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施政報告08  

30億援助在職貧戶
東方日報 2014年1月16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116/00174_001.html

行政長官梁振英昨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政府下年度擬額外豪花約二百億元經常開支,以落實各項承諾,重點在扶貧和加強福利服務、支援教育發展和覓地建屋。扶貧措施中,焦點為破天荒擬於明年推行與工時和入息掛鈎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鼓勵低收入非領取綜援家庭多勞多得,育有子女的家庭更可獲額外津貼。以一個育有兩名合資格兒童四人家庭為例,如家庭月入一萬四千四百元,每月工時只要達一百四十四小時或以上,每月至少獲二千二百元津貼。預計計劃每年可讓七十一萬人受惠,每年開支約卅億元。

本港各界對此措施毀譽參半,有可能合資格獲津貼者認為不足協助脫貧,多個社福機構及團體雖歡迎建議但指仍有不足,如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指,外國低收入津貼不設資產審查,讓低收入家庭可累積儲蓄,資助子女日後升學,促政府考慮取消資產審查,另亦有團體質疑為何一人家庭未能受惠。

單親家庭獲特殊安排

擬於明年推行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以家庭為單位,設資產審查,會沿用申請公屋限額,再按申請人家庭入息及工作時數劃分兩級資助。如家庭每月總收入處於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一半或以下,申請人工作時數每月達一百四十四小時或以上,可獲每月六百元津貼,每月工時達二百零八小時或以上則可每月獲一千元津貼。考慮到單親家庭的特殊情況,當局會將有關工時要求分別放寬至三十六小時及七十二小時。

育有二十一歲或以下、非就讀大專課程子女的家庭,另可按子女數目獲額外津貼。家庭收入處於中位數一半或以下,每名兒童獲全額八百元津貼,入息介乎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五至六成,則每名子女每月可獲半額的四百元資助。當局預計計劃每年涉及開支約三十億元,可讓逾廿萬戶低收入家庭共七十一萬人受惠,當中十八萬人為兒童或青少年。

資產審查保用得其所

消息人士指,本港現有約十四萬三千多戶非綜援在職貧窮住戶,每戶平均一點一人工作,卻需撫養零點九名兒童,較全港整體住戶平均一點七人在職,撫養零點五名兒童的撫養率為高,為紓壓力故推出低收入津貼。至於設入息及資產審查,是為讓資源用於最有需要人士身上,由於津貼額不太高,相信不會成為僱主的工資補貼。據悉,計劃不設居港年期限制,申請人亦可擁有自住物業,為防止標籤效應,將交政務司司長轄下效率促進組負責推行。有關工時計算、發放津貼詳情有待敲定。

十月檢討與交津合併

由於低收入家庭現時亦可申領鼓勵就業交通津貼,消息指如現時以家庭為單位的交津申請人,在低收入津貼推出後,需在兩者中二揀一。消息人士指,十月將檢討交津,屆時會考慮是否將交津及低收入津貼合併等問題。勞工及福利局的數字顯示,截至去年底,當局共收到約十四萬二千九百宗交津申請,當中十一萬九千多宗以家庭為申領單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梁振英昨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 由於管治團隊經過風風雨雨, 經已穩定下來, 今年的施政報告有長足進展, 回應了各方面的要求, 雖然議員及社會仍批評施政報告有不足之處, 但梁振英及他的管治團隊在短短18 個月內, 能對應曾蔭權留下來的爛攤子, 做出這樣的成績來, 還可以說些什麼呢? 說明梁振英及他的管治團隊都是一些幹實事的人, 如果假以時日, 相信會做得更好, 市民應給予他們時間,

在梁振英就職半年後的施政報告, 有泛民議員批評他上任後一事實無成, 什麼也做不了, 曾蔭權留下來這麼多的爛攤子, 單是理順應對措施的緩急先後, 組織改善政策, 督促部門落實政策, 有需要時向立法會申請撥款, 梁振英就職短短6個月, 就要求梁振英及他的管治團隊交出成績來, 這是否強人所難, 為反對而反對, 為攻擊而攻擊呢? 筆者就不相信如果唐英年或何俊仁當選特首, 會比梁振英做得更好, 網友撫心自問, 是否認同筆者的說法,

至於梁振英昨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的內容, 各大傳媒都有報導, 筆者不再評論了, 不過梁振英就任後, 對長者及基層困難家庭的關顧有目共睹, 今次的施政報告在這方面有更多的扶助措施, 比諸曾蔭權時代的無為而治, 還可以說些什麼呢?

梁振英主政的時間愈長, 泛民黨團對他的攻擊理據就愈加薄弱, 對他的人身攻擊難以發生效力, 顯而易見的, 現時已將主力放在政改上, 矛頭直指中央, 在政改諮詢期未滿, 政府未有相關方案出台前, 泛民黨團亦難有作為, 衹能停留在打咀炮的階段, 但可見此次的暗湧甚大, 看看梁振英是否頂得住,

至於佔中方面已是強弩之末, 儘管支持佔中的文人學者教授不斷催谷, 但佔中是破壞社會秩序, 是違法的行為, 就算戴耀廷說得如何冠冕堂皇, 如何公義, 如何高尚, 都屬違法, 究竟有多少人跟隨他佔中成疑(戴耀廷自己是否參與也十分曖昧), 如果以元旦遊行後的千把人二千人參與佔中"預演", 參與中環漫步, 特區的警力足以應付,

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前此亦指出, 法院判案不會考慮法律以外的因素, 換言之佔中人士如被拘控, 法庭不會考慮戴耀廷所指的公義因素, 就算政改涉及公眾重大利益, 都不能以違法的手段去表達及爭取, 法庭不會姑息, 這是很清晰的,

筆者又留意到今之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的講台, 改設在主席台與議員席之間, 拉近了行政長官與議員的距離, 這豈不是 " 方便 " 擲物的議員了嗎, 當然不是, 顯然地, 這是梁振英對擲物議員的反擊, 明顯的透露出一個訊息, " 我就站在這裡 , 夠膽放馬過來! "

這措施令在立法會擲物做秀的激進議員措手不及, 當真把物件擲向梁振英身上, 可能引起社會反彈, 市民不滿, 影響 " 票房 ", 甚至遭受同僚的譴責, 甚至彈劾, 如果 " 擲不中 " 梁振英, 那做秀的情況便十分明顯, 亦令支持他們的激進人士不滿, 當真是進退兩難, 擲中也死, 擲不中也死, 梁振英這是絕地反擊, 險中求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