄 2018年8月23日
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398/20180823/695725/
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想不通:為甚麼會有人想自己的國家死?
哇,好嘢,我的國家崩潰了、瓜柴了……這是甚麼心態?
國家滅亡,作為國民的你會有好下場嗎?陳浩天說:「會,國家衰弱,我們才會有生存空間。」
他甚至希望別國欺負自己的國家,最好打到她滅亡。
不止陳浩天,這種想法,一直在反對派及部份年輕人之間流傳,他們不稀罕自己國家強大,恨不得她立即衰亡,亡國之後如何?沒人想過,也沒人問,「咪獨立囉!」他們簡單地概括。
前天港大民調結果就顯示,香港六成十八至二十九歲年輕人支持台灣獨立,其實兩年前中大民調中心的結果已響了警號:四成十五至二十四歲年輕人支持港獨。年輕人以為國家是愛情,合則來不合則散;但國家其實是親情,與生俱來沒得揀,分開就是斷絕關係,鬧人命的。
國家崩潰,亡國奴遭遇會如何?重的不說,我先說最輕微的身份影響。這裏,我推薦大家看一齣由史提芬史匹堡導演、湯漢斯主演的電影《機場客運站》(The Terminal),說的,是主角前往美國途中,因家鄉發生政變,政府被推翻,所持證件不被美國入境當局承認,這邊被拒絕入境,那邊又不能回國,結果被迫滯留甘迺迪國際機場的故事。
亡了國,沒了身份,連關口都過不了,香港人,你還可以去日本賞櫻、去新加坡吃海南雞嗎?
早陣子在書展聽了個講座,企業家楊勳先生提了個精采問題:「一個人被睇唔起好,還是被妒忌好?」
中國被世界看不起太久了,今天終於讓人妒忌,然後你說,我喜歡被看不起!除了說你有病,而且病入膏肓,還能說甚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港大民調結果就顯示香港六成十八至二十九歲年輕人支持台灣獨立, 很奇怪, 台灣獨立與香港何干? 港大民調為何會弄出這樣的一個調查來? 這才是問題重點,
大學的民調應該 " 貼地 " , 聚焦在社會關心的事件上, 而不應 " 離地 " , 把資源放在一些本地以外的政治事件上,
香港實行一國兩制, 高度自治, 台灣獨立與否與香港何干? 港大民調這樣的題目顯然是純屬政治表態, 讓部份 " 關心 " 台灣獨立的人士有一個 " 表達意見 " 的平台,
無疑, 近年來港獨與台獨合流, 港大民調這樣的題目正合某些人的心意, 猶其一些偏激的年青人, 香港攪不了獨立, 支持台灣獨立也是一種精神上的發洩, 如果調查在大學校園進行, 相信支持台灣獨立的人數遠不止六成, 因為大學早已成為港獨的溫床與庇護所,
在違法佔中後, 一些年青人還沉醉在當日的 " 民主浪漫 ", 晚上與女友躺卧在金鐘的道路上看星星, 躺卧在銅鑼灣的道路上看星星, 躺卧在旺角的道路上看星星, 這是多麼的浪漫, 卻沒有考慮到對社會的影響, 沒有考慮到需承擔的法律責任, 衹顧目前, 就是這一代年青人的心態,
在一些激進黨團組織的 " 培訓 " 下, 把 " 民主浪漫 " 轉化為 " 違法達義 ", " 香港獨立自主 " 的激情, 釀成日後的旺角暴動, 及至被送上法庭, 驀然回首才驚覺衹是自己一廂情願, 前此所做的一切都要向社會付出代價.
港大民調結果顯示特區的教育制度有顯著的缺陷, 有關部門對政治入侵校園放任自流(這是教育部門的嚴重失職), 由大學而中學, 甚至小學亦淪陷, 讓沒有社會經驗, 認知能力不足的學生過早接觸政治, 造成一些激進黨團組織入侵校園招攬學生, 對學生的 " 洗腦培訓 " 遍地開花, 製造出一批又一批對政府對中央不滿, 投向港獨懷抱的偏激年青人,
這就是政府當年在推行國民教育退縮投降的後果, 如果當年能堅持推行國民教育, 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國家, 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 以及應盡的國民責任, 就不會有一批又一批從學校出來的年青人對國家欠缺認知, 甚至激進至意圖分裂國家, 推動港獨, 支持台獨,
誠如屈穎妍所言, 亡了國, 沒了身份, 連關口都過不了, 香港如果獨立 ( 這是如果而已 ), 會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嗎 (可能絕少數某些國家會承認), 但手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作廢, 獨立後的香港國護照究竟會有多少國家承認成疑, 更莫說是免簽證待遇了,
沒有了強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後盾, 港人在外地旅行經商遇事時向誰求助? 香港國駐外使領館嗎 ( 國際社會不承認就沒有駐外使領館這回事, 香港人在這些國家什麼也不是), 更莫說是與當地政府交涉, 派專機撤僑, 獨立後的港人衹好自求多福了, 當然, 可以放下身段向駐當地中華人民共和國使領館求助, 但既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海外遊子的遮蔭樹 [ 屈穎妍 ]
2017年01月31日
https://hkgpao.com/articles/108459
從香港人在美國、越南等地的親身經歷,發現中國領事館已成了海外遊子最大最可靠的遮蔭樹。
又是一個長假期了,這些年香港人的放假模式,似乎都以外遊為主,四海闖蕩,通常你會帶備什麼應急物?
平安藥、信用卡、救命錢、保險信……?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電話號碼,叫大家外遊時一定要記住,那就是中國領事館的全球支援熱線,倘若在海外遇事,這通電話,就是你的救生圈。
回想過往的旅遊經驗,隨身袋子中不可或缺的只是錢包、證件、電話、電腦和保險公司緊急熱線,中國領事館?倒沒想過會跟我的旅遊扯上關連。又或者,香港人向來沒有國家觀念,遇事,第一反應是報警、上醫院、拿證明、找保險公司,從沒想過找國家幫忙。
也許大家覺得領事館太遙遠,又不是死人塌樓海嘯地震、更沒有恐襲綁票戰火排華,領事館管的應該是外交事,老百姓在外的小意外小難題,領事館怎會理你?直至近年,我陸陸續續聽到以下真人真事,才明白,弱國無外交,強國嘛,當然不一樣了。
記得兩年多前曾收過一封讀者來信,對方是新西蘭自駕遊三死車禍的其中一位生還者,他們目睹好友在意外中身亡,沉痛莫名,再看到香港媒體及網傳的歪曲報道,更氣憤難平,故遠在新西蘭也傳我郵件,道出一些香港傳媒不會報道的實況,好記得他在信中說過,特區政府和中國領事館在事故發生後馬上到場支援,讓他們不至徬徨無助,那種專業及友善,若非親身感受,絕不能體會國家的關顧……
大事如此,小故事原來更多,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每年處理海外香港人求助個案逾三百多宗,我在不同的朋友圈隨手拈來,就聽過以下幾個真實故事。
朋友A的兒子在美國西雅圖唸書,因為跟室友吵架,極怒下把室友汽車的玻璃砸碎,被控刑毀。孩子孤身在外,沒人保釋,當地警方隨便安排了一個收費高昂的美國律師,錢收了,孩子卻一直還押拘留所,一關就是幾星期,連跟父親通個電話的機會都沒有。
A在香港乾著急,但因為孩子犯事在先,不抱期望,只想有個清晰訊息:案件幾時開庭、兒子命運將如何……而不是在羈留所無了期地等。求助無門下,A決定打電話到中國領事館。
時差關係,那通電話打去時剛好是美國的晚上,A道明原委,對方懇切安慰,叫這位爸爸萬二分放心,他們一定會替他照顧孩子。
A本不存厚望,以為是敷衍之辭,誰知幾小時後,該是美國的早上,三藩市領事來電說,西雅圖那邊沒領事館,故已安排當地僑領代到拘留所看望孩子,並會與他密切聯絡,報告最新進展。
一個夜晚,領事館人員已經把孩子的事了解過、安排好,A實在始料不及。之後,換律師、保釋、上庭、判罪……都是那位僑領陪著他們奔走,最後孩子因犯事不能再獲簽證要即時離境,也是由僑領幫忙安排。最動容處,是僑領一分錢都不肯收,連律師費、機票錢都代付了。他說:「你們人生路不熟,中國領事館叮囑我一定要幫忙,他們說,帳單寄給他們好了。」
一件壞事,卻換來一次感動經驗,朋友給三藩市領事館寫了封感謝信,順道一問:「孩子犯了錯,為什麼你們還對我們這麼好?」領事回覆:「對香港同胞,我們一向都是特別照顧。」
是國策還是特殊關照?
是國策還是特殊關照?無從稽考了,只知道,這樣的事例不只一樁。
另一位朋友,兒子考完試跟同學赴越南自由行,途中因拿出iPad用google map找路,忽然眼前一黑,iPad瞬間被搶去。
言語不通又迷路,三個大男孩站在街頭不知所措,iPad內有很多重要資料,失掉怎辦?幸好路上有個英國人見狀問訊,教他們先去前面警局報案,再找中國領事館求助。
在越南報案原來是要收錢的,先付幾十美元,警察隨便落了口供,跟他們冷冷說這種事天天發生,找回iPad的機會是零。年輕人要求找中國領事館,於是警察便把他們送過去。
一進領事館完全是另一種感受,職員見他們受驚,先送上熱水茶點,又問他們吃飯沒有?餓不餓?有沒有受傷?酒店在哪裏?要不要打電話給家人?身上還有旅費嗎?……聽到警局收了孩子報案錢,領館人員立即抓起電話打去派出所,罵他們為什麼向受害孩子收錢,要他們立即退回。
五星級的領事館奇遇
雖然最後iPad還是不能尋回,報案費也只能取回一半,但領館人員送他們回酒店後一直跟他們保持密切聯繫的窩心,難怪兒子一下飛機,第一件向媽媽滔滔不絕說的,不是旅遊故事、也不是打劫意外,而是這「五星級的領事館奇遇」。
中國外長王毅說過,中國外交的宗旨,是「外交為民」四個字,「老百姓把我們當作最親的人,就是外交人員的最高榮譽」。如果我不是親耳聽過、朋友親身經歷過,我也許會像部分香港人那樣,認為那「外交為民」不過是中國慣有的歌頌式公關。正因為這類個案從沒有媒體報道過,我更相信,那不是外交秀,中國領事館原來已成了海外遊子最大最可靠的遮蔭樹。
原載︰亞洲週刊
http://www.yzzk.com/cfm/blogger3.cfm?id=1485229799159&author=屈穎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樹好遮蔭(擇錄) [ 肥貓有話說 ]
痞客邦博客 2017年10月6日
http://unclepeterlee.pixnet.net/blog/post/45362253
「我們還沒有能力把你送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是我們絕對有能力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把你從世界的各個角落接回家。」 ----- 機長 郭萬清-----
中秋節本來是人月雙圓, 中國人重要的節日, 但是在加勒比海島國安地卡和巴布達僑居及工作的同胞, 早前由於居住地遭受罕見的超強颶風「艾爾瑪」襲擊, 人員和財產損失嚴重, 災情發生後, 有近400名中國同胞受困當地, 這個中秋節就過得不大愉快了,
在中國外交部、商務部、中國民航局的部署協調下, 東航啟動緊急海外運輸任務, 派出2架A330-300廣體客機飛往災區, 撤走受困當地的中國同胞, 撤僑的飛機9月29日從上海浦東機場出發, 在中秋節前迎回受困當地的381位同胞, 讓他們能回到中國和家人過一個團圓的節日.
執行這次飛行任務的機長郭萬清說的對 :「我們還沒有能力把你送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是我們絕對有能力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把你從世界的各個角落接回家。」
同胞遇到困難, 我們的國家絕不會袖手旁觀, 我們的駐在地使領館會毫不猶豫的作出支援, 無論是僑居, 工作, 甚至是旅遊人士, 衹要遇上困難, 駐在地的中國使領館一收到求援訊息, 便會立即啟動應急機制, 調派使館人員協助,
中國外交部並設有24小時全球領事保護服務中心熱線電話, 身在外地的同胞如遇緊急情況, 可致電中國外交部24小時全球領事保護服務中心熱線求助(0086-10-12308或+86-10-12308), 如遇緊急情況, 在電話接通後可按0再按9直接與當值熱線人員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