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銷量跌剩五萬幾!繼續跌!
hkgpao 2019年2月20日
https://hkgpao.com/articles/257697
黃營喉舌《蘋果日報》自佔中潰敗以來愈搞愈衰,但究竟衰到邊個地步呢?
昨日出版的《蘋果日報》頭版列明(見圖),2月5日的印數只有六萬六千份,實銷量更跌至五萬多份,賣剩近一萬份變晒廢紙。2月5日是年初一,報紙賣少些大家都明白,但低至這個地步,全香港人都飲得杯落了:恭喜!
究竟那五萬多份銷量是什麼概念?對比最高峰時期,《蘋果日報》的單日銷量曾達五十三萬份;及至2014年佔中前,已跌到約二十萬份;佔中後跌剩一半,在十萬份上下浮沉;家陣再跌一半至五萬幾份,得返高峰期十份之一,而且低處未算低,將來還會繼續跌嗎?
加兩蚊的教訓還是搞佔中的報應?
有說《蘋果》銷量下跌是因為它今年元旦起加價兩蚊賣十蚊,結果「元旦加價」變了「完蛋加價」。不過睇返長遠走勢,又似乎是肥佬黎搞佔中不得人心趕客的因素居多。究竟《蘋果》銷量插水是加兩蚊的教訓還是搞佔中的報應?沒人說得清,但所有人都會開香檳慶祝:抵死!
請大家Share出去一齊恭喜肥佬黎,祝《蘋果日報》銷量長跌長有!
原圖:無綫新聞截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主報與傷港電台一樣, 都是衹有黃友捧場, 銷路與收視收聽都連年下跌, 不過分別的是傷港電台用的是公帑, 那管他收視收聽連年下跌, 傷港電台黃編採及黃藝員糧照出, 鐵飯碗是也,
民主報則不同, 銷路下跌, 連帶廣告收入也受影響, 銷50萬份與銷5萬份的廣告收費自然有天壤之別, 廣告客戶不是傻瓜, 不會仍以銷50萬份的標準來買廣告位, 當然, 有政治任務的則例外,
如果以成本而言, 就算民主報加至10元一份, 廣告費與銷紙收入都抵銷不了白報紙費用與編採人工及銀行貸款利息,何況到手的沒有10元之多,
無疑, 民主報加價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算是黃絲, 民主報在網上有得睇, 又何必花這10元去買紙本民主報呢,
當然, 民主報網上版亦有廣告收入, 但民主報的客戶已經歸邊, 盡是黃絲天下, 對於這一層面的客戶, 廣告銷售對象十分狹窄, 有什麼商品能迎合民主報黃客戶的 " 口味 " 成疑,
其實紙媒的市場已被免費報張侵蝕得七七八八, 上班時間是紙媒銷售的黃金檔期, 但在交通工具上, 人手一份的都是免費報張, 沒有免費報張在手的就是拿著手機上網, 持收費報張的絕無僅有, 一葉知秋, 就了解到收費紙媒在個人市場的消退,
而民主報的讀者層面狹窄, 更令廣告商卻步, 高檔消費品不會在民主報落廣告, 平民化的消費品, 以民主報的銷路與讀者層面而言收效不大, 近年民主報的廣告下跌不為無因, 銷數下跌影響廣告價目與收入, 這是必然的事, 讀者層面狹窄更是民主報的死結.
後記 :
肥佬黎以往曾自掏腰包收購民主傳媒資產, 注入資金支持運作, 但近年已一反常態, 以出售資產及裁員來支持營運開支, 可見肥佬黎已 " 打定輸數 ", 不再以個人資產支持民主傳媒繼續運作, 當出售資產無望, 裁員又到達臨界點, 再加上銷路繼續下滑, 廣告收入大減, 而肥佬黎又不願以個人資產擔保銀行借貸的話, 便是民主報 "壽終正寢 " 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