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銀行 勁裁180人
香港東方日報 2016年6 月3日
http://www.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603/00176_007.html
經濟轉差,加上資產質素惡化和不良貸款率激增致業績欠佳,兼遭股東批評管理不善的東亞銀行,昨宣布十四年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裁減一百八十人,並將於下月八日前關閉全港證券零售網點;據悉,被裁員工涉及證券業務及零售信貸部等不同部門及職級。東亞向員工「開刀」的舉動招來勞工界炮轟,多個工會昨先後到東亞的中環總部抗議,批評東亞作為本地銀行應有更大的社會責任,憂慮今次的裁員行動造成壞先例,引發裁員潮。
擬關全港證券零售網點
東亞昨日發出的聲明指,因應營運流程的檢討結果及東亞證券經營模式的調整,將裁減共約一百八十人,佔該行香港總員工人數百分之三點八,受影響的員工一般可獲優於香港僱傭條例規定的遣散費。另外,為更有效率地運用資源,東亞的全資附屬公司東亞證券將於下月八日前關閉其全部廿二個在港的零售網點,日後只透過電話及電子渠道提供服務。
被裁減的員工除相關東亞證券業務外,發言人證實還有來自不同的後勤部門和前線隊伍,涉不同職級,包括經理級。消息指,其他零售信貸部門包括個人貸款、信用卡、汽車貸款及按揭的後勤員工亦受影響。據悉,管理層昨晨向員工交代裁員決定,形容裁員決定是經過考量,因證券業營運模式大部分被自動化取代,員工屬專業工序,無法轉職到其他部門。
消息透露,東亞對上一次裁員在○二年,共裁員二百人,去年底開始重組部門,上月曾裁員,日前亦裁減強積金部門十多人,銀行只保證短期內不會有另一波大規模裁員行動,但會繼續重整架構、精簡流程。發言人則補充指,是次精簡人手行動僅於香港區,但會檢討香港區以外的業務運作流程。東亞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昨晨向員工發信,指為了持續提升成本效益,經全面檢視後,決定取消多個不合時宜或重疊的程序和架構,指裁員的決定殊不容易和遺憾。
不過,勞工界不接受東亞向員工「開刀」的理據,工聯會及轄下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十多人向東亞代表送上一把紙刀,以示不滿,該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對銀行業因業績欠佳,向員工開刀表示遺憾,認為員工變代罪羔羊。
組織抗議 狠批做法涼薄
港九工團聯合總會主席李國強更指,東亞去年盈利仍逾五十五億元,在並非蝕本的情況下仍裁減人手「有違銀行應負的企業責任」,做法涼薄,打擊員工士氣。
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幹事陳勇華指,經濟環境理想時,東亞前線員工盡心拚搏,為公司賺取盈利,經濟轉差,東亞即大裁員,漠視員工過往努力,工會感遺憾。另外,職工會聯盟總幹事蒙兆達批評東亞輕率裁員,憂慮引發裁員潮,又指東亞為本地具規模金融機構應有更大社會責任,裁員應是最後一步的行動。
勞工處指已提醒東亞銀行《僱傭條例》下在遣散方面的規定及其責任,呼籲受影響僱員在辦公時間內致電特設僱員權益專線2927 7008查詢,或親臨勞工處勞資關係科辦事處求助,該處亦為受影響僱員設專線2342 0486,解答就業服務查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經濟環境轉差, 旅遊業界首當其衝, 附帶的相關零售業亦好不了多少, 由於內地旅客大減, 旺區商舖租金成插水式下跌, 由以往的天價回復到較正常的水平, 而銀主盤的增加亦反映樓價下滑帶來銀行已做的樓宇按揭貸款風險有上升趨勢, 似乎情況比沙士期間更差,
近日不斷傳出大機構裁員消息, 媒體似乎先行一步, 民主報及星島都裁減僱員甚至收縮業務, 東亞是首間裁減本地僱員的銀行,匯豐雖說不會裁減本地僱員, 但不知承諾可以維持多久,
裁員的媒體除了民主報外, 帳目上都是有盈餘的, 但仍然裁減人手, 說明投資人士已感到香港經濟環境不明朗, 衹能未雨綢繆, 保留實力以應付未來可能的困境,
星島本來是實行減薪而不裁員, 老闆指 " 減薪好過裁員, 起碼伙記可以保住份工 ", 但最終亦迫於形勢, 不得不裁員,
今次東亞裁員, 銀行業僱員協會人士到東亞總行抗議, 指東亞因業績欠佳而向員工開刀表示遺憾, 把員工視作代罪羔羊,
誠然, 機構在目前仍有盈餘的情況下裁員, 表面看來員工難以接受, 但大機構在成本控制與發展策略上都有專業團隊評估, 看的不是目前而是以後, 裁員的機構無疑目前仍有盈餘, 但比起以往已是倒退了, 誰都難以保證香港目前的經濟環境不會再退一步下滑, 積穀防飢不獨平民百姓, 大機構亦要未雨綢繆, 保留實力, 員工是機構的重要資產, 非到不得已大機構都不願裁減僱員, 到市道回好時, 要重新訓練一個稱職的員工要花上不少氣力,
令人遺憾的是一些香港人從不會易地而處, 被公司裁減當然不是味兒, 但亦不能無限上崗上線的大扣帽子, 有勞工界人士批評東亞 " 輕率裁員, 憂慮引發裁員潮, 又指東亞為本地具規模金融機構應有更大社會責任, 裁員應是最後一步的行動 ", 這等人士又是否知道大機構不是走到最後一步呢?
這等以個人利益至上的心態就反映在一些事物上, 政府要發展新界, 就被當地人反對, 怕太多人遷入會對區內環境交通造成影響, 甚至發展大嶼山也要反對一番(可能影響他們的生活質素吧),
而離島居民對離島小輪票價偏高又來抗議一番, 離島客量偏少是事實, 運作成本自然偏高, 猶其燃油價格直接影響到票價, 人家離島小輪總不能做虧本生意吧, 這又是由政府買單, 向離島小輪公司提供補貼, 奇怪的是大部份需要到離島以外上班的都不屬原居民, 他們選擇遷入離島居住, 應考慮到交通費偏高的問題, 為何又在這問題上糾纏不休, 而市民在假日到離島遊玩又有人指遊客多會破壞離島的寧靜, 他們把自己當什麼? 自封島主嗎?
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 東涌居民又來反對一番, 認為會造成環境及噪音污染, 機場已從市中心的啟德搬到大嶼山, 填海造地興建新機場, 新機場興建時, 東涌還是人口稀少的小區, 而在發展東涌新市鎮後陸續遷入的公私樓宇居民, 應一早知悉所居地鄰近新機場, 會有噪音的問題, 為何仍然選擇遷入? 更反對興建第三條跑道及抗議飛機在夜間升降, 這不是喧賓奪主, 把自己造成的錯誤選擇扣到他人頭上, 要他人來承擔後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