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之有理 --- 這是一場訊息戰 [ 屈穎妍 ]
文匯網專欄 2021年5月9日
看電視新聞、報章及網上都這樣報道:「又有市民接種復必泰疫苗後死亡,全港累計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增至31宗……」
「又有」、「累計」,這些字已經斷定,那31個死亡病例是死於打針。
其實,如果改寫一下,變成:「又有市民吃飯七日後死亡」,都說得通,然後大家就去研究那米還該不該吃?那電飯煲還能不能用?
同樣是一條命,以色列人卻是這樣演繹……
今年二月,以色列一名32歲的四孩之母感染新冠肺炎過世,耶路撒冷的猶太教堂外都貼着這樣的海報,大大隻字寫着名字:「Osnat Ben Sheetrit」,然後配上這句話:「For the ascension of her soul, get vaccinated.」(讓她的靈魂升天,請接種疫苗)。
與丈夫一起經營髮型屋的Osnat,育有四名幼兒,去年又再懷孕,第五個孩子預計四月就出生了。
就在二月,以色列耶路撒冷哈達薩大學發表最新研究,證實孕婦若接種新冠疫苗,抗體會傳予肚內嬰兒,對母嬰都有好處,故建議孕婦也去接種。
當時懷孕已七個半月的Osnat,對打不打針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她丈夫終於說服妻子,並為她預約打針。
就在預約日前,Osnat不幸染上新冠肺炎,病情迅速惡化,多個器官衰竭。醫院立即為她剖腹生產,但嬰兒取出幾小時後宣告死亡,母親Osnat沒多久亦去世。
謠言隨即四散:孕婦注射新冠疫苗後與嬰兒雙雙離世。流言甚囂塵上,Osnat的丈夫決定接受主流媒體訪問,公開直言:「Osnat從未接受疫苗注射,如果她打了針,她和孩子應該仍然在世,不會丟了生命。」
Osnat的個案撼動了整個以色列,本來好多仍對疫苗採取觀望態度的市民,都改變想法,紛紛趕去打針。
Osnat家族有個親戚本來是反疫苗主義者,一直在網上開設專頁抨擊疫苗,但在Osnat死後,他立即把網上專頁關閉,而以色列醫療保健部門的孕婦疫苗接種亦比之前增加了60%。沒了兩條人命,卻說服了整個社會。
今天,以色列是全世界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但他們一樣有愚民,一樣有畏懼者,一樣有死硬派,問題在於,作為管治者,如何打好這場訊息戰。
推行疫苗接種計劃初期,以色列有網上傳言:打疫苗會長尾巴、打了疫苗會不育,有極端東正教徒族群甚至認為注射疫苗藏着陰謀。
一切,就在Osnat死亡事件發生後扭轉過來。Osnat之死,猶如警世諍言,Osnat丈夫說:「如果你仍思前想後,看看我家這四個沒了媽媽的孩子,你應該不用多想,疫苗就是答案(The vaccine is the answer)。」
結果,以色列930萬人口中,已超過一半打了兩針,成為全球疫苗接種冠軍國。
所以,推動市民打疫苗先要打的仗,不是防疫戰,而是訊息戰,香港的疫苗接種率至今才一成多一點,就是因為天天有太多「因打疫苗死亡」、「打疫苗後不適」的訊息。如果,新聞焦點是在「因沒打疫苗死亡或重症」的個案上,像Osnat的悲劇,一個已經夠說服力了。
(來源:大公報)
責任編輯: 梁存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有市民接種復必泰疫苗後死亡,全港累計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增至31宗…」,
新聞媒體這樣的報導絕對是不負責任,且欠缺專業道德,在還未有醫學及法律上界定證據之前,就認定死者是 " 接種復必泰疫苗後死亡 " , 傳媒變身成為死因裁判官,
這樣的報導可以過的了總編輯的一關,這位總編輯如果不是濫竽充數,就是有意為之特意 " 放水 " ,
連 " 懷疑 " 是接種疫苗後死亡這等卸責字眼乜免了,令市民先入為主的感覺是注射了疫苗出事 ( 可能這正是某些傳媒所期望的 ),
而另一邊廂,由教協發出的新聞稿指 " 近兩成會員準備離開教育界 " , 以教協9萬多會員而言,兩成多是有近兩萬教師會離開教育界,這可不是少數目,會影響到特區的教育工作,
再看看訊息來源,是教協做網上問卷調查,有1178人回應 ( 佔教協94084會員的1.25% ) ,但教協憑此指有 " 近兩成會員準備離開教育界 " ,
就算1178名回應者中,有兩成準備離開教育界算,都衹是230人,原來230人回應準備離開教育界,教協就可撒豆成兵,出新聞稿指有萬八名,近兩成教協會員準備離開教育界,愚弄市民,
就以上兩則的 " 訊息 " , 大家都可以看到這等訊息 "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 都是把重要的關鍵部份隱藏,代之以意圖引導市民的不實部份以愚弄市民,
亦難怪傳媒的公信力江河日下,就算專業團體組織亦好不了多少,一些打著XXX 協會XXX 公會牌頭的所謂專業團體組織,回歸以來似乎與專業範疇越走越遠,變成貨真價實,掛羊頭賣狗肉的 " 政治專業 "團體組織,持續發放一些歪曲事實的評論甚至是虛假不實的訊息。
後記 :
特區政府面對的是一場沒有硝煙的訊息戰爭,可惜林鄭政府還是掉以輕心,在港獨黑暴之亂中還汲取不到教訓,
太子站打死人的謠言擾攘社會一年有多,大大小小,在太子站外的非法集結虛耗了多少警力?林鄭政府還沒有醒覺到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去打這場仗,
在核酸檢測及疫苗注射推廣範疇每每遭受虛假訊息的抹黑誤導市民,令抗疫效果不符理想,這是政府不重視訊息戰的後果,
而在這場戰爭中表現最好的還是警務處,早已從港台手中取回對外窗口,設立專責部門自行製作及發放有關警方的訊息,
對那些不實甚至是虛假訊息,更第一時間作出應對措施,向市民闢謠,如涉及觸犯法例法規的就交由刑事偵緝部門跟進處理,比政府的對外窗口更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