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3柳俊江03    

無綫聘民建聯前總幹事任編輯主任 柳俊江:除非民建聯fans 否則唔駛睇啦
明報即時新聞  2015年3月2日

指編輯主任是最終把關人 可左右記者報道

報道指,民建聯前總幹事陸漢德今起入主新聞部擔任編輯主任,主力負責本地政治新聞審稿。無綫前記者柳俊江直言,「除非民建聯fans,否則唔駛睇〈無綫新聞〉啦」。

柳俊江接受《謎米新聞》訪問時指,陸漢德曾協助統籌民建聯選舉工程,不是普通具政治背景人物,質疑不應該聘請他負責政治新聞。他又認為,無綫新聞總監袁志偉經用新聞理論基礎,如「新聞中立」、「不加入政治考慮」、「編採方針不受影響」、「新聞自主」等解釋事件,這種「政治化妝」已失去中立持平。

柳俊江續指,今次聘請陸漢德主打政治新聞,稍為對新聞有要求嘅觀眾,相信都不會覺得這個電視台的政治新聞,有任何可信地方,「除非民建聯fans,否則唔駛睇〈無綫新聞〉啦」。

柳俊江另於臉書講解編輯主任(sub頭)角色,指該職位可決定最終新聞出街菜單,手執極大權力,「六點半新聞時,sub頭坐鎮直播間,由他決定什麼新聞可以出街,On air 途中插播或抽起新聞,指揮技術人員和主播。其他時段負責指揮直播間的sub,亦要聽sub頭指揮。所以以往新聞部最大聲的,除了總監,要數sub頭」。

他表示,每條新聞應該如何寫、取什麼角度,編輯主任都是最終把關人,可左右記者報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綫聘民建聯前總幹事陸漢德任編輯主任, 被前前記者柳俊江批評 " 除非民建聯fans, 否則唔駛睇無綫新聞啦 ", 柳俊江接受《謎米新聞》訪問時指陸漢德曾協助統籌民建聯選舉工程, 不是普通具政治背景人物, 質疑不應該聘請他負責政治新聞,

又認為無綫新聞總監袁志偉用新聞理論基礎如「新聞中立」、「不加入政治考慮」、「編採方針不受影響」、「新聞自主」等解釋事件, 這種「政治化妝」已失去中立持平,

筆者感到疑惑的是, 「新聞中立」、「不加入政治考慮」、「編採方針不受影響」、「新聞自主」解釋事件有何不妥?  這等新聞理論基礎相信柳俊江在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早已學過, 如何能稱之為「政治化妝」,

況且陸漢德逋上任, 尚未有表現, 亦無任何例子能證明他立場偏頗, 令致 " 對新聞有要求嘅觀眾, 相信都不會覺得這個電視台的政治新聞, 有任何可信地方 ",

柳俊江這等 " 預扣 " 帽子, 有濃厚個人主義的做法, 筆者深感不以為然, 更質疑他在無線任職期間, 如何能保持「新聞中立」、「不加入政治考慮」、「編採方針不受(個人立場)影響」,

我們看看陸漢德的資歷 : 陸漢德1979年畢業 於中大化學系, 曾任《文滙報》記者、駐美特派員、駐倫敦辦事處主任、TVBS編輯主任、《天天日報》助理總編輯、電訊盈科傳訊經理及自由黨研究部總監等, 2004年加入民建聯任職, 2014年退休,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指陸漢德從來不是民建聯黨員,

陸漢德雖然不是新聞系紅褲子出身, 但無論在傳播界或商界, 都有豐富經驗, 如果以他曾任職民建聯總幹事, 就指他有 " 濃厚政治色彩 " , 是 " 建制派人士 ", " 擔心會加強新聞審查 ", 這等 " 未審先判 " , 對陸漢德殊不公平, 

何況民建聯總幹事一職衹是行政職位, 與政治無關, 卻被柳俊江扣上政治包袱, 陸漢德在任內亦十分低調, 市民大都不知民建聯有這號人物, 比諸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的高調, 三五七日就有新聞見報, 為民主黨爭取到不少傳媒曝光率, 如果他日林卓廷另謀高就, 是否就如陸漢德一樣 " 不適宜 " 投身傳媒任職高層, 因為他亦有 " 濃厚政治色彩 " , 是 " 民主派人士 ", " 擔心會加強新聞審查(審去對民主派不利的新聞) " ,

筆者疑惑, 柳俊江 一方面指 " 新聞部除了總監就要數編輯主任 ", 但又指 " 每條新聞應該如何寫、取什麼角度, 編輯主任都是最終把關人, 可左右記者報道 " , 究竟最終 " 話事人 " 是編輯主任還是總監呢?  當然, 香港電台 " 話事 " 的是編採而不是老總, 中外都沒有這樣的例子, 是香港獨有, 但現在說的是無線而不是香港電台,

如果按照媒體編制, 老總才是 " 最終把關人 " 而不是編輯主任, 老總之下還有副老總, 甚或有執行總編, 幾時輪到編輯主任話事做 " 最終把關人 ", 柳俊江這是否把編輯主任的地位抬的太高了一點?  以證明無線聘用陸漢德的不當,

2010年尾柳俊江於其博客透露已離開TVB和從事八年的新聞行業, 表示近年「記者淪為『車衣女工』, 新聞部管理層對每日的新聞早已有一套『看法』, 記者很多時被要求『照單執藥』」, 文章流露他對新聞編輯自由以及記者的待遇抱有懷疑, 因而求退。

新聞媒體有其積聚下來行之有效的制度, 新聞部管理層對每日的新聞早已有一套 " 看法 " 毫不出奇, 管理層主導著媒體的方向, 編採不能自把自為脫離管理層定下的框框, 而這等框框除了有立場的媒體外, 都是遵從傳媒專業守則, 「新聞中立」、「不加入政治考慮」、「編採方針不受(個人立場)影響」, 筆者不明柳俊江所指 " 照單執藥 " 是何所指, 又 " 新聞編輯自由 " 以及對 " 記者的待遇抱有懷疑 " 又意圖表達些什麼?

任何一間媒體, 最前線的採訪工作安排都有其制度, 採訪回來的新聞如何編輯與取捨, 都會依照媒體既定的編輯方針去做, 民主報, 日月神報與文匯, 大公當然有所不同, 不能說自己的 " 看法 " 與管理層的看法不同, 就指 " 記者淪為 " 車衣女工 ", 被要求 " 照單執藥 " 這等極具個人主義的 " 看法 ",

柳俊江自2004年進入無線, 到2010年離開, 在無線整整幹了六年, 如果對無線有如此多的不滿, 道不同不相為謀, 就應及早抽身到外面 " 搵真銀 ", 又何必浪費了多年的光陰, 如今最新職位是投身商界, 轉到九巴出任社區事務經理, 為九巴於區議會等團體游說及說項, 卻又借陸漢德一事翻舊帳訴說無線的不是, 令人側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柳俊江 - 維基百科(擇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B3%E4%BF%8A%E6%B1%9F

柳俊江(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學士) 生於清明節,是香港著名電視新聞記者、媒體人、環保工作人士、動物保護人士、香港電影工作者,前香港新聞從業員,2004─2010年任職香港無線新聞部,曾擔任港聞、中國新聞、專題記者,也曾被派駐北京和廣州,擔任駐內地記者期間親身參與採訪報導不計其數,包括:2005年香港世貿會議、2008年雪災、四川大地震、北京奧運、金融海嘯、神七升空、全國兩會等重大突發新聞,是無線新聞新生代中具代表性的新聞主播和記者。

柳俊江在2010年除夕於其博客透露已離開TVB和從事八年的新聞行業,表示近年「記者淪為『車衣女工』,新聞部管理層對每日的新聞早已有一套『看法』,記者很多時被要求『照單執藥』」,文章流露他對新聞編輯自由以及記者的待遇抱有懷疑,因而求退。

辭任無線新聞部後轉任香港愛護動物協會中國外展總監,網羅內地和香港的精英團隊,協助香港愛護動物協會建立內地辦事處,在中國內地推廣愛護動物的訊息。柳俊江於2013年辭任愛協職位,轉到九巴出任社區事務經理,為九巴於區議會等團體游說及說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