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hk01  

就事論事:決策錯漏
香港太陽報2015年12月5日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51205/00418_009.html

高鐵兩宗罪,一是超支,二是誤期,造成低效益的後果。從高鐵看特區政府管治,其中一個弊端是決策錯漏。政府決策素有聘顧問研究的習慣,高鐵這麼大的項目,更是必不可少。現在看來,高鐵的可行研究不怎麼樣,甚至可以說嚴重失誤,現在擺在眼前的難題,就是「一地兩檢」的阻滯不易解決。
都說如果不能落實「一地兩檢」,高鐵就變慢鐵,顯見「一地兩檢」至為關鍵,說是前提條件亦不為過,偏偏這麼緊要的問題竟然忽視了,現在才來煩惱,難道不是決策疏漏不周嗎?因為這個失誤,可以進而演化為政治爭議,擴大了超支誤期的責難,繼而殃及高鐵的存廢。

高鐵缺乏監管及做足預案,遮掩不住才發現問題或披露問題,顯見監督是不力的。聞戰鼓方思良將,發現問題到尋求解決問題已十分緊迫,才想起曾督建三座大橋並能按時完工的高人,打算請其以七十高齡出山掛帥,督建高鐵,何異於遲來的補鑊,政府之前都幹甚麼去了?香港建造業規模如此龐大,督建高人不多一個,人才都去哪兒了?

往大層面看,現階段在建的項目近乎沒有不超支誤期的,顯見問題嚴重,成了頑症。然而,這種情況只在伸手攞錢時,在立法會內外受到批判,錢到手後對問題的檢討又有多少?改進又有多少?政府在做,市民在看。

陳穎柱 傳媒人
——————————————————————————————

高鐵事件衹不過是冰山一角, 歸根究底是經過曾蔭權政府的無為而治, 對民生關注的房屋問題採鴕鳥政策, 不賣地, 不建居屋, 甚至連建成的也凍結出售, 造成房屋需求失衡, 這個燙手山芋的爛攤子令接手的梁振英焦頭爛額, 更提供了彈藥給政治黨團組織人士把責任帽子扣在梁振英頭上,

曾蔭權另一方面卻好大喜功, 多個基建同時上馬, 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的緊張, 政治黨團組織人士借著各種手法令工程延誤, 影響到工程造價不斷上升, 又成為狙擊政府的焦點, 環保團體及政治黨團組織人士合流以環保為名狙擊基建工程, 申請司法覆核, 令工程停工候法庭裁決才能復工, 港珠澳大橋便是最好的例子, 工程延誤導致造價飛升88億元, 而港鐵沙中線發現古跡, 以保護古跡為名又被大肆操作, 令致工程遭到阻延, 通車日期嚴重延後, 這帳又算到政府頭上,

其實有破壞才有建設, 大型基建項目工程進行期間無可避免對環境造成影響, 問題是是否有採取措施將影響減至最低, 而眾多大型基建項目工程同時上馬, 人力資源緊拙是必然的事, 在難以有足夠人力資源時, 輸入短期勞工是世界各地的慣常做法, 因基建項目一旦完工, 這等因需求而輸入的勞工便會退出勞動市場, 不致影響本地勞工的權益, 但如果採保護主義力拒輸入勞工, 要由本地培訓工人取代, 那將來大型基建項目工程完工後, 這等多出來的勞工資源便會對勞工市場造成衝擊,

其實在強迫教育實施後, 非技術性的勞力工種請人難是事實, 現時的情況是勞力工種多由新移民或南亞人士取代本地工人, 本地工人已上升至技術性的工種, 但在眾多大型基建項目工程同時上馬的情況下, 技術性工種人手亦呈現短缺, 對工程造成困擾, 如不輸入短期勞工, 工程延誤將無法避免,

至於說到一地兩檢的問題, 深圳灣已有先例, 內地容許特區邊檢人員在內地特定範圍執行特定職務, 為何特區不能容許內地邊檢人員在特區特定範圍執行特定職務?  其實問題重點在於 " 邊檢 ", 如果一地兩檢限制在 " 邊檢 " 的出入境管制及海關範疇的話, 似乎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

在一地兩檢中, 內地出入境管制部門在特區特定範圍執勤時, 有拒絕乘客出境原車遣返權力(這不屬拘捕, 是世界各地出入境部門的慣常做法), 而內地海關在特區特定範圍執勤時, 如發現乘客有攜帶內地違禁品出境特區或入境內地時, 可以拒絕通關, 嚴重的如涉及毒品或武器, 可交回特區海關處理, 這不涉及在特區執法,

至於在一地兩檢內地部門在特區特定範圍執勤時發生罪案, 則可參考深圳灣一地兩檢, 特區部門在內地特定範圍執勤時發生罪案的處理辦法, 這是已有的先例, 至於內地部門在特區特定範圍執勤涉及基本法的法律問題, 則似乎無可避免要由人大常委去處理, 理順一地兩檢的權責,

至於有議員倡議可在高鐵列車上進行出入境及海關檢查, 但由深圳到西九短短十多二十分鐘車程, 根本沒有足夠時間對全車出境乘客進行出入境及海關檢查, 此路似乎行不通.

 

 

後記 :

 

上文作者說到本地欠缺人材, 誠然, 特區一些大型工程對於政治及承建商而言, 都是新的挑戰, 要借助外國的先進經驗與專門技術人材, 但香港人學習得很快, 回憶當年地鐵第一期工程被日本人 " 放飛機 ", 還不是由本地承建商 " 執手尾 ", 而九鐵由柴油車時代轉型至電氣化, 也是由本地人才促成, 港鐵營運至今, 已有豐富管理大型運輸系統經驗, 還向內地輸出管理及合營地鐵項目,

 

青馬大橋, 汲水門大橋是香港前所未有的大型建設項目, 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建成, 如果當年有像港珠澳大橋一樣的政治氛圍, 難保不會如港珠澳大橋一樣阻力重重, 這從港珠澳大橋內地段與香港段的進度就可說明這點, 大家同時起步, 為何港段會如此落後於內地段? 值得大家深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