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增「拒絕投票」選項 鍾庭耀:意味認同全民投票 否認谷投票率
明報 2014年6月10日
http://news.mingpao.com/20140610/gca1.htm
【明報專訊】佔中委託港大民研在本月底就政改舉行全民投票,但因涉及公民提名而惹爭議。港大民研提出新安排,首次在投票中加入「拒絕投票」選項,即代表反對就議題進行表決。換言之,如去投票的市民,可就公民提名方案投支持、棄權,或新增的「拒絕投票」。港大民研總監鍾庭耀相信,這樣做會吸引更多市民願出來參與「民間投票」平台,否認為佔中催谷投票率。鍾又指出,在分析結果上,新安排更易分辨市民對佔中議題的意見。
工聯會黃國健質疑,港大民研臨時加入「拒絕投票」,認為策劃投票者沒有深思熟慮,這樣安排的目的,予人希望提升投票率的感覺,做法缺說服力。
黃國健斥欠說服力
鍾庭耀昨接受訪問時說,6.22全民投票有多個選項,除了可揀選3個有公民提名元素的政改方案,亦可投「棄權」,或什麼也不揀提交「拒絕投票」新選項,指新安排下市民選擇「好闊」。
他解釋,只要認同全民投票系統有助公民社會發展的市民,理論上都可出來投票以示對制度的支持。他又指參與人數高的話,港府在政治現實上是需要面對的。對於有人認為佔中全民投票只反映支持佔中人士和社運人士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市民,鍾庭耀以2003年七一遊行人數反駁,指當時有50萬人上街,「難道這些都是社運積極分子?」
佔中在5月6日「商討日三」,選出3個都有公民提名的方案後,有市民批評全民投票沒有真正的選擇,反佔中團體「幫港出聲」更呼籲市民不應去投票。鍾庭耀指加入「拒絕投票」選項,就是希望區分投「棄權」票者,與拒絕參與投票某一題目或兩條題目的人的意見。
棄權:不滿選項
拒投:不應就議題表決
「棄權」和「拒絕投票」有何分別?鍾庭耀指出,「棄權」代表對議題的選項都不合心水、不滿意或不足夠;「拒絕投票」是代表市民認為,根本不應就這個議題進行表決。
鍾續說,任何人只要進入投票系統,一經身分核實,就叫有「一票參與」,換言之,即使參與者選擇「拒絕投票」,都會被計入總投票人數。在點票時,港大民研會清楚列出「拒絕投票」和「棄權」等項目人數。
計入投票人數
佔中曾說明不論棄權票多寡,得票最多的其中一個公民提名方案,都會成為佔中立場。被問到棄權票過多會否影響投票公信力,鍾庭耀重申這要由佔中解讀。不過,他提出一般國際間官方公投的標準﹕公投有兩個門檻,第一是最少要有五成合資格選民參與投票;第二是投票人士中,對某一選項的支持率要過五成,才算通過。
寄語佔中勿輸打贏要
不過,鍾庭耀指出,香港舉行的全民投票,屬於沒有法律效力的公民社會活動,非外地的官方機構公投,指一切所謂的「門檻」都是民間人士自己訂立的自我約束標準。對於佔中把「門檻」訂在10萬票是否過低,鍾庭耀拒絕評論,但提醒使用結果的人,認為佔中秘書處「不要輸打贏要」。
佔中發起人陳健民表示,國際間沒有如香港形式的民間投票,其他都是由官方舉行公投。所以他不會用國際(公投)標準量度是次佔中民間投票,形容是「一個桔同柚子比」。他希望政府可以做一個非約束性全民投票。
明報記者 楊康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佔中三人又四搬龍門, 佔中的6.22投票, 加入「拒絕投票」選項, 即代表反對就議題進行表決, 鍾庭耀指加入「拒絕投票」選項, 就是希望區分投「棄權」票者, 與拒絕參與投票某一題目或兩條題目的人的意見。
據鍾庭耀的說法, 棄權 = 不滿選項, 拒投(即白票) = 不應就議題表決,
而「棄權」和「拒絕投票」有何分別? 鍾庭耀指出 : 「棄權」代表對議題的選項都不合心水、不滿意或不足夠, 「拒絕投票」是代表市民認為, 根本不應就這個議題進行表決。"
但據佔中的標準, 無論棄權, 白票, 甚或拒絕投票(網上投票獨有選項), 都計入總投票人數內, 但不會影響其他選項, 在撇除了棄權, 白票, 甚或拒絕投票的票數後, 以獲得最高票數的選項出線,
以鍾庭耀的說法, 棄權 = 不滿選項, 而拒投 + 白票 = 不應就議題表決,
如果投票棄權 , 拒投 + 白票的票數總和, 高於任何選項, 甚或高於其他選項總和的話, 投票人士的意向已是很很清晰的了, 就是如鍾庭耀的說法, 投票人士不滿選項或是認為不應就議題表決, 如果佔中繼續強行推動所謂經 " 全民提票 " 選出的政改方案又有何意義呢?
這所謂 " 全民投票 " 選出的政改方案的民意授權基礎, 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是十分薄弱, 鍾庭耀根本就是在玩數字遊戲, 一方面把棄權 , 拒投 + 白票的票數計入投票總和內, 意圖顯示 " 全民投票 " 是獲得市民的支持, 但又選擇性地不承認投票人士的意向, 把投票人士不滿選項或是認為不應就議題表決的意向撇除在外,
鍾庭耀被問到棄權票過多會否影響投票公信力, 鍾庭耀重申這要由佔中解讀, 他指出一般國際間官方公投的標準 ﹕公投有兩個門檻, 第一是最少要有五成合資格選民參與投票, 第二是投票人士中, 對某一選項的支持率要過五成,才算通過,
在第一項的最少要有五成合資格選民參與投票, 6.22投票肯定不可能達標, 至於第二項的投票人士中, 對某一選項的支持率要過五成才算通過, 如果6.22投票撇除了棄權 , 拒投 + 白票的票數, 這 " 選項的支持率要過五成 " 是否合乎鍾庭耀所指的一般國際間官方公投的標準成疑,
鍾庭耀被問到棄權票過多會否影響投票公信力, 他重申這要由佔中解讀, 不過鍾庭耀指出, 香港舉行的全民投票屬於沒有法律效力的公民社會活動, 非外地的官方機構公投, 指一切所謂的「門檻」都是民間人士自己訂立的自我約束標準,
鍾庭耀與戴耀廷等人口口聲聲指政改方案必須合乎國際標準, 但在6.22投票中, 卻捨棄了國際標準, 採用 " 民間人士自己訂立的自我約束標準 ",
而佔中發起人陳健民亦表示, 國際間沒有如香港形式的民間投票, 所以他不會用國際(公投)標準量度是次佔中民間投票,
這又奇了, 既然6.22投票 " 不會用國際(公投)標準量度是次佔中民間投票 ", 而是採用 " 民間人士自己訂立的自我約束標準 ", 何況民間人士自己訂立的 " 自我約束標準 " 既然未必符合國際標準, 選出來的方案的認受性又有多少?
而鍾庭耀亦承認, 佔中的6.22投票屬於沒有法律效力的公民社會活動, 既然如此, 衹可當作是一項大型的民意調查, 怎樣也提不上有其認受性, 強迫政府接受6.22投票選出方案的層次, 如政府不接受就發動佔中更屬無理取鬧, 以 " 沒有法律效力的公民社會活動 " 形式得出的結果脅迫政府順從, 香港還有法治沒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佔中三子搲爛塊面三搬龍門 [ 普通人語 ]
痞客邦博客 2014年5月30日
http://unclepeterlee.pixnet.net/blog/archives/20140530
6.22不計棄權票 照推公提
香港明報 2014年5月30日
http://news.mingpao.com/20140530/gaa1h.htm
戴﹕難掌握棄權者立場 學者﹕或令佔中尷尬
【明報專訊】「佔領中環」昨公布6.22全民投票的安排,除了3個公民提名方案,還可投棄權票,但佔中表明,不論棄權票多寡,都會推動得票最多的方案。換言之,公民提名方案無論如何都會成為佔中堅持的方案,棄權票不會被理會。佔中發起人戴耀廷解釋,棄權票有多個詮釋,難以掌握投棄權票者的立場。有學者認為,遊戲規則由佔中制定,難以評論是否合理,但若有10萬人支持一個方案,卻有20萬人投棄權,「會否有問題呢?」
市民可在6月20日至22日,在真普聯、人民力量及學界3個都包含公民提名元素的方案中,揀選一個作為佔中方案,或投棄權票。對於佔中表明不會理會棄權票多寡,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解讀權不止在三子手上,對家團體如幫港出聲,以及傳媒輿論或會大費工夫解讀棄權票,最後局面未必如三子所期望。
他又說,縱使投票率高,但有一定數目的棄權票,相信會令三子尷尬。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說,立法會議員在投票時也不計棄權票,故佔中不處理棄權票,設計上無問題,他認為遊戲規則由佔中制定,難評論是否合理。不過,在政治層面,他稱若有10萬人支持一個方案,但就有20萬人投棄權,會否有問題?
為谷投票率 增原則性問題
佔中三子昨召開記者會,宣布除了就3方案投票,還加入一條原則性問題,「如果政府方案不符國際標準讓選民有真正選擇,立法會應予否決」(見圖)。
戴耀廷重申,加入原則性問題,是為提升投票率。不過,記者會的焦點,落在佔中表明不會理會問題一的棄權票多寡。佔中發起人之一陳健民回應,不計算棄權票,不是他們創新,民主社會都一直有這個做法,他承認「棄權票多會削弱氣勢」,但有信心棄權票不會多。
有信心棄權票不多 認或削氣勢
戴耀廷曾於5月7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明,若市民不支持6.22全民投票的3個方案但認同以投票方式表達自己意見, 「可以投棄權,大家可以作出進一步解讀」。不過,戴耀廷昨呼籲市民「兩條都要投,盡可能不要投棄權」。他說眼點是總投票率,投票率高,對3方案都有利,並舉例若有100萬人投票,20萬人投棄權,有50萬人支持某一方案,都已經有很大的叫價力。
湯家驊﹕多了選擇 積極考慮投票
由於佔中採納的方案必然是有公提的方案,不少泛民都期待佔中舉行第二次全民投票。戴耀廷說,佔中內部對第二次投票的討論未成熟,但有意見認為,若政府提出合乎國際標準的方案,屆時可把6.22方案和政府方案作對決性投票,若市民仍支持6.22方案,就會去佔中,否則就取消。
提出溫和方案的公民黨湯家驊說,佔中加入一條原則性問題,加上市民可以在兩個問題中二選一,毋須強制回答,是多了選擇,會積極考慮參與投票。至於佔中不理棄權票多寡,湯認為如何解讀結果是佔中三子的權利。
黃國健批屢搬龍門近鬧劇
工聯會黃國健批評佔中於5月6日商討日後屢次「搬龍門」,指情近乎是鬧劇。他斥佔中一邊說自己不能篩選,「但就好精彩地上演了一場篩選,最後見有鑊氣又加多一個立場選項,但這些本來也沒有商討過」。他認為佔中三子把投票底線劃於10萬並不科學,「是否你對自己也沒有信心?找一個較低的投票率為自己開脫?」
明報記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戴耀廷、陳健民和朱耀明等3名佔中倡議人, 近日赤裸裸的示範了什麼叫做 " 搲爛塊面 ", 接二連三的為推動6.22全民投票搬龍門, 為佔中行動保駕護航, 挑戰市民的智慧與智商, 前此除在投票議題上加入 " 新普選原則問題 " 外, 日昨又宣佈 " 不會理會問題的棄權票(甚或白票)的多寡 ", 衹計算獲票最多的方案,
戴耀廷等人指:「投棄權票的人, 他們究竟想表達甚麼? 我們是難以掌握......., 如果有一定數量的人已表達他們支持某一方案時, 我看不到其他解讀令我們不推動、不支持那些已清楚表達的方案。」
如果以戴耀廷等人的邏輯, 那前此2012民間全民選特首不計白票的話, 梁振英得票最多, 那又是否如戴耀廷等人的邏輯:「如果有一定數量的人已表達他們支持梁振英時, 我看不到其他解讀令我們不推動、不支持梁振英做特首。」
更有甚者, 在6.22全民投票中, 若市民選擇以電子平台投票, 可在三個入圍普選特首方案選擇一個, 或選擇投棄權票, 同時亦可就普選原則性問題投票, 但不能投白票, 因不作任何選項, 投票系統將無法提交電子選票。
若市民選擇在實體票站投票, 經職員登記後, 可取得實體紙張選票, 除可對三個普選特首方案、以普選原則性問題投票外, 亦可將不作任何選擇的白票投入票箱。
以鍾庭耀的履歷資歷和經驗, 處理投票電子平台程式, 難以相信竟然沒有讓投票人士不作任何選擇(並非投棄權票, 這是兩碼子事, 亦是投票人士的一種表態)投票取向的選項, 戴耀廷等人處處要求要達致 " 國際標準", 這等全民投票竟然出現電子平台投票與實體票站投票方式有差異, 剝奪了在電子平台投票人士其中的選擇, 筆者質疑, 這樣的安排又是否合符 " 國際標準 ", 得出來的結果認受性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