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高鐵04  

蘋論:制度暴力再現 抗爭路在何方?  [ 李平 ]
香港蘋果日報   2016年3月11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12/19526535

立法會財委會昨日通過高鐵香港段196億元超支撥款,再度完美地向市民演示了甚麼叫做制度暴力。儘管泛民議員採取了史上最激烈的抗爭,但是,財委會代主席陳鑑林悍然剪布、驅逐議員、強行舉手表決,在40多個親共議員的支持下,就這樣再度打劫了港人196億元,相當於每人又被劫2,700元,相當於又有五間天水圍醫院被吞沒。尤有甚者,高鐵如果落實一地兩檢、如果用於解放軍運兵,港人還能免除李波被失蹤那樣的恐懼嗎?

高鐵對香港政治、法治、經濟、民生的危害,已屢經專業人士論證、屢經媒體披露,但梁振英政府和立法會親共議員最終仍會一意孤行也不令人意外。只不過,港鐵主席馬時亨昨日還表示,原先預計立法會可「傾耐少少」、打算下周向政府提交停工計劃,為甚麼陳鑑林選擇在昨日就強行表決通過追加撥款,是想趕在全國人大、政協會議閉幕前向中共領導人獻禮嗎?還是想激起市民激烈抗爭,以坐實梁振英指控抗爭者暴亂的罪名?是想沖淡市民對連串學生輕生事件的關注嗎?還是想燒旺市民對公立醫院被逼爆瀕臨崩潰、巨額公帑卻被用於修建大白象工程的怒火?

議會抗爭與街頭抗爭須結合
 
不管梁振英政府和親共議員強行追加高鐵撥款的動機是甚麼,港人,無論是傳統泛民政黨及支持者,還是激進本土派及支持者,都要想清楚幾個問題:一是立法會還有甚麼手段可以阻止梁振英和親共議員通過罔顧香港利益的議案?包括引入內地法例以實施高鐵一地兩檢,包括《基本法》23條立法。

應該說,為阻止高鐵追加撥款,泛民議員近期的抗爭力度已是前所未有。但是,拉布只有在政府肯讓步時才有效,才能換來網絡23條的作罷;佔領主席台,難以阻止親共的會議主持人更換會議室、驅逐議員、通過議案。立法會泛民會議有必要借鑑外國議會抗爭的經驗,整合不同環境的抗爭方案,向市民說清楚,既讓市民理解抗爭趨向激烈的無奈和需要,也是爭取市民支持、取得市民授權。

二是議會抗爭如何與街頭抗爭更有效地結合?主流民意不希望香港出現街頭暴力,但市民真的都像中共媒體宣傳的那樣,把所有街頭抗爭都等同於暴力、暴亂,等同於激進分離組織帶有恐怖襲擊傾向的行為嗎?

爭取過半議席制止制度暴力

旺角衝突爆發後,在中共宣傳機器的誘導下,政黨、媒體、社團譴責暴力之聲不斷,甚至有報章荒謬地把1月中國來港遊客減少也歸咎於旺角暴亂。但是,街頭抗爭,包括遊行、示威、靜坐、包圍政府機構和高官官邸等,絕不是街頭暴力,由這些抗爭引發的警民衝突也絕不是暴亂。只看到年初二凌晨警民衝突的暴力,而看不到當晚煙花匯演的祥和,不時指摘香港暴亂影響形象和遊客,不是一葉蔽目,而是別有用心。

三是要制止梁振英和親共議員再以制度暴力打劫港人,最佳方案莫過於在9月立法會選舉時讓非親共人士取得過半議席,讓親共議員票債票償。但面對中聯辦的強力動員、梁振英政府的強力助選,傳統泛民政黨與新興本土政團能否放下成見,市民、民間問政團體如何協助、敦促他們尋求更廣泛的共識、爭取更好的選舉結果?

在新東補選後,親共媒體和中共高官對旺角衝突和激進本土派的攻擊降低了調門,這是因應9月立法會選舉的策略轉變,是鼓動本土派分薄非親共票源的需要。一旦非親共政團鷸蚌相爭,梁振英政府和中聯辦得利後就會翻臉不認人,更加肆無忌憚地實施制度暴力打劫港人。

傳統泛民政團與新興本土政團因抗爭手法的不同而有派別之分,路在何方,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但在維護香港本土利益、抗擊中共蠶食香港核心價值和利益的原則問題上,沒有本質的分別,如果因抗爭手法的分歧而黨同伐異,往往就會陷入中共的宣傳陷阱,往往就會事倍功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久沒有看民主報的 " 蘋論 " 了, 因為這等欠缺理性邏輯及事實根據, 空穴來風就拿來大做的所謂 " 輿論" , 根本就與市民大眾的意願脫節, 難聽點就是指鹿為馬, 指黑為白的 " 騎劫民意 " , " 強姦民意 ", 如果不是附在民主報內, 這樣的文章真令人有在看反共組織團體宣傳機器的感覺,

作者開章明義就指 " 在40多個親共議員的支持下, 就這樣再度打劫了港人196億元 ", " 高鐵如果落實一地兩檢、如果用於解放軍運兵, 港人還能免除李波被失蹤那樣的恐懼嗎? "

首先, 支持高鐵撥款的議員如同泛民議員一樣, 都是經過選舉產生, 不是政府委任的, 就如泛民議員聲稱的, 是獲得市民授權, 作為民意代表在議會表達民意, 作者把議員扣上親共的帽子, 無疑是侮辱了選他們出來的市民, 嚴格來說他們衹是支持政府的施政, 根本與親不親共無關, 而在議會討論的都是與香港經濟民生甚至保安相關事宜, 與內地無任何關連,

至於說到一地兩檢, 這亦是有關香港出入境管制事宜, 由於一地兩檢牽涉到在香港境內進行內地的出入境管制, 就不能不與內地協調, 但一地兩檢仍是在協調階段, 有許多法律上的問題需要解決, 尚未落實, 如果就此把 " 一地兩檢 " 加 " 解放軍運兵 ", 綁上 " 李波被失蹤 " 那是無限上崗上線, 無視李波及家人的公開澄清 " 並非被失縱 ", 又是否有點 " 監人賴後 " 呢?

何況指高鐵用於解放軍運兵根本是笑話, 解放軍已有海陸空三軍駐港, 兵力比當年港英政府更強大, 足以應付任何社會暴亂, 何況就算是增援也應毗鄰特區的深圳派兵, 數小時內可達全港範圍, 何需使用高鐵運兵, 又不能搭載運輸車隊作後勤支援這麼費時失事, 創作 " 使用高鐵運兵 " 的人可真是 " 白痴 " 的很, 不過竟有 "  弱智 " 的人隨之起舞, " 信到十足 ", 著實令人詫異, 怎地一些港人的智慧與智商水平竟低落到這般田地, 令人慨嘆,

作者提出幾個問題 :

一、是立法會還有甚麼手段可以阻止梁振英和親共議員通過罔顧香港利益的議案?包括引入內地法例以實施高鐵一地兩檢,包括《基本法》23條立法。

二、是議會抗爭如何與街頭抗爭更有效地結合?主流民意不希望香港出現街頭暴力,但市民真的都像中共媒體宣傳的那樣,把所有街頭抗爭都等同於暴力、暴亂,等同於激進分離組織帶有恐怖襲擊傾向的行為嗎?

三、是要制止梁振英和親共議員再以制度暴力打劫港人,最佳方案莫過於在9月立法會選舉時讓非親共人士取得過半議席,讓親共議員票債票償。但面對中聯辦的強力動員、梁振英政府的強力助選,傳統泛民政黨與新興本土政團能否放下成見,市民、民間問政團體如何協助、敦促他們尋求更廣泛的共識、爭取更好的選舉結果?

這等問題的論調著實令人失笑:

一、立法會是特區的議會, 議員都是由市民選出來的, 身份與泛民黨團議員一樣, 無論任何議案的通過, 就如泛民議員所聲稱, 是獲得市民授權的, 其實如果如泛民議員經常聲稱是代表了香港市民的話, 那為什麼在選舉中衹獲得少數的二十多席, 而不是佔絕大多數的議席?

二、" 是議會抗爭如何與街頭抗爭更有效地結合? ", 其實作者已給出答案 " 主流民意不希望香港出現街頭暴力 ", 但作者還強行為 " 街頭暴力 " 申辯, 質疑市民真都像中共媒體宣傳的那樣 " 把所有街頭抗爭, 都等同於暴力、暴亂, 等同於激進分離組織帶有恐怖襲擊傾向的行為嗎? ", 這是把全港輿論 ( 當然不包括至今還把旺角暴亂 " 定性 " 為 " 警民衝突 " 的民主報與日月神報 ) 都打成 " 中共媒體 " , 把市民都當作視障, 聽障與智障人士, 看不到聽不見旺角暴亂一眾傳媒的新聞報導, 質疑市民的智慧與智商, 可以認為這不是 " 暴亂 ", 衹是 " 警民衝突 " 而已,

三、" 是要制止梁振英和親共議員再以制度暴力打劫港人, 最佳方案莫過於在9月立法會選舉時讓非親共人士取得過半議席, 讓親共議員票債票償 ", " 傳統泛民政黨與新興本土政團能否放下成見......爭取更好的選舉結果? " 作者這是 " 一竹篙打盡一船人 ", 把非我族類都打成 " 親共議員 " , 不過問題是經過旺角暴亂, 本土政團已成過街老鼠, 核心人物大都牽涉與旺角暴亂有關, 有被追捕的, 有被調查的, 有被起訴的, 被起訴告的是 " 暴動罪 ", 一旦罪成最高可判監三年, 這等 " 本土 " 明星就算當選議員, 也會被褫奪議員資格, 何況自旺角暴亂後, " 票債票償 " 的呼聲不絕於耳, 對象不是梁振英和親共議員, 而是支持協助暴徒的政治黨團人士甚至參選的本土人士, 作者 " 呼籲 " 傳統泛民政黨與新興本土政團放下成見 合作, 爭取更好的選舉結果, 這不是把傳統泛民政黨推進火坑, 讓市民在選舉中把他們一鍋端嗎?

民主報的 " 蘋論 " 愈來愈與社會脫節, 如果說 " 蘋論 " 是代表媒體立場的話, 那這份媒體就如近年流行語所形容的, 十分 " 離地 ", 就如今天這篇代表媒體立場的 " 蘋論 " 一樣, 作者指 " 街頭抗爭, 包括遊行、示威、靜坐、包圍政府機構和高官官邸等, 絕不是街頭暴力 " , " 由這些抗爭引發的警民衝突也絕不是暴亂 " , 原來 " 不是街頭暴力的抗爭 " 可以令致有九十多名全副防暴裝備的警察受傷送院, 這等 " 抗爭 " 可以寫入 " 抗爭 " 的經典教材了,

不過筆者難明, 什麼程度的 " 抗爭 ", 才算是 " 街頭暴力 " ,  才算是 " 暴亂 " 呢? 是作者說了算? 是民主媒體說了算? 是支持" 抗爭 " 的政治黨團人士及文人學者教授說了算? 還是由法庭說了算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