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KyOzel  

/tmp/phpRXi4JS  

特務的名片 [ 屈穎妍 ]
hkgpao 專欄 2021年10月3日


朋友飯敘閒聊,說起名片,有人問:「大家可有收過特務的名片?」


「特務怎會派名片?」


「就算派,都可能是假的。」


「……」


「我收過,大剌剌寫着:中央情報局,CIA。」


七嘴八舌的討論立即停下來,這位朋友,頓成焦點。


那是回歸十多年後,一次美國領事館的聚餐。朋友是紀律部隊訓練學院校長,退休前常獲邀到美領館作客。


他說,那次如常赴會,坐在他身旁的老外主動遞上名片,一看:CIA,美國中央情報局。朋友心想:這班特務還真公開的。


飯局參與者除了美領館人員、中央情報局情報員、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等,有個人物,好格格不入,卻又次次出現,就是人稱香江第一才子的陶傑。他坐在一旁,不發一言,非官非民,在這個特務聚會中是何角色,大家各行判斷。


名片故事還有後續,朋友沒多久收到這個CIA來電,提出兩個人名,說美國政府打算邀請這兩位紀律部隊同事到美國中情局受訓三星期。


朋友不明所以,問那CIA:為什麼選這兩人?你們的名單何來?派遣誰去受訓,應該是我們給你擬定名單,怎麼是你向我要人呢?
對方說,因為他們知道,這兩位將是你們部門的未來領導人。


朋友驚訝,CIA果真厲害。已經回歸十多年,他們仍膽敢高調染指香港官員的升遷及培訓,而大家竟沒半點戒心。於是,朋友寫下行政命令,自那年起,他們學院不准再派員到美國中情局受訓。


許多事,現在回首,才覺恍然大悟。小小一個香港,美領館竟有逾千員工,是美國駐亞洲各地領事館中人數最多的一間。辦簽證需要這麼多人嗎?處理經貿事務需要這麼多人嗎?這千多人,到底有多少是情報員?或者說白一點,是特務。


去年7月,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版微博發起網路民調,討論如果中方採取與美國同等反制措施,哪一個美國領事館將可能被關閉?結果,在一萬多名參與投票的網友中,竟有將近8000人認為,美國駐港領事館應該關閉。


中國國防大學前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曾表示,美國一個駐香港領事館就有一千人,這一千人是幹什麼的?他們就是打政治仗。
對,這場政治仗,我們一直沒為意,結果輸得一敗塗地。是時候,醒醒了。


原載:大公報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21/1002/638761.html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62219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傑企硬唔認去過CIA飯局 
串屈穎妍「製作fake news」
hkgpao 時事欄 2021年10月4日時事


黃色文人陶傑早前話放假去英國,近日又好得閒,發文向專欄作家屈穎妍還擊,事緣係早前屈穎妍在報章以《特務的名片》為題撰文,引述一名「紀律部隊訓練學院校長」稱,在回歸十多年後的一次美領館聚餐上,一名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主動遞上名片,又稱「香江第一才子」陶傑、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等也有出席飯局,更反問:「(陶傑)在這個特務聚會中是何角色,大家各行判斷。」


陶傑之後當然死口唔認啦!寫篇文否認去過CIA飯局,仲串屈穎妍「製作Fake News」,「這位在愛國圈子內已晉升為『屈神氏品牌』級數的才女,為何戒唔甩一舖癮,再次創作Fake News而自行『開心日報』,則不如聽從她的呼籲:大家來自行判斷?」


但陶傑過去不斷在媒體唱衰抹黑中港,早被恥笑為才子中的騙子。事實係點,就信不信由你了。


原圖:陶傑Facebook,點新聞視頻截圖
https://www.facebook.com/272574169481780/photos/pb.100050425992425.-2207520000../2204020039670507/?type=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i5okAxzWu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穎妍談特務之餘,筆觸掃及陶傑,引起了陶傑隔洋 " 回應 " 的羅生門事件,


究竟陶傑是否有參加飯局,衹有曾出席的人士才知,但如屈穎妍所言,出席的除了美方人士外,都是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還有次次必到的陶傑等等,


如以現今政治形勢而言,相信除了屈穎妍自爆外,當不會有局中人願承認曾出席飯局,更遑論是為屈女士佐證,指陶傑確有參與這等敏感飯局,衹有各說各話,看你相信誰了,


其實陶傑事件衹是伴碟小菜,重點是美方情資人員在香港回歸後,竟公然滲透招攪特區公務人員,這才是問題所在,著實令人震驚,


香港回歸後雖然撤銷了政治部,但仍有保安部門負責內部安保,美領事館這等飯局,雖然可視為與特區官員及政壇人物的 " 正常 " 交流活動 ( 公民黨大老梁家傑是這樣說的 ) ,


但及後美方人員致電高官的一幕,卻相當具震撼性,如此直接,如此明目張膽 ( 屈穎妍沒有說這位高官曾否向有關部門匯報 ) ,


但想深一層,如幕後沒有特區 " 有影響力 " 人士.........的話,美方又何能如此明目張膽在特區公然招攬 " 人才 " , 著實令人不寒而慄,究竟特區管治團隊當中,至今還有多少這等潛伏的雙面人呢,


但經歷過港獨黑暴之亂與疫情肆虐,部份特區官員應對表現之差,著實令人疑惑,究竟是在抽政府後腿還是在hea 做實難以判斷,但去到阿爺出手幫拖,可見問題之嚴重性,相信市民已心中有數。


後記 :


至於陶傑的背後是否有令人關注之處,難以證實,但他突然離港就令人疑惑,剛好與內地瘋傳某藝人突然隱匿事件一樣令人難以置信,


但就如特區保安局長所言,平生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也不驚,自己做過什麼事自己最清楚,那些突然解散停止運作的組織團體,每有頭目突然離港,似為逃避法律制裁,往往在外地解釋,指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所以離港,


其實他們幹過些什麼自己心中有數,亦騙不了人,一旦著草,說什麼也解釋不了,如認為自己清白,為何不留港坦然面對司法審訊,還自己一個清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