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港台09  

港台60億新大樓隨時難產
香港東方日報  2013年12月20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1219/00176_020.html

【本報訊】香港電台將軍澳新大樓造價,由最初估計約十五億元,暴升三倍至最新公布的逾六十億元,引起社會嘩然。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昨日討論新大樓撥款時,有多達二十名議員表達不滿,圍轟港台「洗腳唔抹腳」,質疑新大樓是「是鍍金還是鑲銀?」一度要求政府撤回撥款申請,最後決定於下月加會繼續審議,並要求當局補交文件,詳細解釋造價急升的原因。有議員估計,如港台拒絕縮減新大樓工程規模及造價,撥款極可能不獲通過。

造價比其他電視台貴25倍

工務小組共有三十名委員,昨日討論港台新大樓撥款時,有多達廿名委員要求發言,不論建制派或泛民主派,都齊聲質疑六十億元造價是否過高。蔣麗芸指同樣面積的香港最高級檔次辦公大樓,只需十六億至廿一億元,「點都無可能去到六十億元」。

陳恒鑌指出,無綫、亞視及港視大樓的每平分米造價,分別只需二萬、一萬二千及二萬一千元,唯獨港台需要廿九萬六千元,足足是其他電視台的十四至廿五倍,質疑新大樓「是鍍金還是鑲銀?」廣播處處長鄧忍光辯稱,以現時價格計算,興建無綫電視城也要四十五億元,陳恒鑌隨即反駁:「無綫做好多節目,港台係咪做到咁?」

促補交文件 下月續審議

新大樓造價急升,原因之一是港台要求各項廣播技術及設備均為最新最先進,譚耀宗質疑「先進」是否等同「豪華」:「勞斯萊斯百幾萬係一架車,十幾萬亦係一架車」,擔心港台認為「反正一筆過撥款,不如豪啲、整得正啲?」鄧忍光強調,六十億撥款之中只有七億六千萬元用於購買器材,當中六成更是用於更新現有「可用史前來形容」的舊器材。他又指新大樓五年後才落成,相關「先進」器材屆時只屬普通水平,不存在「勞斯萊斯」之說。

不過,多名委員仍然不滿其解釋,陳婉嫻質疑港台用六十億元「是否要興建反恐設備?」石禮謙更建議港台改為使用現有的舊政府大樓,或購入舊工廠大廈改裝,以減少打樁費用。梁家傑促請港台「應使則使,而非洗腳唔抹腳」,勿因少做建築工程就「打大個價」,以減低將來超支的風險。

期間石禮謙建議政府收回新大樓撥款文件,以免阻礙中環灣仔繞道等其他工程撥款,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何淑兒指,新大樓合約模式是「設計及建造」,標書期至明年三月,若未能及時通過撥款,便要從頭再來過。經過約兩小時「公審」,委員仍未問完所有問題,決定下月加會繼續審議,並要求當局補交文件,可能令撥款無法如期於下月十日,提交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正式表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白象工程「實用率」僅33%
香港東方日報  2013年12月20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1219/00176_021.html

【本報訊】港台新大樓造價高昂,除了因為港台要求各項設施均最新最先進,另一原因是大樓的「實用率」偏低,真正用於提供廣播服務及辦公的淨作業樓面面積,僅佔建築樓面面積約三成三,許多地方用了來做貨倉儲存舊影帶、設置數據中心,以及提供獨立的供電、消防及資訊系統等。議員直指港台新大樓「華而不實」,是「大白象工程」。

陳鑑林昨於工務小組指出,港台新大樓建築樓面面積約八萬四千平方米,淨作業樓面面積卻只有二萬七千平方米,「實用率」僅三成三,設計上浪費了不少地方,「做大做靚、華而不實,大白象工程、大花筒開支」。

馬逢國質疑新大樓的媒體資產管理空間是現有的五倍,質疑港台現已數碼化,應可大幅壓縮儲存空間,「一部智能手機已可放數十部、上百部電影」。副廣播處長戴健文解釋,港台仍要空間儲存過往的節目影帶,作為「集體回憶」。鍾樹根建議將《獅子山下》等有價值的節目影帶,轉交予香港電影資料館儲存,相信會「(收藏)做得好過你」。

設施打孖上 「莫名其妙」

代表資訊科技界的莫乃光指出,將軍澳已有不少私人公司設立的數據中心,港台可選擇租用,毋須花錢花地方自設。同樣有資訊科技背景的鍾樹根亦說,租用外間數據庫收費便宜,「識少少IT都覺唔妥」。戴健文表示,港台節目資料庫仍有不少檔案,因版權關係須放在港台範圍,故需要大量伺服器。

港台要求將電台及電視部的設施完全分開,以確保兩者能獨立無間斷運作,令新大樓內的供電、消防及資訊傳送系統全部要「打孖上」。葉國謙直斥有關要求「莫名其妙」,鍾樹根更揶揄指,若要防範災難,應將大樓分別設於香港及九龍新界,其中一方停電時另一方也可運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電台將軍澳新大樓造價由最初估計約十五億元, 暴升三倍至最新公布的逾六十億元, 引起社會嘩然是必然的事, 有議員質疑, 同樣面積的香港最高級檔次辦公大樓, 只需十六億至廿一億元, 無綫、亞視及港視大樓的每平方米造價分別是二萬、一萬二千及二萬一千元,唯獨港台卻需要廿九萬六千元, 足足是其他電視台的十四至廿五倍,就算以以現時價格計算, 興建無綫電視城也衹要四十五億元, 根據以上數據, 香港電台將軍澳新大樓的造價引起議員及社會關注不無道理,

雖然, 香港電台將軍澳新大樓是屬於傳播專業要求而設計建造, 但為何造價成本要比同是傳播專業的無綫, 亞視及港視高出這麼多? 況且電子傳媒的專業要求設計, 電視範疇衹集中於錄影廠及控制室, 電台範疇衹集中於錄音室, 其餘的都是寫字樓或儲存倉庫及其他設施規格,

如果以所透露出的訊息來看,  港台新大樓建築樓面面積約八萬四千平方米, 淨作業樓面面積卻只有二萬七千平方米, 佔總樓面面積三成三, 其餘六成多的地方用作貨倉儲存舊影帶、設置數據中心,以及提供獨立的供電、消防及資訊系統等,

香港電台將軍澳新大樓用作貨倉儲存舊影帶、設置數據中心, 對建築設計的基本要求原則上不高, 最主要的是防火及溫度濕度控制, 其餘的都是儲存設備, 但政府在這方面並沒有交代儲存設備的設計及規格,

如果單是儲存舊檔案, 舊唱片, 舊錄音帶, 錄影帶, 甚至舊影片菲林, 恆溫恆濕的要求已是足夠, 需投入的資源不多, 港台現時亦是這樣儲存的, 但是如果將儲存舊檔案, 舊唱片, 舊錄音帶, 錄影帶, 甚至舊影片菲林的倉庫全自動化, 做到如機場貨運站般, 完全不經人手的電腦化結合機械人操作的自動存儲及搜索系統, 那就就價值不菲了,  未知這是否港台所指的 " 最新科技 " 呢?

而興建錄影廠, 錄音室及控制室設施, 香港電台製作器材的需求以及預計自行製作節目的規模, 時數, 怎樣也追不上無線, 不明何以新大樓整體造價竟高出無線電視城 25%, 興建無綫電視城也衹要四十五億元, 香港電台將軍澳新大樓要逾六十億元, 這衹是初步的估價, 將來不排除還有追加的項目, 難怪社會嘩然, 政府是否有需要公佈更多有關建築費用及港台設施更多的細節, 這六十億元, 究竟是怎樣花的, 以釋議員及公眾的疑慮呢,

前此民航處新大樓爆出超出正常要求, 過份豪華的醜聞, 議員及公眾的目光正釘著政府機構新大樓的設計及設備是否超標, 慷納稅人之慨, 這次香港電台將軍澳新大樓申請撥款, 正正就撞在鎗口上, 那能不 " 撞板 ", 就算與香港電台關係密切, 屬 " 自己友 " 的泛民黨團議員在眾目睽睽之下, 也找不出任何理由加以援手, 不趁機 " 抽水 " 已是仁至義盡的了, " 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 今次在港台撥款事件上緘默不言的泛民黨團議員, 才是港台的 " 真朋友 ", 未知日後港台是否會 " 投桃報李 ", 作出回報呢? 這事鄧忍光這總編輯可管不著, 是下面節目製作人員的編輯自主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提供 : 無線電視城建造及設施相關資料(擇錄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BB%E8%A6%96%E5%BB%A3%E6%92%AD%E5%9F%8E

無線電視城落成於2002年, 總建築面積逾11萬平方米, 有6幢製作及行政大樓, 其中約有16億港元用於建造新大樓, 6億元用於數碼設備, 無線電視城共設有10個綜藝錄影廠, 5個劇集錄影廠, 7個新聞錄影廠, 以及面積約12,500平方米的外景拍攝場地組成, 整個項目總投資約22億港元,

2007年再額外投資4億港元升級廣播城的錄影設施, 現時已有9間高清電視錄影廠, 並建立了一個以伺服器為基礎的非線性編輯網路, 以便高清節目的後期製作, 而廣播總控製室亦相應增加了高清的廣播設備, 而無線新聞大樓頂層設有衛星訊號接收中心, 有9組大型衛星天線, 接收各地的衛星頻段, 以供廣播總控制室和新聞部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