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劏房02  

中環High Tea - 樓價失控 怨氣也失控 [ 黃麗君 ]
頭條日報專欄 2018年6月28日
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26/20180628/680021/

樓股暢旺,香港經濟是否很強勁?市民生活是否很好,大家都安居樂業?將這個問錯問中產和基層,相信大家都唔識笑。樓股暢旺,的確有鐵證,從政府最近公佈上年度收益的數字,可見一斑。

根據稅務局月前公佈的數字,在二○一七至二○一八年度,印花稅大收旺場,高達九百五十億元,較上一年度的總數宇增加五成四。高增長源於股票和樓宇印花稅收入均急升逾五成,樓股暢旺,除了地產商、大企業得益之外,政府也是直接受惠者。

印花稅總收入,僅次於利得稅。二○一七至二○一八年度,政府所收的利得稅總額達一千三百九十億元,較印花稅高逾一點三倍。然而,在同年度政府從薪俸稅所得,只有六百零八億元,大幅低過印花稅所得的約九百五十二億元。

樓市狂升 令人髮指

從前,政府的主要收入來自地價、利得稅和薪俸稅,今天薪俸稅竟被印花稅超前,說明了甚麼?再看一看對上一財政年度的情況,在二○一六至二○一七年度,薪俸稅總收入是五百九十億元,較印花稅總收入的約六百一十九億元,略低不足三十億元。這兩組數字說明了甚麼?說明了樓市的瘋狂升勢,已令人髮指。政府是坐視不理?還是束手無策呢?

利得稅雙倍於薪俸稅,印花稅也幾乎是薪俸稅的一點六倍,說明了甚麼?說明了大財團、地產集團大賺,但打工仔毫不受惠。樓市飆升,影響的包括有意置業人士,他們非得靠父幹才可以上車,更差的是縱使靠父幹也上不了車。樓市癲升,還影響不置業,或者已經有物業的市民。樓價連年上升,租金也跟着上,住屋要捱貴租,還有做生意要捱貴租,於是食肆、店舖的銷售價,也要跟租價水漲船高,誰可以不受影響?

近年,薪金升幅只為單位數字,但物價、租價的升幅則大幅拋離薪金的升幅。中產、基層,丁點兒也沒有因樓股暢旺,大集團、大企業的老闆盈利節節上升而受惠,生活被多方面夾迫,誰沒有怨氣?當私樓呎價閒閒地也高達二萬、三萬元,居屋呎價也達一萬元時,誰不會問這種狀況真的還可以持續下去?樓價有升無跌,香港人真的可以啞忍,而不會來一次怨氣大爆發?

如果政府對失控的樓價真的是束手無策的話,下一站將是失控的社會怨氣,到時政府招架得來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人的心願是落葉歸根, 海外僑胞多有退休後回到家鄉養老終老, 安居樂業, 是中國人一生的追求, 可惜自回歸以來, 樓價大起大跌, 到近年更有起冇跌, 樓價升勢陷於瘋狂境地, 貴貴樓也有人買,

樓價無止境的飛升, 租金自然水漲船高, 無論做生意的或升斗市民都叫苦連天, 租舖做生意的, 生意略有起色, 租約期滿便被業主大幅加租 " 分享 " 成果, 住宅樓宅亦一樣, 區內樓價飛升, 租約期滿租金自然 " 跟隨大市 ",

租舖租樓的毫無安全感, 做生意的還可將增幅加到顧山客身上, 無殼蝸牛薪金的增幅遠遠追不上租金的調升, 衹能 " 硬食 ", 令致可運用金錢減少, 生活水準大幅降低, 承受不了租金加幅的, 衹有搬到劏房居住, 但劏房亦不便宜, 算起來租金呎價可 " 比美 " 豪宅, 在這種情況下, 社會沒有怨氣才奇,

歸根究底, 是市民沒有安全感, 沒有一個穩定的居所, 前景如何? 約滿業主會加多少租? 自己又是否負擔得來? 整天纏繞著升斗市民,

公屋需求大增, 但政府束手無策, 有申請公屋長達八年還未能上樓, 但庫房卻年年水浸, 說政府缺錢嗎? 這又不是, 說政府缺地嗎? 比香港島大的大嶼山放在那裡, 更莫說是新界郊野公園的外圍地帶了, 市民就快連屋也沒的住了, 還有人在唱高調, " 郊野公園一吋都不能失 ",
政府開徵一手樓空置稅, 地產商大呼冤枉, 說自己沒有囤積居奇, 但樓市成交暢旺, 為什麼還會有 " 貨尾 " , 難道地產商有錢不賺嗎? 再看看這等所謂 " 貨尾 " , 是否樓層座向及景觀甚佳, 因而收起待價而沽就不得而知,

地產商售樓如擠牙膏似的分批推出, 每次都加價, 但現樓已完成建築期, 成本已是固定了, 地產商售樓每次都加價, 誠然已是額外的利潤, 還囤積居奇又是否太無良呢?

無殼蝸牛多屬基層, 收入不多, 日常生活已是捉襟見肘, 收入被屋租蠶食了近半有多, 能不沒有怨氣, 這情況就有如共產黨推翻國民黨政府時的景況一樣, 政府因金融改革失敗而令經濟崩潰, 買米要論麻包袋金元券計, 鈔票不值錢首當其衝的是平民百姓, 怨氣之深令共產黨乘時而起, 造成政權更替,

現時特區情況亦是一樣, 政府的房屋政策失敗, 社會怨氣積聚, 令市民緬懷港英時代的生活, 再加上政客的推波助瀾, 港獨的興起不是無因, 如政府不能痛下決心面對房屋問題消除社會怨氣, 港獨問題著實難以解決.

後記 :

上世紀中由於大量內地人湧入香港, 亦造成房屋需求緊張, 遂誕生了木屋區, 相信新一代對此都沒有印象, 情況就像現時的劏房一樣, 生活環境惡劣, 當年港英政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將木屋區清除, 將住宅安置上樓, 情況就如現時的劏房一樣,

為什麼當年港英政府可以做的到, 但特區政府的收入遠比當年的港英政府豐厚, 卻對劏房束手無策, 值得大家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