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曾參與教改 黃玉山轟通識實施不當 指太強調「爭辯」致踐踏核心價值
香港明報即時新聞 2016年11月22日
http://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61122/s00001/1479803427811
香港公開大學舉行畢業典禮,校長黃玉山致辭時提及政府2000年推行的教育改革之不足,包括通識教育科實施不當,成為以時事新聞為本的學習、過分強調「爭辯」,令是非對錯已非學習的主要目標。黃玉山又認為,年輕人與中國日益疏離,中史科有急需改善之處。
黃玉山曾參與政府於2000年推行的教育改革,他致辭時以頗大篇幅指出教改實施至今的問題。他稱,許多教育界人士認為現時的學生空有能力但缺乏堅實知識基礎,惟他認為責任不在於教改的設計,而是其中通識科實施不當。
黃玉山解釋說,當年的計策是引入一門綜合學科,讓學生「文中有理、理中有文」,但「事與願違」,今天通識科出現了「意外的變異」,「變質成為以時事新聞為本的學習,課程結構鬆散,且無指定教科書可參考」。他又認為,在課堂中,學生只能作浮光掠影的討論,「既無理論亦無原則作為基礎,故此分析議題難免流於表面」。
黃玉山亦指出,有些教師承認正因為通識科過分強調「爭辯」,而以價值和道德為基礎的明辨是非、分別對錯已不再是學習主要目標,而這種做法是鼓勵學生在沒有道德與價值指導下爭辯,連大是大非問題也變成灰色地帶,如「非暴力」等核心價值亦可選擇性地任意踐踏。
此外,本身是全國人大代表的黃玉山提到,年輕人與中國日益疏離,中史教育有大量可改善之處,盼最近的中史課程修訂能有正面成果。
黃亦認為現時的中學教育未能有效裝備學生的「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發展,不少文憑試考生為增加入大學機會,策略地只選修一科理科,使理科基礎變得薄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在畢業禮致辭時指2000年推行的教育改革之不足, 包括通識教育科實施不當, 成為以時事新聞為本的學習、過分強調「爭辯」, 令是非對錯已非學習的主要目標, 而年輕人與中國日益疏離, 中史科有急需改善之處,
當年把中史摒除於必修科外, 並推行通識教育, 是現今教育政策失敗的主因, 把中史摒除於必修科外, 令學生與祖國日益疏離(注意, 疏離的是祖國而不是政權),
而通識教育科的實施, 更讓一些有個人政治理念的教師有寬廣的空間去演繹, 再加上有教育 " 專業 " 團體的 " 支援 ", 令通識教育質變, 如黃玉山所指的 " 成為以時事新聞為本的學習, 課程結構鬆散, 且無指定教科書可參考 ",
黃玉山指出有些教師承認正因為通識科過分強調「爭辯」, 而爭辯正正是激進政治黨團人士的強項, 亦是滲入校園培養訓練新人的要點, 現今校園內學生發起的 " 關注組 ", " 大聯盟 ", 召集學生而政治語言滔滔不絕, 口才了得, 黃毛小子便是一例, 以時事新聞為本的通識學習, 讓這等 " 非常 " 老師與 " 非常 " 學生(甚至校長)有更廣闊的空間, 連違反基本法的港獨議題, 違反特區法例的佔中, 也認為可在校園 " 討論 ",
就如黃玉山所指, 這等討論脫離了以學習為主要目標, 沒有以價值和道德為基礎的明辨是非、分別對錯, 鼓勵學生在沒有道德與價值指導下爭辯, 這正正顯示通識教育已變成脫韁的野馬, 影響著校園的學習環境與生態,
而一些 " 非常 " 老師與 " 非常 " 校長 " 更把學生引導向錯誤的方向, 灌輸絕對的自由, 認為在校園內什麼都可以談, 什麼都可以做, 以自我為中心, 對他人的權利任意踐踏, 由中學而大學, 都有這等" 非常 " 老師與 " 非常 " 校長 " 的影子, 培養出一批又一批任意踐踏他人權利的激進政治狂熱份子, 影響著社會的安寧.
通識教育已成雞肋, 著實到了不能不改革甚至取消的地步, 應代之以國民教育, 加深學生了解自己的公民權利及國民義務, 把中史納入必修科更可令學生加深對祖國歷史的認識, 以免被一些政治團體組織 " 創作 " 的所謂 " 歷史 " 誤導,
看一些本土(港獨)人士及一些 " 非常學生 " 言論所依據的理論邏輯, 便知道這等政治團體組織 " 創作 " 的所謂 " 歷史 " , 對於年青人甚至學生的影響是多麼的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