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答4議員提問 財爺甩轆內情足本曝光
東方日報 2016年12月6日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1206/bkn-20161206185820841-1206_00822_001.html
【on.cc東網專訊】 政府早前就4名非建制派議員的宣誓問題,向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但法院未受理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時表明,根據律政司的法律意見,在法庭未有最終判決前,不會回應4名遭司法覆核議員的提問及意見,惟政府在數小時後即「跪低」改變立場。有政府內幕消息指,曾俊華曾於上周末向律政司諮詢法律意見,但律政司從未有要求官員拒絕回應覆核議員的提問,故事件或涉及曾俊華個人「甩轆」,亦有可能另有政治動機。
律政司代表在上周五下午5時前一刻才趕到高等法院,在法庭職員特別通融下才能遞交文件入稟司法覆核4名議員資格,在時序上,曾俊華只能利用周末或周日兩日時間向律政司徵求法律意見,但律政司周末並沒有辦公,相信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並沒有與曾俊華本人討論有關事件,只是透過律政司同事獲得法律意見。昨日(5日)早上政府高層舉行的例行「早禱會」期間,特首梁振英正在主持深港通啟動禮,而曾俊華就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兩人未有機會在「早禱會」碰頭交流。
不過,政府消息指,政府對是否承認立法會議員資格的立場一直沒有改變,自上月初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出席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時表明,即使回答被司法覆核議員的問題,政府仍然會保留其法律權利的說法,已經清晰代表了政府立場。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上月初去信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時,表明即使議員的宣誓已經獲立法會主席或秘書長確認,若議員之後遭司法覆核而法庭未作出最終判決前,其議員身份仍需等待法庭確立,在這段「空窗期」政府仍會繼續回答他們的提問,同時保留相關的法律權利,強調政府與律政司的立場一直如此,從來沒有改變,故不相信律政司會突然更改立場或向曾俊華提供另類意見,事件或涉曾俊華「人為出錯」,亦未知他背後是否有政治動機。
袁國強今日(6日)傍晚出席一個活動時,被問及向曾俊華提供甚麼法律意見,以及有否教曾俊華不要回答遭司法覆核議員的提問,但袁都未有回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俊華指根據律政司的法律意見, 在法庭未有最終判決前不會回應4名遭司法覆核議員的提問及意見, 但據傳媒追蹤曾俊華 " 甩轆 " 事件的時序, 律政司代表在上周五下午5時前一刻才趕到高等法院, 在法庭職員特別通融下才能遞交文件入稟司法覆核4名議員資格,
在時序上, 曾俊華只能利用周末或周日兩日時間向律政司徵求法律意見, 但律政司周末並沒有辦公, 相信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並沒有與曾俊華本人討論有關事件, (曾俊華)只能透過律政司同事獲得法律意見 ( 但以曾俊華的階級與身份, 可能向律政司職員而不是向袁國強尋求提供法律意見嗎? )。
而星期一早上政府高層舉行的例行「早禱會」, 特首梁振英正在主持深港通啟動禮, 曾俊華則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 兩人都未有機會在「早禱會」碰頭交流。
從時序上看, 曾俊華所指 " 根據律政司的法律意見 ", 衹能是基於前此梁頌恆及游蕙禎被司法覆核事件中政府的立場, 而政府的立場是 " 即使議員的宣誓已經獲立法會主席或秘書長確認, 若議員之後遭司法覆核而法庭未作出最終判決前, 其議員身份仍需等待法庭確立, 在這段「空窗期」政府仍會繼續回答他們的提問, 同時保留相關的法律權利 ",
今次曾俊華的 " 甩轆 " , 很明顯在時序上與律政司司長袁國強,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特首梁振英無關, 衹是曾俊華的個人 " 解讀 ", 問題是曾俊華何以會認為 " 在法庭未有最終判決前不會回應4名遭司法覆核議員的提問及意見 ",
在法庭有最終判決, 裁定議員的就職宣誓無效, 職位懸空前, 四位被司法覆核的人士仍具議員身份, 這是基本的法律常識, 難明曾俊華竟犯上這樣低級的錯誤, 如果說他是與政府的立場一致的話, 但事後政府已去信立法會主席表明立場, 政府官員不會拒絕回答相關議員的提問, 但同時保留相關的法律權利 (這是在法律上質疑相關議員就職宣誓的合法性, 政府官員回答相關議員提問, 並不表示政府對相關議員資格的認同, 承認相關議員就職宣誓是屬合法的宣誓, 以免被對方的辯護律師據此認為政府是屬認同相關議員的資格, 以此作為辯護理由, 所以政府官員在回答相關議員提問時亦省略了 " 議員 " 的稱號 ).
今次曾俊華的 " 甩轆 " , 是屬真正的有所誤會, 抑或是前此上京遇紅燈攪出來的小動作不得而知, 但引起政界的議論無可避免, 以曾俊華的職位與身份, 如果在餘下任期與政府管治團隊有 " 離心 " 的表現, 無疑會對特區造成震盪, 來年是特首選舉與回歸二十年, 再加上特區政府司法覆核本土(港獨)人士的補選亦是在來年上半年進行, 是相當敏感的時期, 中央對特區社會的穩定誠然十分關注,
曾俊華今次是 " 甩轆 " , 保不住下次又會攪出什麼新花樣來, 影響到政府的管治及社會的穩定, 曾俊華是否會如當年陳老太上京述職時的 " 遭遇 " 一樣, 大家可拭目以待, 看看事態發展如何?
不過曾俊華攪出如許風波, 影響到行政立法關係, 甚至可能影響到特區管治班子的團結, 況且又是非建制派人士力捧作為下屆特首的明星人選, 中央不能不有所顧忌, 如果在中央亮紅燈時硬闖的話, 無疑會遭到封殺, 連入閘的機會也沒有, 以免他在特首的選舉論壇中胡言亂語, 再來一個 " 你講大話! " 的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