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台再生變 王維基死撐
香港東方日報 2014年1月7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107/00176_011.html
「電訊魔童」王維基欲以流動電視、「借殼翻生」再戰免費電視的計劃再生變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前日發出公告,指會就其子公司中國移動香港與王維基的交易啟動內部調查,消息令港視股價在昨日一度急跌,逼得王維基要「雙料發功」,首先急召開員工大會大派「定心丸」,堅稱交易已完成,聲言即使對方願意作出賠償,亦不能推翻交易。港視在收市後再宣布正式就政府的免費電視發牌決定提司法覆核,並搬出「貪曾」前特首曾蔭權爵士作擋箭牌,指其言論令他有合理期望港府會「三牌齊發」。學者指有關司法覆核或拖慢兩間新免費電視台的啟播時間,形同「玉石俱焚」,市民勢成最大輸家。
港視上月二十日突然宣布,已完成收購中國移動香港全資子公司及其流動電視服務,信心滿滿地宣稱今年七月一日可開台。但事情前日急轉直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發出公告,指針對其子公司與香港某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有關股權的交易,決定啟動內部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該交易是否符合國務院國資委的相關規定,以及該公司的內部管理制度等,令市場猜測有關交易會否被推翻,港視隨時被打回原形。
聞Plan C 王未正面回應
王維基昨日兩度高調出招救亡,先在昨午二時許急召開員工大會,向約二百名港視員工宣稱,是次調查屬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的內部程序,與港視無關,中移動至今亦未有與港視聯絡,堅稱有關交易已在上月二十日完成,並已取得該子公司的股票,叮囑員工不要放慢手腳,加緊速度完成手頭上的工作。
惟王維基的解釋未能令所有員工安心,有人質問如內地證實是次交易屬於違規,會否令交易告吹?王維基稱已諮詢過法律意見,認為根據香港法例,有關交易經已完成,即使對方願意賠款,亦不能推翻。另有員工再問王是否有Plan C或Plan D(後備計劃),王維基未正面回應,僅說「有都唔話畀你聽啦!」
港視在收市後於港交所發出公告,指已就政府新增免費電視牌照的決定正式申請司法覆核。
入稟指貪曾給合理期望
其入稟狀指稱,一二年二月,時任特首的曾蔭權在談及發牌問題時,宣稱若無特殊情況,政府會接受廣管局(後改稱通訊局)建議,令港視有合理期望,相信政府會接納建議發牌給港視。入稟狀又指,其中一名行會成員查史美倫是亞洲電視持份者查懋聲和查懋德的家人,有利益衝突之嫌,因此要求法院推翻行會決定。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昨回應指,目前有關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沒有更多訊息可以披露。而中國移動香港亦稱,母公司已在官方網站的新聞稿披露該項調查,該公司暫無更多資料發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則重申,當局會按既定程序處理有關司法覆核。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出,政府去年原則上批准兩間機構獲得免費電視牌照,但仍要經過一定程序才會正式發牌,有關司法覆核肯定會拖慢相關程序,可能押後兩間電視台的啟播時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港視市值一日蒸發1.1億
香港太陽報 2014年1月7日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40107/00407_032.html
【本報訊】受中移動母公司針對子公司出售業務交易作內部調查的消息影響,昨日香港電視網絡(港視)股價曾最多跌逾百分之八。有證券業人士認為,預期港視股價繼續偏軟,若收購交易最終被推翻,港視股價將面臨更大壓力。
港視股價昨早在開市後不久,即低見3.3元,跌幅達8.3%,其後股價略為回升,最後收市報3.46元,跌3.89%,市值蒸發1.1億元。
若被推翻 衝擊更大
雖然港視已發公告表明,預計有關調查不會構成交易上任何變動,但市場亦擔心中移動會否寧願作出巨額賠償而推翻交易。敦沛証券副總裁李偉傑稱,對於港視投資前景,投資者普遍觀望,短期或會先行沽貨離場,股價反覆偏軟在所難免。
李偉傑進一步指出,若交易最終被推翻,便明確反映內地有關方面,不希望給予港視在港生存的空間,肯定對股價造成更大衝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維基欲以流動電視借殼翻生突生變數, 中國移動香港與王維基的交易被母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質疑並作出內部調查, 令交易增添變數, 調查內容包括交易是否符合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規定, 以及該公司的內部管理制度等,
中移動屬國有企業, 其所擁有的資產轉移或出售, 如涉及金額龐大或屬於特定敏感資產, 就必須事先申請, 有非常嚴格的條例和規定, 包括需獲得國資委及發改委批准, 以確保國有資產不會出現流失情況。
這種情況並非罕見, 在其他國家或地區, 對一些敏感項目的轉移或出售, 都需經有關部門審批方能完成交易, 前此中國的企業收購美國資產, 亦多次被駁回, 未能完成交易,
中移動香港與王維基的這宗交易, 是否涉及金額龐大或屬於特定敏感資產, 要視乎國資委及發改委的看法, 但看中國移動香港母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對事件高調作出調查, 似乎形勢不大好, 如果國資委及發改委沒有介入,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是否會自找麻煩, 對交易作出調查成疑,
中移動香港與王維基的這宗交易, 事前是否有循既定程序知會母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 母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是否曾就有關交易諮詢國資委及發改委而獲得批准, 這是關鍵之處, 否則中移動香港與王維基的這宗交易, 便屬違規操作,
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的公告更指明會啟動內部調查, 令人懷疑是否會有中移動香港高層人士牽涉其中, 以違規操作手段促成交易, 其中是否涉及利益輸送, 如果查證屬實的話, 這宗交易便屬不合法交易, 很可能被撤銷, 這在澳門鄒文龍案已有先例,
至於交易是在香港進行, 有關方面是否能根據內地法律撤銷中移動香港與王維基的這宗交易, 牽涉複雜的法律問題, 但如果事件鬧上法庭, 肯定拖延日久, 王維基是否能順利於七月一日開台成疑,
而王維基去年在得悉政府拒絕發牌後, 向傳媒聲稱沒有B計劃, 令股價大幅調整, 但在去年12月卻宣佈已收購中移動香港的流動電視項目並完成交易, 令股價大幅上升, 數月間股價有如過山車, 但卻被傳媒揭發, 王維基與中移動香港就流動電視項目的收購, 已在去年8月展開, 就令人質疑王維基是否蓄意隱瞞可影響股價的重大消息, 涉嫌誤導投資者, 在港視股價大起大落的過程中是否有人藉此獲利, 證監是否應要 " 關注 " 一下呢?
王維基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對事件發出公告後, 隨即入稟法院, 就政府拒發免費電視牌照的決定申請司法覆核, 時間上的巧合令人懷疑是否藉此向特區政府施壓, 否則政府拒發免費電視牌照宣佈多月, 在今時今日才來司法覆核, 如果說這不是政治考量就令人難以置信,
王維基是否欲借司法覆核攪大事件, 就算取不回免費電視牌照, 也會給特區政府難看, 何況現時司法系統人員態度曖昧, 經原訟庭, 上訴庭定案的案件, 到了終審庭都可以被推翻, 王維基這場官司鹿死誰手是未知之數, 如果王維基糾纏下去的話, 肯定是 " 有排打 ", 又給王維基一個表演的舞台.
但由於港視前景未明朗, 王維基欲以流動電視借殼翻生是否能順利進行, 亦可能牽涉到法律程序, 經過半年來股價大上大落, 投資者應審慎評估形勢,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對事件調查未有結果前, 王維基與中移動香港的項目轉移有不明朗因素存在, 如果國資委及發改委介入的話, 項目轉移就可能告吹, 投資者應審慎入市,
但民主報今天卻對王維基的港視作出報導, 指 " 分析員預料股價難大跌 " 的報導, 令人疑惑, 前景如此不明朗的公司, 竟有證券業人士指 " 持有港視股票的投資者現階段未必需沽貨 ", " 相信有關交易不會拉倒 " , " 分析員與專家均認為有關交易已完成, 不會對港視股價構成災難性影響 ",
就算是行外人的筆者, 也對這等分析員與專家的 " 建議 " 質疑, 為什麼這麼有把握 " 相信有關交易不會拉倒 " ? 如果交易不會拉倒, 應該建議投資者趁低吸納, 而不是停留在 " 未必需沽貨 " 的觀望態度,
民主報為什麼逆市吹捧王維基的港視, 意圖托市, 肥佬黎與王維基究竟有什麼關係, 在媒體上作出這等誤導投資人士的報導, 分析員與專家並非法律界人士, 憑什麼 " 相信 " 有關交易不會拉倒 , 但影響港視股價關鍵之處就是交易是否會拉倒, 這等所謂分析員與專家憑自己的 " 相信, " 建議 " 投資者現階段未必需沽貨 ", 這不是 " 害人 " 嗎? 這究竟是什麼樣的 " 專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分析員預料股價難大跌
香港蘋果日報 2014年1月7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107/18582019
【本報訊】香港電視開台一波三折,中移動母公司突決定內部調查交易,港視股價昨受消息拖累,最多曾跌7.8%,收報3.46元,跌3.9%。不過,分析員與專家均認為有關交易已完成,不會對港視股價構成災難性影響。
國信證券電子通訊及消費行業高級分析師范陽指,子公司中移動香港做交易前,一定已作周全考慮,且從未見過推翻交易先例,故不會對港視造成災難。他補充,港視以劇集為主,沒既定政治立場,做法屬保險,唯一挑剔之處是主席王維基早前過份張揚去追求理想,讓外界憂慮其牽涉利益層面太深。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則稱,持有港視股票的投資者,現階段未必需沽貨。他相信有關交易不會拉倒,但直言該股投機味重,料將出現短線波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資委嚴管國企出售資產
香港東方日報 2014年1月7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107/00176_013.html
【本報訊】對於中移動通信集團將啟動內部程序,調查子公司中移動香港與香港電視網絡(港視)的交易,本報昨向國資委就交易是否符合有關方面的規定、又是否令交易有機會被取消一事進行查詢,但直至截稿前仍未見回覆。
確保不會出現流失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兼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指出,就國有資產轉移或出售,中央方面一向有非常嚴格的條例和要求,包括需獲得國資委及發改委批准等,以確保國有資產不會出現流失情況。
全國政協常委劉漢銓表示,國有企業進行資產買賣,並非事無大小都要先申請國資委批准,但若涉及金額大或者屬於特定敏感資產,就必須事先申請。
○八年頒布的《企業國有資產法》列明,重要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若進行合併、分拆、解散、申請破產等,均屬於需由內地政府批准的重大事項。
而轉讓部分國有資產致使國家對該企業不再擁有控股地位,亦需報請內地有關方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