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sYrXms 

/tmp/php6NQYY9  

連續有官員染疫 八月至少八官感染
明報即時新聞 2022年8月26日


副政務司長卓永興今早(26日)新冠病毒快測呈陽性,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丘應樺亦初步確診新冠病毒,兩人正按指引隔離。根據政府新聞公報資料,自8月以來,至少已有8名官員染疫。


過去一周,警務處長蕭澤頤及入境處長區嘉宏先後新冠病毒快測呈陽性,廉政專員胡英明則於本月21日確診新冠病毒。


另外,消防處長楊恩健、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政府物流服務署長陳嘉信於本月初接連染疫,其中楊恩健於8月4日確診新冠病毒,其他三人皆是快測陽性。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亦於月初染疫。


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表示,關注有高級官員染疫情况,認為與社區感染個案增加有關,已建議政總上班人士每周接受兩次核酸測試。保安局長鄧炳強就指,任何官員都必須遵守防疫規例,若有需要,會根據衛生署及法例作調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mp/phpln6Zx2  

 

第5波疫情來得很奇怪,數月來不斷有政府高官染疫,又或是高官的助理,秘書甚或司機染疫,照理這類人士應當十分謹慎,嚴格遵守防疫措施,可卻不斷有人確診,令人擔心,


除政府官員確診群組外,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群組是學生,多月來亦不斷有學生確診,照理學生在社區活動路線多是住家與學校點對點活動,感染病毒機會應不大,但這群組卻不斷有學生染疫,


而另一受關注的群組是老人和小孩,數月來老人院舍汲取了前此爆疫的教訓,政府已收緊了院舍的防疫抗疫,以及探視的指引,但近仍然有不少院舍老人失救,


而小孩方面,政府已開放了幼兒接種疫苗的年齡下限,近月卻有不少未注射疫苗或衹注射了1針的幼兒病危入院失救,這等小童照理未到入學年齡,亦衹是來往幼兒院與家中,而仍然會感染,又是令人疑惑,政府近期推動幼兒注射疫苗又是否遲了點呢?其實家長是否亦應負上部份責任呢?


綜觀第5波疫情近日有反彈趨勢,似乎每近大節假日前都會有此現象,反而大節假日後的確診數目,卻未必如預期般大肆上升,又是令人奇怪,


究竟以上的幾個群組,有什麼交集的地方,在追縱感染源頭方面是否應把層面擴大一些,看看有否其他因素會令致疫情如此反覆。


政府在安心出行下了不少功夫,又推出疫苗通行證紅黄碼制度,可卻不敢觸碰實名制這範疇,令防疫抗疫措施事倍功半,自綁手脚,


大疫當前,政府斷不能把個人權利個人私隱凌駕於公眾權利與公眾生命健康之上,更何況安心出行衹有機主手機資料,機主如屬緊密接觸者等高風險人士,就算收到安心出行警報,如不主動報備,有關方面亦無法追縱,

 

其實手機號碼實名制經已開始遂步實施,來年2月則擴展至所有手機號碼,已賦予有關方面追查機主身份機制,安心出行的實名制衹是遲早的事,政府又何必畏首畏尾呢,


至於紅黄碼制度衹限於入境旅客又是令人質疑,根據近數月確診數字,特區內部確診數字遠高於入境旅客,更何況入境旅客按規定要注射了疫苗才獲准入境並接受強檢,政府已掌握了這類人士的個人資料,方便追查下落,


反而本地居民如從未注射疫苗,甚或已染疫的 ( 快測包實在太方便了 ) ,仍有在社區遊遍港九新界的個案 ( 已有這等人士被查出並起訴,真不知這等樣人居心何在? ),

 

這等樣人衹要不進入指定處所,則毋須出示疫苗通行證,政府相關部門根本無法追縱並強制入院隔離治療,無疑是社區的定時炸彈。


說到這裡又說說題外話,前此特區疫情嚴峻之時,內地醫護人員馳援特區,並帶來中西醫結合方式治療新冠病患者,期間療效顯著,似乎未聞有病患者離世,唯自疫情受控,以及內地援港設施陸續落成,內地醫護功成身退後,卻陸續有新冠患者失救死亡,

 

相關部門是否仍然輕視中醫藥對新冠患者的療效,政府是否應檢視一下在新冠患者的治療過程,是否中西醫結合療法,著實比現時絕大部份新冠患者,都衹是採用西醫療法效果較好並加以推廣,

 

而近數月社區又發現眾多煙民起革命,公然在街上拉低口罩煲煙,更旁若無人招搖過市,卻未見有關方面取締,在現時疫情嚴峻情況下,控煙辦根本無能力有足夠人手去取締,政府應多加宣傳勸喻,如不見效便應嚴加取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