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指知悉網上涉校園欺凌片段 向相關學校了解
無線新聞 2019年1月25日
http://news.tvb.com/local/5c4b2ab8e60383d96caac2d0/
馬鞍山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發生懷疑欺凌事件後,網上再有懷疑同校其他的欺凌片段流出,警方指知悉有關片段,正向相關學校了解。教育局就重申,不容忍校園欺凌行為,學校必須確保學生在校安全。
發生懷疑學生欺凌事件的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早前發聲明,指知悉網上流傳有關懷疑欺凌片段後,已啟動危機處理機制,向相關學生及家長跟進,相信事件不涉及欺凌,只是同學間「過火的嬉戲」,已訓示相關學生,強調絕不容忍校園欺凌行為。
警方周四接獲舉報後,在馬鞍山拘捕八名17至19歲男子,他們獲准保釋,案件暫列作普通襲擊。據了解,被捕男子仍在該校就讀。而事發在去年三月,片段日前在網上流傳。有看過片段的心理專家認為,事件可能對有關學生造成心理陰影。
中大教育心理學系副教授伍斐然表示:「我會覺得該男孩是非自願,他不太開心,他想停止這件事但他無能為力,所以我覺得很大程度會是欺凌事件。(可能影響)他會不想上學,有抑鬱症狀。」
專家建議校方盡早向受影響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並提高學生對欺凌的意識,防止同類事件發生。對於校方對事件的解釋,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不認同。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湯修齊表示:「定性為一個嬉戲不是欺凌,是會令家長有疑慮,校方是否過分輕視這件事情,對於施虐的學生會否沒有足夠的嚴肅處理。」
辦學團體仁濟醫院指,事件進入刑事調查階段,不作評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嬉戲與欺凌誠然沒有一個明顯的分界線, 但欺凌是否可以定義為 " 過火的嬉戲 " 呢? 最有話語權的不是學校, 而是涉及的學生, 學生家長以及執法人員, 並不是學校, 如果以上人士其中有人認為是屬欺凌的話, 校方就應澈查, 作出交代, 而不應過早向外宣佈, 將事件定性為 " 過火的嬉戲 ",
" 嬉戲 " 與 " 過火的嬉戲 ", 是屬校內事務, 可由校方處理, 大事化小, 小事化無, 相信這就是校方的立場, 但從流出的片段顯示, 這又是否屬於嬉戲而不是欺凌呢? 脫去同學的褲子 " 打屁股 " , 還拍攝錄像放上網絡 " 公開展示 ", 這對涉及的學生情何以堪, 說心理沒有影響是騙你的,
明顯地校方為著校譽而不欲事件擴大, 沒有主動通知教育署及報警, 至於警方的行動, 是有人舉報或是由網絡罪案組發現而採取行動, 傳媒沒有交代, 但如警方拘捕涉事人士, 誠然是認為欺凌表面證據成立才會採取行動, 校方如何能太早定性為 " 過火的嬉戲 " ,
如果這樣的行為是屬 " 過火的嬉戲 " , 就會向學生發出一個訊息, " 過火的嬉戲 " 毋須承擔後果, 最多衹是被老師 " 訓示 " 一番而已, 如今警方 " 拉人封艇 " 相信比受老師 " 訓示 " 更有阻嚇力,
其實就算警方就事件作出調查, 如果當事學生與家長不追究, 警方亦未必會作出檢控, 校方又何必急促將事件定性為" 過火的嬉戲 " 來 " 保護事涉欺凌的學生呢? 有時愛之適足以害之, 事涉欺凌的學生如沒有受到深刻的教訓, 那會銘記在心, 相信經過警方拘人一役後, 這等校內欺凌事件會有所收歛, 學生當不敢於以身試法.
而涉事的董之英紀念中學, 亦曾被傳媒揭發有影子學生, 以避免殺校.
後記 :
由此事筆者又憶起另一同類事件, 不過被欺凌的是老師而不是同學, 近年發生多宗學生禁錮老師, 以粗言穢語辱罵老師事件, 這又是否屬校內欺凌, 學校又是否應嚴肅處理, 以儆效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獨家報道 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 被揭涉有「影子學生」
都市日報 2017年8月29日
http://www.metrodaily.hk/metro_news/%E7%8D%A8%E5%AE%B6%E5%A0%B1%E9%81%93-%E4%BB%81%E6%BF%9F%E9%86%AB%E9%99%A2%E8%91%A3%E4%B9%8B%E8%8B%B1%E7%B4%80%E5%BF%B5%E4%B8%AD%E5%AD%B8-%E8%A2%AB%E6%8F%AD%E6%B6%89%E6%9C%89%E5%BD%B1%E5%AD%90/
開學在即,多間中小學早前被傳媒揭發,透過收取「影子學生」而避免教育局「減班」。本報近日獲得可靠文件,顯示位於馬鞍山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去年度至少收取十名涉嫌「影子學生」。根據文件,發現多名學生缺課達一百日,其中一名學生更缺席142日,即是幾乎整個學年沒有上學;惟有該校向教育局呈報的紀錄,該學生的狀況卻是「在學」。該校校長彭綺蓮回覆查詢時表示,今早會了解更多情況。(記者黃啟安報道)
其中一班「8影子」仍在學
本報獲得多張較早前在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內聯網下載的學生上課紀錄,及向教育局呈交學生在學狀況紀錄截圖。經對比下,有10名學生的缺課率達百分之五十、即是該學年缺課九十日或以上。該校校長彭綺蓮先否認「影子學生」指控,又要求記者提供更多資料。當記者提出一名疑似「影子學生」紀錄時,彭校長再回覆說:「我明早了解一下。」
根據馬鞍山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網頁資料,該校中一至中六共設18班、每級有3班、全校人數為506人。
翻查該校2016至17年度校曆表,該年度需上課的日子約180日。根據本報獲得7張分別中一級及中四級的學生上課紀錄,當中27名學生的缺課日子,高達60日或以上。當中一名中四學生缺課達176日,意味該名學生幾乎全年沒有上課。
有學生缺課176日仍「在學」
記者將上述資料,再與馬鞍山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向教育局呈交的學生在學狀況資料,發現十名學生即使缺課達90日,但仍在教育局紀錄中顯示「在學」,涉嫌出現「影子學生」。
以一名中四級英名姓氏有”H”字的學生為例,據校方紀錄該學生缺課142日、遲到1日及早退2日,但在教育局紀錄中顯示為「在學」。
另外,中一某班有18名學生,惟當中11名學生缺課達91日至134日不等。記者再對比該班別在教育局的紀錄,發現當中有8名學生是「在學」紀錄。
傳「邀」學生回校「數人頭」
據知情人士說,教育局一般會在9月中旬,到該校「點人頭」。校方高層當日要求教師各出其謀,到鄰近學校的商場「邀請」正在吃早餐或流連的同學回校上課,又會自備校服及黑色染髮劑予金髮學生使用,部分學生自開學日至「點人頭」前,從來沒回校上課。知情人士說:「通常教育局點完人數之後,呢批學生就會早退。」
本報就馬鞍山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疑出現「影子學生」一事,昨晚向該校校長彭綺蓮查詢。彭校長閱畢記者信息,再在12分鐘後以文字回覆,「絕無此事。請把投訴內容給我,否則難以作出回應。」
出示證據後 校長:「要了解」
其後,記者再以WhatsApp向彭校長指出一名疑似「影子學生」相關資料。她再在數分鐘後回應:「 我明早了解一下。」
屬區內「弱勢中學」 屢遇收生危機。
馬鞍山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是band 3「弱勢中學」,早年傳媒發現該校在中學放榜日,與其他「弱勢學生」到教育局中心外向家長派傳單,希望招收足夠的學生來校就讀,避免學校被教育局「減班」,甚至「殺校」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