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1泛民02  

民陣遊行人數遜預期
香港太陽報  2015年2月2日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50202/00407_020.html

民間人權陣線昨日舉辦「唔要假民主、我要真普選」遊行,是歷時七十九日的佔領行動落幕後,撐佔中團體首次大型遊行。結果民陣稱遊行有一萬三千人參加,警方指高峰期有約八千八百人,遠低於民陣事前預計的五萬人,亦較去年元旦遊行的三萬人及一萬一千多人少,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則指遊行有一萬一千至一萬二千人參加,低於去年估計的一萬三千至一萬六千人。民陣推說少人是因「抗爭方式多元化」,警告政府若提出不符民意的政改方案,佔領行動將再發生。佔中發起人戴耀廷辯稱市民只是「暫時休息」,不認為佔領力量會在一夜間消失。有學者指今次遊行時機欠佳,但估計待政府提出具體政改方案及市民「回氣」後,上街人數將會回升。

民陣遊行起步約半小時前,只見數百人在維園草坪集會,到臨近起步時才增至上千人,當中不少人身穿代表佔領行動的黃衣,並高舉黃傘及黃色的「我要真普選」標語。

民陣在出發前宣讀聲明,形容現已進入「後雨傘年代」,批評政府於政改第二階段諮詢只懂說「官話」,要求泛民立法會議員否決政改方案,否則會成為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罪人」。民陣又將本月二十八日定為「全民登記日」,呼籲市民登記做選民,透過年底的區議會及明年立法會選舉表達支持真普選的民意。

遮打道集會提早完

遊行於二時許出發,負責帶頭的為佔中三子等,多名早前因為佔領行動而被捕的人士,沿途不斷高呼「唔要假民主,我要真普選」、「梁振英下台」、「自己政府自己揀」等口號,又高唱多首在佔領期間大熱的歌曲。

由於遊行人數及街站數目均比過往的七一或元旦遊行少,遊行極為暢順,隊尾約於三時半已離開維園,隊頭在四時許已抵達終點中環遮打道行人專區。民陣原定在遮打道集會至晚上十時,但因留守人數少,集會至七時許便提早宣告結束。應警方邀請到場視察的監警會主席郭琳廣亦表示,由於人數較少及警方與民陣加強溝通,今次遊行非常暢順。

推說抗爭方式有變

民陣召集人陳倩瑩直言對遊行人數之少感到意外,料部分市民希望以更激進方式抗爭,不應視為市民接受「袋住先」。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表示,相信待政府正式提出政改方案後,市民便會重新參與社會運動。

政府發言人回應指出,政府已就二○一七年特首選舉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第二階段諮詢,呼籲社會各界抱着平和、務實、包容及理性態度提出意見,凝聚共識,令市民可於一七年以一人一票普選特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陣今次攪遊行, 本來預期有5萬人參與, 但實際上衹有一萬多人, 不過, 這是民陣發起的遊行中, 宣佈參與人數水份最少的一次, 據警方統計遊行最高峰期有8800人, 港大民研計劃則指遊行有1.1萬至1.2萬人, 而民陣聲稱有1.3萬人參加遊行, 三者的數字相距不是太遠, 屬可以接受水平, 比諸以往動輒相差數倍的誇大數字, 可見民陣是回到現實, 領悟到誇大遊行人數有害無益, 令自己誠信受損, 更引起市民反感,

不過, 民陣召集人陳倩瑩直言對遊行人數之少感到意外, " 估計是部分市民希望以更激進方式抗爭 ", 不應視為市民接受「袋住先」, 說話就有點 " 不啱聽 " 了,

陳倩瑩言下之意是指 " 部分市民希望以更激進方式抗爭 ", 因而不參加遊行, 邏輯令人疑惑, 筆者質疑, 這等 " 希望以更激進方式抗爭而不參加遊行的市民  " 究竟有多少? 是否如民陣預期有5萬人參與遊行但沒有出席的3萬8千人, 他們都是 " 希望以更激進方式抗爭 " 的市民?

至於陳倩瑩指遊行人數遠遜預期, 不應視為市民接受「袋住先」, 但一路以來, 泛民黨團組織人士都以遊行人數作為 " 民情指標 ", 甚致有如果遊行人數超過10萬人政府便必需正視遊行人士的訴求之說, 現今遊行人數遠遜預期, 這 " 民情指標 " 就不提了, 至於是否市民接受「袋住先」真不好說,

但至少在佔領行動結束後不久攪這麼一次的 " 爭取真普選 " 遊行, 實是不合時宜, 佔領行動在市民心中的陰影未散, 甚致怒火未熄, 今次遊行更有激進黨團組織聲言 " 好戲在後頭 ", 要圍禮賓府, 更令市民反感, 雖然市民不參與遊行並不一定表示是接受「袋住先」, 但對這次民陣發起的遊行表示不支持是十分明顯的了,

更有甚者, 民陣共由五十多個泛民團體組織組成, 單是教協, 民主黨, 職工盟, 工黨天及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支聯會等黨團組織, 成員人數已達十多萬人, 不明今次人數竟然衹得萬多人支持參與遊行, 實令人疑惑今次遊行民陣是否獲得組織團體的支持?

抑或是這等組織團體口惠實不至, 口說支持卻放軟手腳, 明知這次遊行難以獲得市民支持, 又恐影響未來的區議會選情, 所以低低低調 " 參與 ", 沒有大事發動團體組織成員支持參與遊行, 以往打崩頭爭頭位的泛民黨團領導人都 " 退下前線 ", 讓佔中三子甚致榮休主教 " 帶隊 ", 如此禮讓實屬罕見,

似乎民陣今次的遊行是屬攪手的 " 良好意願 ", 但卻被人 " 擺了上枱 ", 這也難怪, 民陣沒有 " 票房 " 包袱, 但泛民黨團組織要顧及市民的反應, 可見政治是非常現實的一回事.

後記 : 今次民陣的2.1遊行, 以往採訪這樣的大型遊行, 傳媒鏡頭多從高處俯瞰維園集合現場, 實時追蹤報導有多少個案球場被站滿, 維園草坪又有多少參與人士集合, 一目了然, 但這一切鏡頭在今次民陣2.1遊行都欠奉, 鏡頭大都聚焦在對遊行人士的大頭訪問, 電子媒體的即時新聞報導更與以往的手法迥異, 罕有地在遊行期間 " 忽略 " 了在維園草坪集合, 參與遊行市民人數的估計, 是否站滿了草坪, 但這正是市民所關心的, 未知這是記者的 " 疏忽 ", 還是編導的  " 自我審查 ", 以免令遊行人數遠遜預期顯得這麼 " 難看 " .

而去年7.1遊行, 警方拘捕遊行頭車司機及遊行負責人, 指有意拖延遊行時間, 被泛民人士指為打壓市民表達訴求, 製造白色恐怖, 但看看去年7.1遊行下午約3時10分起步, 龍頭在下午約5時45分抵達終點政府總部, 用去2小時30分, 今次2.1遊行, 2月30分起步, 4時30分已抵終點遮打道行人專用區, 比7.1遊行所需時間少30分鐘,

遊行隊伍隊頭速度不會受參加人數影響, 因為警方已在前面封路讓頭車帶領隊伍通過, 為什麼同樣的路線, 7.1遊行所需遊行時間比2.1遊行相差達百分之二十五, 多了30分鐘, 這不是令人疑惑嗎? 警方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的, 至於是否屬人為的拖延遊行隊伍速度, 要待警方調查有了結果才能知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