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中國第一 美國第幾
香港明報 2015年4月28日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50428/00418_004.html
第一時間向尼泊爾發出慰問;
第一個將救援隊伍及物資送到災區;
第一個將所有國人撤出危險地帶。
創造這三個「第一」的是中國,而美國排第幾呢?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神秘之國尼泊爾遭到超強地震襲擊,死傷人數節節上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及外長王毅分別致電尼國領導層表達慰問。在物資援助上,中國也是衝在最前線,包括提供五百萬元人民幣現金援助(不計香港澳門各捐五十萬元及三十萬元),二千萬元人民幣的物資援助。中國應急醫療隊救出第一位被埋在廢墟中的尼國少年時,別國的救援隊尚在途中,甚至未出發。中國客機亦最早飛抵災區,成為第一個完成撤僑的國家。
在中國馳援尼國及撤僑的緊要關頭,美國在幹甚麼?震後,美國總統奧巴馬聽取地震簡報,但沒有第一時間致電慰問,僅打發白宮發言人致悼詞,因為奧巴馬急着參加白宮記者協會的晚宴。晚宴上,奧巴馬喜笑顏開,雄辯滔滔,風趣幽默,一會兒打趣參選下屆總統的老戰友希拉妮,一會兒調侃副總統拜登,一會兒自我解嘲。由於奧巴馬的賣力表演,整個晚會氣氛熱烈,喧聲笑語,高潮迭起。至於尼泊爾人的苦難,至於瓦礫下的掙扎,這關美國甚麼事呢?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中國對尼泊爾地震的快速反應,表現了大國風範,美國則顯得極其不負責任。奧巴馬曾聲稱美國永遠做第一,決不做老二,還說美國將領導世界一百年,如果美國領導不了,其他國家也不行。惟觀乎美國在今次尼泊爾地震後的表現,完全沒有世界領導者的角色,而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嘴臉。
本港泛民主派唯美國馬首是瞻,彷彿美國標準就是世界標準,假設有一天泛民政客遭災,看看洋主子會不會出手打救你們。
香桐仁 評論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尼泊爾發生地震後, 西藏亦受到波及, 但中國政府在面對西藏受災急待救援的情況下, 亦不忘對受災嚴重的鄰國伸出援手, 提供五百萬元人民幣現金援助, 二千萬元人民幣的物資援助, 第一時間派出救援隊伍趕赴尼泊爾災區, 爭取黃金72小時的關鍵時刻救援行動, 展現了大國的風範, 反觀美國, 衹捐出100萬元的援助, 這筆款項, 還不夠美軍在阿富汗一天的軍費, 可真小家的很,
不過這也難怪, 美國的 " 重返亞洲 "政策, 衹著眼於(對中國)有政治影響力的國家, 對於尼泊爾這等毫無政治影響力的國家, 當然不屑一顧, 那奧巴馬對尼泊爾地震的反應可想而知, 衹象徵式捐助100萬美元便了事, 這100萬美元對受地震重創的尼泊爾無異杯水車薪, 奧巴馬可真 " 捐 " 的出手,
尼泊爾的地震, 西藏亦受牽連受災, 過往內地發生重大災害, 香港的藝能界都不甘後人, 發起籌款賑災活動, 但這幾年卻聲沉影寂, 令人疑惑, 誠然內地近年傳出不少挪用捐款的醜聞, 但相對於大規模的救災工程而言, 這衹是極少數的個別例子, 被一些傳媒及組織團體無限放大炒作, 導致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是否藝人都對籌募捐款救助內地受災地區災民都持負面心態呢? 筆者認為不是, 但某些傳媒把政治帶進娛樂圈, 娛樂記者的 " 附帶任務 " 迫令藝人作政治表態選邊站, 近年屢有所聞, 亦令藝人產生戒心,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以免吃力不討好, 被扣帽子, 就連這等籌募賑災行動都免了,
筆者疑惑, 為什麼某些傳媒與組織團體要把矛頭指向藝人? 要他們作政治表態? 一個不好就引來一些激烈份子的圍攻, 這是否在製造白色恐怖? 如果以陰謀論, 藝人籌款賑災活動有凝聚民心的作用, 多年來藝人的籌款活動都獲得不少市民的支持, 把" 血濃於水 " , "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 的意識無形中灌輸進市民心中, 引起共鳴, 這對那些對內地營造負面印象的媒體與組織團體極為不利,
所以就要重點打擊這等為內地受災籌款的大型活動, 近年來由藝人發起, 籌募捐款救助內地受災地區災民大型活動已未見有人牽頭, 這等打擊籌款, 認為是 " 凝聚民心 " 的行動可說 " 非常成功 " , 但對受災地區的災民而言, 又是否欠缺良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