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筆者日前曾撰文評論港台電視 " 頭條新聞 " 獨佔港台甚多資源, 所配人手足可製作兩小時的大型綜藝節目, 而不是現時的23分鐘絕大部份是廠景的所謂 " 個人意見節目 ",

撰文貼出後, 有網友提供周融在頭條日報專欄發表的一篇題為 " 港台陳敏娟未能坐正 是什麼原因?  關頤和園及北洋艦隊乜事? " 的博客文章, 對港台電視部製作的某些節目可以佔用港台甚多資源的原因,  作出剖析, 由此更引出港台高層署任多時未能坐正的原因, 甚具可讀性, 特轉載於此與網友分享,

誠然, 如果如周融所指, 港台電視資源分配嚴重失衡, 有節目人手 " 爆棚 ", 有節目卻人手短缺, 這是否涉及運用資源不當, 以及有浪費公帑之嫌? 審計處又是否應審計一下 港台電視資源分配的情況,

 

畢竟港台是由公帑支持運作, 市民應有知情權了解港台資源的運用是否恰當, 其中又是否涉及有港台高層 " 明益 " 自己友 ", 導致有人" 嘆 " 到死, 有人" 做 " 到死,  如果節目多配的資源是屬外判工序, 則更應交由廉署調查, 是否涉及利益輸送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港台01  

港台陳敏娟未能坐正 是什麼原因?  關頤和園及北洋艦隊乜事?  [ 周融 ]
hkgpao  2016年07月26日
http://hkgpao.com/2016/07/%e6%b8%af%e5%8f%b0%e9%99%b3%e6%95%8f%e5%a8%9f%e6%9c%aa%e8%83%bd%e5%9d%90%e6%ad%a3-%e6%98%af%e4%bb%80%e9%ba%bc%e5%8e%9f%e5%9b%a0%ef%bc%9f%e9%97%9c%e5%9c%93%e6%98%8e%e5%9c%92%e5%92%8c%e5%8c%97%e6%b4%8b/

我認識陳敏娟不深,在港台做主持人十一年,和她只是點頭之交,最多也只是早上在canteen大班人坐在一起早餐而已。不知道的不評,她的工作能力如何我不淸楚,所以不講了。

陳的「Synergy問題」

這次陳未能「坐正」成為電視部助理處長,官方解釋是與 synergy 一字有關,大抵是指執行上未能實質令部門融合吧。

作為服務港台十一年的最受歡迎主持人之一,我和港台工會人士丶曾志豪丶一些前港台前線員工及其他批評梁家榮不讓陳敏娟坐正的人,看法有點不同。

我認為,從管理整個香港或政府部門,甚至簡單如管理港台,在稍有些管理經驗的人眼中看來,synergy 這說法非常清楚簡單。

至於工會丶曾志豪及一眾人士說陳的「死因」是未能融合電台及電視部,這有沒有道理?究竟是他們故意混淆視聽,還是盲目至此?看完自己判斷吧。

內部資源分配不合理?

陳敏娟是港台電視部助理處長,即是電視台台長。電台部的助理處長是陳耀華,即是電台台長。二人分管不同部門,唯一有權有力可融合兩個部門的只得一人,廣播處長梁家榮是也。

假如港台電台及電視部協調或融合不來,那是港台第一把交椅梁家榮的責任,而非各管一部的陳敏娟或陳耀華。畢竟一個部門怎能自把自為,喜歡就「食」了另一部門?這個道理政府及港台員工及工會中人,包括曾志豪及頻頻出聲的前港台人怎可能不知?是蠢笨至此,或者是明知而不講實話,來欺騙觀眾?自己猜測好了。

陳敏娟是電視部主管,更是港台電視台台長,主管了所有電視部人事資源,責無旁貸。港台電視部暗分為二:一是一向獨大的舊製作部,一向獨佔了約四億元經費,只在「他他條」地製作十數個在無線電視等政府時間內播放的節目;二是最近接收了亞視的免費港台31及32頻道。

那麼多錢做那麼少節目

今年政府批了五億二千多萬元給港台電視部。假如舊製作部還是霸佔了五份四,31 及32 台天天要廣播的有多少經費?

一個是供應人家電視台的若干二打六(以收視率計,絕非貶詞)節目,另一個是打正香港電台旗號,代替了亞視的自家電視頻道,在政府及在市民角度,哪個更重要?

港台從不肯和公眾及立法會分享電視部的資源分配,因為一旦公開,大家清楚了資源浪費之大,原來納稅人是花那麼多錢養那麼多人做那麼少的節目及工作,港台可休矣。

有了自己頻道,是否可以重新調配資源,把盲花的錢慳回來,做些新及好的節目,放在自己頻道,正常嗎?

收視率還不如亞視末期

港台31 及32台的收視率如何?有人說比亞視最後期還差得多。那港台電視台一年五億二千多萬做什麼的?

港台內是否有人啞巴食黃蓮?因為五億多元中,先分配了給舊製作部的是踫不得的。一家人中有人餐餐食鮑魚,卻要其他人去深水埗找明哥拿飯吃,你說這個家有前途嗎?

港台內的情況和清末有些相似。經費是定額,有人要修建頤和園,把大部分的錢呑了,那北洋艦隊有炮(頻道)沒炮彈(節目)又有何出奇?

陳不肯還是不敢改革?

Synergy是協作,陳敏娟的問題究竟是不能丶不願或不敢去碰頤和園派,把資源拿回來,協調分配給北洋艦隊?

政府肯定是這樣要求,相信梁家榮也是這樣說,這應是港台電視的最大任務,陳敏娟做不來,或不肯做,反正是失敗,又怎可能升正呢?

誰是港台的慈禧太后?

清末的問題,大家知道罪魁禍首是慈禧太后及一眾貪官們。至於港台的頤和園及北洋艦隊情況,誰是真慈禧呢?

做電視台台長的公務員可否鼓起勇氣,改革電視部?當然可以,但願不願意才是真正問題。慈禧是誰?當然是在幕後支配一切的那些人了!那是港台工會?還是在背後控制工會的人?層次太高,不猜了。

陳敏娟可不可以坐正?當然可以,只要她去做一個公務員助理處長應做的工作!至於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出來為她打抱不平?工會出頭,大家應該明白!李蓮英有事,誰出聲呢?至於曾志豪及前港台電視部等人呢?哦,他們究竟是哪派呢?看看做的是哪些港台節目就知道是利益派(頤和園)或死捱派(北洋艦隊)了?明白未?

當然港台不會承認電視部有慈禧、頤和園和北洋艦隊吧!不過,歡迎港台回應,最好有陳敏娟和梁家榮。也希望下一屆立法會議員跟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製作半小時節目 - TVB用10人BBC用22人   [ 宣郅仁 ]
港台要43至52人 只因香港納稅人錢多?
hkgpao  2016年9月25日
http://hkgpao.com/2016/09/%e8%a3%bd%e4%bd%9c%e5%8d%8a%e5%b0%8f%e6%99%82%e7%af%80%e7%9b%ae%e2%94%80%e2%94%80tvb%e7%94%a810%e4%ba%babbc%e7%94%a822%e4%ba%ba-%e6%b8%af%e5%8f%b0%e8%a6%8143%e8%87%b352%e4%ba%ba-%e5%8f%aa%e5%9b%a0/

老宣話晒都是半個傳媒人,最近同幾個港台中人茶聚,個個都話做到死死下,老宣問:「真耶!」肥強話,班高層只是出把口,啲細嘅重唔做到嘔?

兼職的黑腳插口話係電視部做仲死,因為得閒嘅全部係高層,所以做嘢好官僚,啲細嘅咪做到死曪。最慘仲係做兼職果班,好似剪片嘅明明剪好哂,但上頭位位都要話事,由中到高層每一個人睇完都要改一下,咁先叫有做到嘢喎。

高層太得閒 中層洗腳唔抹腳

結果招呼一個上層最少搞多兩三個鐘。無他嘅,因為太多得閒老細級。兼職的因以日薪計鐘,導演、監製話之你,超時港台畀錢。其實工作時間長同改片冇問題,不過每次只是改一兩個畫面或者少半段音樂,改來又改番去,最後只是改少少,為改而改簡直悶死你,坐到腰骨痛,不過為兩餐唯有死忍。

花酒明就話,我哋都要等老細話OK,先至出得街,有乜辦法啫!

大哥雄不忿咁話,港台做一個節目其實都要用成村人。

我問有冇咁誇張?雄哥叫老宣自己睇下。

港台平均每人負責4分鐘工作

老宣不信,馬上用隨身的平板手機上網,搵到今年7月16日發佈的《頭條新聞》,呢個節目咁屎我冇心機睇,只是去片尾睇下。嘩!發現一個只是得幾個廠景,老、中、青3位主持,加埋一些視訊效果的節目,竟然工作人員出credit都43人。

再睇番上幾集更加要52人。做一個咁嘅節目都要超大製作?兩集比較,減了一些後期工作人員,好似廠景攝影同燈光等等。但一個23分鐘3個主持嘅節目,竟然要5個編導、1個導播、另外1個監製共10人。如果拆開嚟講,23分鐘節目,5個編導,1個導播,平均即係每人負責4分鐘工作。一個星期出4分鐘貨仔,你話辛苦唔辛苦死港台啲公務員呢?

港台係咁啫,比對其他唔係用納稅人血汗錢嘅電視台又如何?

無綫電視今年8月26日發佈的《星期五檔案》,同樣是半小時節目,一共是得10個人做。記者、編輯是同一人,監製做埋旁述,剪接1人。港台用多四倍人,仲喺節目中採用了不少其他電視台的新聞片。

港台公務員必屬完美型人格

大家又八下英國BBC如何。他們拍一個資訊節目,好似最近的《Britain And Europe For Richer Or Poorer》仲係1小時節目,人手用22人。即使出差去到北韓拍的1小時節目,連當地工作人員都是14人。港台只是做一個低俗的罵罵政府節目,竟然要用多幾倍人手?

有人話心理學上將人的性格分為四種:活潑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咁港台班公務員一定是完美型!公營電視台用政府錢同私營的真是有天壤之別,連BBC都要甘拜下風。

內地上世紀有句口號「人多好辦事」,今天竟然由香港電台電視部接了棒……你話我哋納稅人的錢花得冤唔冤枉?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