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 抗疫劇《在一起》透視的精神面貌 [ 盧永雄 ]
頭條日報專欄 2020年10月17日
新冠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觸發我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刻反思。
一、青島疫情確認源頭。山東省青島市小規模爆疫,發現十三名確診者,青島市即時啟動全市檢測。直至周四,已經對一千零一十六萬個樣本完成核酸檢測,除此前公佈的確診病例之外,檢測未有發現新的確診病例。青島在五天內進行過千萬的檢測,震驚世界。
青島當局查出此輪疫情的源頭是青島港搬運工感染者,他在住院期間用CT室(電腦斷層掃描室)檢查,由於CT室的消毒疏漏,感染了其他的同院用CT室病人及陪護人員,造成醫院內的聚集性疫情。
而全民檢測結果顯示未有發生社區傳播。另外,青島當局確認各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序列與九月時青島市感染者高度同源,一條線查下來追蹤出感染路徑,顯示了內地的全民檢測和流行病學追蹤都有極高的水平。
反觀美國,本周四一天新增確診六萬六千一百二十九宗,這樣的巨量新增病例,根本談不上流行病學追蹤索源。
二、佛里曼的感歎。名著《世界是平的》的作者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最近在《紐約時報》撰文,題為《中國愈來愈好,我們愈來愈病,多謝特朗普》(China got better. We got sicker. Thanks Trump)。新冠大流行擊敗了美國,引來了佛里曼的感歎。
他認為特朗普出了問題,美國亦須要改革,但美國很難制訂一套與中國同樣高效率的抗疫方案,因為「美國沒有一個威權政府,我們也不希望有一個。但我們未能產生一個民主共識,來進行同樣的工作。」
如果佛里曼的推論正確,就意味着民主制度有根本性的缺陷,面對世紀疫症這種致命的衝擊,由於體制使然,人民不能形成共識,不能進行全民檢測,不能進行有意義的限聚,無法控制疫情。恐怕這不但是政治結構的問題,也有政治文化的問題。
三、中國抗疫劇《在一起》引起的反思。上海廣播電台攝製的《在一起》,最近在國內引發熱潮。這套劇用MyTV super也可以在香港看得到。很多人都以為內地這些「文以載道」的劇集,肯定是宣揚雷鋒精神的樣板戲,但《在一起》卻顯示了不同的風格。
《在一起》定義為「時代報告劇」,可以說完美融合了藝術和現實。本質是電視劇,看起來卻像紀錄片。劇中很多人物都有現實生活的原型。例如其中一集的醫院院長張漢清,原型就是患有漸凍症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另一集《擺渡人》中的快遞司機辜勇,原型就是武漢滴滴車司機王利,就是疫情最嚴重時期的「擺渡人」。
《在一起》雖然是抗疫劇,但不刻意煽情。例如快遞司機辜勇在疫情爆發之初,要為醫院醫生跑腿買口罩,觸發了他要囤積醫療用品高價倒賣的念頭。但當他送貨到醫院時,見到生離死別的情況,就把醫療用品免費送給了醫院內的人。
另外,劇中出現由倪妮飾演的抗疫護士,並非像雷鋒一樣一不怕死,二不怕苦,而是曾經情緒崩潰、要逃離醫院的真實人物。她大聲呼喊「我想活着,誰來保護我們?」是現實中武漢疫情高峰期,醫護人員面對生命威脅的真實寫照。
看完《在一起》,既感動,亦受感染。據我與內地朋友的接觸,劇中反映了內地人真實的精神面貌。他們並非社會主義制度中的盲動者,但在國家的領導之下,全民衝上前線打防疫戰爭,最後全面成功,亦為勝利感到自豪。
當美國的知識份子不知道如何在民主制度下形成共識,而中國人民的共識早已形成。在絕對科學的方式抗疫下,展現了極高水平的應對危機能力。世紀疫症令西方暴露出來的問題,其實遠遠不止於疫情本身。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到特朗著這位大咀吧總統,在國内疫症爆發時就露了底,他根本不是國家領導人的料子,在疫症爆發下顯得手足無措,又不願承認自己對醫療科學的無知,屢屢對國民發出錯誤的訊息,又作出錯誤的抗疫對策,
於是就造成700萬人確診,超過20萬人死亡的後果,這都是源於特朗普的自大與無視醫學科學,不肯聽從專家的意見而造成,
現在連特朗著本人甚至與他有緊密接觸的家屬及高官都染疫,無可否認是他的英雄感與自大狂,拒絕配戴口罩而受到感染,再在白宫傳播開去,令他身旁的人有染疫的危機,
自大的特朗普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要找代罪羔羊,就看上了中國,死命的甩鍋中國以轉移國民的視線,為自己抗疫無能卸責,
這就有如鄰家遭到強盜入屋行劫後,受到教訓後立即加強防禦,但自家卻毫無警惕,導致強盜捨難取易,轉向自家埋手,不自我檢討更把責任推到鄰家頭上,指鄰家的加強防禦導致強盜轉移目標,令我家受損,這究竟是什麼邏輯什麼道理?
一場世紀疫症,就突顯了民主制度的軟肋,在昇平時期,民主制度把個人權利個人私隱擺到高位,甚至凌駕於公眾利益之上,
可一旦遇到非常時期就反應不過來,甚至抗拒政府的緊急應對措施,前此港獨黑暴肆虐,特區政府動用緊急法頒佈禁蒙面令,就被特區法院推翻,可幸最終上訴成功,否則政府賴以應對非常時間的尚方寶劍便被廢掉了,
不過,就對特區政府造成陰影,前此中央支援特區作全民檢測,本來是應對疫情最有效的方法,但特區政府卻不敢強制推行,衹作自願性普及檢測,
效果當然絕不理想,導致社區傳播鏈至今仍未能有效遏止,更莫說是仿效内地推出具追踪功能的健康碼了,突顯了個人權利與公眾利益之間,在民主制度下政府的軟肋,在非常時期畏首畏尾,
反觀內地在抗疫上實施鐵腕政策,將公眾利益置於個人權利之上,實施強制檢測,甚至封鎖高發區進行檢疫,在短時間内就遏止了疫情的漫延,
但這又有賴國民的合作,理解政府的防疫措施雖然在短時間內會帶來不便,但對於保障自家不受疫症感染是必要的,而站在抗疫前線醫護人員的使命感更發揮到極致,在春節期間大量醫護人員逆行馳援重災區武漢,彰顯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精神,更催化了國民的凝聚力,醫療及生活物資的支援,四方八面湧入已封城的武漢,扭轉了疫症爆發初期的劣勢,
這情形就像當年汶川地震一樣,激發起國民的團結, " 武漢加油 " , " 中國加油 " 的聲音在全國響起,沒有人會質疑與抗拒政府應對疫症的嚴厲措施,
更換來了今時今日内地疫情的受控,令經濟迅速重啟,社會活動基本已回復正常,但在防範疫症重來的前提下,一些防疫措施仍然繼續,雖然對國民帶來一些不便,但大家都會理解與配合。
經過實踐,證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比民主制度更能應付非常時期的考驗,更能凝聚國民的團結,
看看西方國家的國民,在疫症下還把自家的權利凌駕於公眾利益之上,抗拒政府的抗疫措施,導致疫情無法遏止,令經濟無法重啟,反觀中國 " 輕舟已過萬重山 ", 從疫情中走出來,重啟經濟,社會生活回復正常了。
後記 :
盧永雄所述的最新抗疫劇 " 在一起 " 筆者也看過,在內地視訊網站與youtube 都可以收看,全劇20集,分10個單元,每個單元兩集,分別由十位導演及不同演員導演及演出,導演及演員都是資深電影工作者,以純熟的手法及演技反映出武漢在疫症爆發時期社會各階層的遭遇,以淡淡的哀愁說出武漢當時的困境。
筆者更留意到,劇中人物所用的手機,一反國產劇劇中人 " 指定動作 " 的都是拿著蘋果手機, " 在一起 " 劇中人拿的都是國產手機,這也是的,我們為什麼要為外國貨賣廣告,
現今國產手機無論在性能與性價比都比得上外國貨,而高階產品已超越了外國手機性能,身為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外國貨,為什麼不支持被打壓的中國產品,讓中國產品可以自力更新,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