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斷重演, 回歸以來的特首, 除了曾蔭權外, 另外兩位 ( 董建華及梁振英 ) 的家人都曾受到一些黃絲黃媒欠缺理性的抹黑及攻擊, 曾蔭權比較好了點, 是否他的無為而治, 令香港經濟民生倒退, 社會怨聲載道, 這正合黃絲黃媒心意, 所以對他的家人都十分寬容, 評擊亦衹是小罵大幫忙,
不過, 到了梁振英接任特首, 曾蔭權的 hea 造成的爛攤子, 這帳都算在梁振英頭上, 對梁振英的抹黑及攻擊比董建華更甚, 連家人也不能倖免,
現今就連參選特首的林鄭月娥也被提早" 上架 ", 被黃絲黃媒發放小道消息 ( 當然是負面的啦 ) 來 " 助選 ",
最新一期的題目是 " 為選特首放棄家人 ", 對林鄭月娥抹黑, 對她家人離間兼而有之, 難怪林鄭月娥在接受傳媒訪問時十分激動, 直言 " 點解要咁惡毒話我放棄家人? "
林鄭月娥行情高企是事實, 很大機會入主禮賓府, 本來家人能榮膺地區領導人是開心的事, 但在特區卻不然, 歷史告訴我們, 一旦當上特首, 隨之而來的是黃絲黃媒甚至黃議員無止境且欠缺理由的抹黑及攻擊 ( 如果曾俊華當選, 可能是例外的一個, 因為他夠 hea ), 連家人也不能倖免, 由幼稚園時代到今時今日都被黃媒 " 偵查組 " ( 如有的話 ) 翻個底朝天, 看看有什麼 " 可作的新聞 ", 特首家人所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身為特首女兒的梁齊昕便是最好的例子,
古語有云 " 罪不及妻孥 ", 黃絲黃媒甚至黃議員這等欠缺人性(誅九族)的行為著實令人髮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被屈「為選特首放棄家人」林鄭激動反駁:點解有人咁惡毒
hkgpao 2017年03月04日
https://hkgpao.com/articles/114627
【HKG訊】林鄭月娥會否成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本月26日就會有答案。不過,特首選戰波譎雲詭,當大家都在關注幾位候選人有無黑材流出時,已經有人抹黑林鄭為做特首而放棄家庭。林鄭接受傳媒訪問,談到家人時十分激動,直言要令她不能當選不難,只要批評她的政綱就可以,「但點解要咁惡毒話我放棄家人」?
林鄭強調,家中的3個男人(丈夫和兩名兒子)是「生命最重要的部分」,她會保護好家庭,盡量避免家人曝光,因為知道競選會為家人帶來壓力,這亦是她一向的風格。這番話,不知是否對特首梁振英妻女被黃媒肆意侮辱、潑污的遭遇有感而發?
講乜都係你錯
林鄭回憶,好像當年上任社署署長時,任內沒有去過一場慈善餐舞會,因為晚晚要返屋企煮飯。大仔13歲那年情緒出現問題,她為兒子有更好的成長環境,申請降職帶兒子和整個家庭到英國工作,令他可以專心求學。林鄭反問,像她這樣的一個母親,會是為選特首而放棄家庭的人嗎?林鄭又自言事事親力親為,幾十年來都沒有請過家傭照顧家人。對於她丈夫,林鄭肯定丈夫在未來一定會在她左右,在背後默默支持她。
本來,公眾人物完全無必要向傳媒交代自己的家庭生活,但當傳媒過晒火位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傷害你及你的家人時,你只能被動地回應。可恨的是,當你為了保護家人而挺身而出澄清,又會有人引導輿論,指你打家人牌博同情。這種無論講乜都係你錯的情況,不正黃媒筆下林鄭的寫照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首夫人變特首先生? [ 呂秉權 ]
明報即時新聞 文摘版 2017年1月25日
http://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70125/s00022/1485308333420
行政長官夫人一直按照回歸前港督夫人留下的傳統,擔任不少公職,服務社會,發揮「第一夫人」的親善和慈善所長。由董建華夫人董趙洪娉到曾蔭權夫人曾鮑笑薇再到梁振英夫人梁唐青儀皆集數十項銜頭於一身,至於成效和口碑如何則是另一回事。
她們擔任過的公職包括:香港紅十字會會長、香港公益金會長、香港女童軍總會會長、香港婦聯榮譽贊助人、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永遠及名譽贊助、香港青少年軍總會總司令、香港乳癌基金會名譽贊助人、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榮譽贊助人等等。董趙洪娉高峰期做過80多項公職,而現任特首夫人梁唐青儀在中華總商會的會刊《商薈》的專訪中,自言身兼60多項社會服務,希望透過自身的影響力,貢獻社會。
5年前,梁振英當選行政長官後,獲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接見,胡錦濤對梁振英伉儷說「他做的事有他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顯示了「第一夫人」對丈夫默默支持的重要和主席對她未來角色的寄語。
目前,眾特首參選人之中,獲建制派群星拱照和中聯辦箍票的林鄭月娥,行情較為看漲。假如未來她真的當選,香港除了會有首位女特首之外,亦會多了一位「特首先生」或「第一丈夫」。
有可能成為「特首先生」的林兆波是劍橋大學數學博士,據報在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短期數學課程,曾反對林鄭月娥出選行政長官,在林鄭月娥2007年出任發展局長時,還曾表示「I will stay away from you」(我會遠離你)。
林鄭月娥在宣布參選後,表示家人都是低調的人,重視他們的私隱,懇請傳媒在未來的日子尊重他們的私人空間,又說丈夫一定不會在競選活動中出現,而在北京工作的大兒子則有機會站台。此外,在林鄭月娥的競選辦公室內,傳媒只拍得她有3張個人照,沒有一張「全家福」,讓人感到低調得有點冷。
國際上的「第一丈夫」有時很難低調,如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的丈夫丹尼斯經常陪同妻子外訪;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丈夫紹爾還曾在德國2007年舉行八國峰會期間,以「第一先生」身分招待各國元首的「第一夫人團」,成為「萬紅叢中一點綠」,以剛制柔。當然,香港的「第一先生」不用搞外交,但社會對他的親善和慈善貢獻角色,還是有所期望的。
有時做得公眾人物,還要有可能成為香港的「第一家庭」,那麼低調基本上沒什麼可能,適當時候倒不如大大方方面對公眾,否則市民只會覺得你沒有足夠的心理和家庭準備。
未知,香港人是否有接受「第一丈夫」的準備?香港婦聯又是否歡迎「特首先生」來贊助?
作者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是你的子女(政客版)/文﹕蔡子強
明報 2014年7月3日
http://news.mingpao.com/20140703/msa1.htm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之女梁齊昕的臉書,上周三(6月25日)一度出現一些疑似割腕的自殘照,雖然照片當天中午即被刪除,但已引發外界對她精神狀的憂慮。照片引發城中熱議,有媒體向特首辦查詢,並進一步查詢赴英參加另一女兒梁頌昕畢業典禮的梁振英,是否順道處理梁齊昕的問題,但特首辦不作評論。
但不作評論並不代表不作反應,當天稍晚,首先是香港網絡媒體刊出一張梁齊昕與父母在公園中齊齊坐,看似樂也融融的合照,照片中梁振英拿當日報紙,似乎是要證明照片非舊照,且梁齊昕與母親更交換一隻鞋穿,似乎是要暗示兩人關係融洽。到了翌日,有更多與政府關係友好的報章,亦刊出同一批照片。
這讓心水清者不禁懷疑,這批照片是否政府有計劃的發布?是否一種精心策劃的危機處理和政治化妝術?
被女兒狠狠踢爆的一場政治公關show
但本來一套精心策劃的政治化妝術,卻旋即遭到無情的踢爆,而且揭穿者更是當事人——梁振英之女梁齊昕。
上周五深夜,《信報》網站報道,梁齊昕向該報證實,日前確實割腕,更驚爆事後與父母在英國海德公園的合照,是父親建議的蹩腳「公關伎倆」﹗訪問中更流露,她對家人頗有意見。
後來《信報》網站進一步公開了記者與梁齊昕原原本本的對話。
這個訪問出街後讓大家嘩然,尤其是梁振英不惜以精神狀讓人憂慮的女兒,來為自己作政治公關show,更讓人感到不齒!
提供女兒「空間」 「安靜環境」只屬語言偽術
上周六,梁振英在出席一個公眾場合時主動作出回應,稱每一個做父母的,都非常關心自己的子女,形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子女在成長期間,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固然好,有些什麼事情的話,做父母的,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和保護自己的子女。齊昕在這個時候是最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做公眾人物的子女是不容易的,所以,希望大家在關心齊昕的同時,能夠給多一些空間,給一個安靜的環境予她,以及我家中其他的家人。」
如果大家心水清,不難發現這段說話,其實一如以往,只不過是梁振英一貫的「語言偽術」而已。
看了這段回應後,我不禁想問,究竟是哪一個人不給梁的女兒「空間」,不給她一個「安靜的環境」?
根據《信報》網站所公開的對話紀錄,梁齊昕說:「我是被操控下到海德公園,玩父親建議的『開心家庭』蹩腳『公關伎倆』。」(I was manipulated to go to Hyde Park and play happy family as a lame PR stunt by my father.)
原來這就是梁口中所謂「保護自己子女」的方法
當被記者問到,去海德公園、母女交換鞋來穿、父親拿報紙,是否乃母親的主意時,梁齊昕說:「不,那是我父親。」(No, that was my father.)
原來,這就是梁口中所謂提供女兒「空間」,提供女兒「安靜的環境」,所謂「做父母的盡最大努力去幫和保護自己的子女」的方法。
有人會說,這是梁振英的家事,外人有否需要說三道四呢?
由策劃放風那刻開始,這已經不是「家事」
姑勿論一地之最高政治領袖有否純粹的「家事」,打從梁振英策劃這場政治公關show,把相片發放給友好媒體,再由身邊的spin doctor向媒體放風,這些時刻開始,那已經不是家事,而是一場刻意誘導媒體和公眾的政治欺瞞,不能因為遭女兒踢爆,便回歸以家事作為擋箭牌。
訪問中有關梁齊昕個人、成長、與家人關係的種種,我不打算拿出來談,我尊重這是她的家事,不宜拿出來點評,我相信這也是提供她一個安靜環境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有關梁振英策劃政治公關show那部分,對不起,我認為這與公眾利益有關,我不能默不作聲。
這讓大家認識梁振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因為,這有助讓大家認識清楚梁振英,我們的特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一個連自己女兒也不放過,在她的困難時期也要拿她出來作政治公關show的人,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看到,當有政治需要時,梁振英會在政治和親情兩者之間作出何種取捨,可以讓大家思考,當要在政治和良心兩者之間取捨時,這樣的一個人,又會有何抉擇。
看到,當梁振英就連與自己家人笑意盈盈共享天倫,原來也只不過是一場虛假的政治公關show時,下一次當他一臉誠懇的向你說話,甚至說「開誠布公」時,究竟這有幾多分真誠,大家也可以心裏有數。
都說「虎毒不食兒」,那麼一個政客呢?一個特首呢?
那些最愛寫書暢論「怪獸家長」的作家,又會如何形容這樣的一位家長呢?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筆者當日之評論 :
一個文人學者, 一個自詡是 " 意見領袖 " ( 註 : 是蔡子強在 24/4/2014 明報一篇 " 多一點寬容,少一點理直氣壯 " 撰文中自行黃袍加身的 ) 的蔡子強, 竟然把梁振英女兒割脈事件炒完又炒, 司馬昭之心心盡皆知,
事件本來已在社會及傳媒版面淡出, 近日的焦點都放在在7.1遊行上, 蔡子強今天竟然拿出來翻炒, 意圖再牽起高潮, 還 " 蠻有良心 " 的說 : " 有關梁齊昕個人、成長、與家人關係的種種, 我不打算拿出來談, 我尊重這是她的家事, 不宜拿出來點評, 我相信這也是提供她一個安靜環境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有關梁振英策劃政治公關show那部分, 對不起, 我認為這與公眾利益有關, 我不能默不作聲。"
就事件談梁振英就不能不牽扯到梁齊昕, 這是必然的事, 因為蔡子強行文重點是以梁齊昕打梁振英, 如不捧梁齊昕出來, 打梁振英這棒子便著不到力,
自梁齊昕的臉書出現疑似割腕的自殘照後, 梁振英隨後赴英參加另一女兒梁頌昕畢業, 更分放家人在公園的合照後, 蔡子強執著此點, 並引用信報記者的專訪, 指梁振英家人在公園的合照, 是 " 被女兒狠狠踢爆的一場政治公關show " , 是 " 精心策劃的危機處理和政治化妝術 ",
" 這讓心水清者不禁懷疑,這批照片是否政府有計劃的發布?是否一種精心策劃的危機處理和政治化妝術? " , "對梁振英接受傳媒記者訪問時, " 希望大家在關心齊昕的同時, 能夠給多一些空間, 給一個安靜的環境予她, 以及我家中其他的家人 ", 批評是梁振英一貫的「語言偽術」,
梁齊昕割脈並將照片放上社交網絡, 顯示她精神飽受困擾, 才將事件公開放上網絡, 個人精神狀況顯然出了問題, 其實這樣做無論對自己甚至對家人, 都會造成傷害, 是什麼原因造成梁齊昕割脈, 傳說紛紜, 除了傳聞中的網絡欺凌外, 家人的親子關係, 身為特首的父親在職務上甚至私人範疇, 遭遇到許多異見者無理的攻擊謾罵, 對家人亦是一種壓力,
梁齊昕沒有公職, 梁太亦沒有公職, 與梁振英公務無涉, 梁齊昕割脈並將照片放上社交網絡, 傳媒像被鮮血吸引的蒼蠅一樣蜂擁而上, 小報如是, 大報亦如是, 但這衹屬人家的家事, 衹因梁齊昕的父親是特首就拿來大做, 請問一眾傳媒, 這與梁振英的公職何干?
更引來蔡子強這等 " 意見領袖 " 將事件昇華為政治事件, 把梁振英與家人在公園合照事件綁上 " 政治公關show ", 並認為與公眾利益有關, " 不能默不作聲 ",
問題是無論是政治人物甚或社會知名人士, 遇到家人發生這樣的事, 都會對外儘量淡化事件, 以免對家庭關係造成更大傷害, 發放全家福照片誠然是公關指定動作, 相信梁振英是否選上特首都會這樣做, 在梁齊昕事件中, 這是否屬家事抑或是政治公關show實有商榷之處, 難道選上了特首, 就連維護家人的權利也沒有了嗎?
梁齊昕在答記者問時回憑以公園合照事件是父母所 " 迫 "的, 這顯然是反叛子女的通行語言, 如果徵詢心理學家的意見, 那衹不過是表示 " 我不喜歡 " , 有那個父母的子女成長時沒有經過這個階段,
蔡子強卻否定了這是人家的家事, 綁上了 " 刻意誘導媒體和公眾的政治欺瞞 ", 由 " 策劃放風那刻開始, 這已經不是「家事」", " 一個連自己女兒也不放過, 在她的困難時期也要拿她出來作政治公關show的人, 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 的大帽子, 結論是 " 都說「虎毒不食兒」, 那麼一個政客呢?一個特首呢?",
蔡子強在梁齊昕事件上無限上崗上線, 得出的結論是「虎毒不食兒」( 潛台詞為 " 吃兒的政客, 吃兒的特首, 吃兒的梁振英 " ), 一張梁振英與家人公園合照, 蔡子強都可以無限上崗上線, 羅織出這麼大的罪名來, 比當年的文革小將更牛, 比當年的紅衛兵更具殺傷力.
文人學者及傳媒等(還要加上 " 意見領袖 " ), 都具有社會責任, 下筆如刀可以殺人, 要慎重並尊重自己手上的一管筆, 當年影星阮玲玉自殺轟動全國, 遺下 " 人言可畏 " 四字, 我不殺伯仁, 伯仁因我而死, 適足為濫用刀筆者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