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員撻朵團 愈揭愈丟架
東方日報 2017年5月21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521/00176_007.html
本報日前獨家率先踢爆民航處空管人員遊台期間涉嫌「撻朵」,獲長榮航空升級機位和享用貴賓室設備,以權謀私,歎盡「貴賓式」招待。事件更愈揭愈臭,消息指,除了三人獲升級機位至商務艙外,同行其餘九名空管人員及家屬亦獲長榮升級機位至特選經濟艙,涉事空管人員懷疑未取得民航處批准「出訪」,以職銜獲台方盛宴款待及安排。立法會議員促請港府徹查,包括是否有人以職權干預航班獲批飛行高度及航道。民航處回覆指,非常重視員工的廉潔及操守,會按既定程序處理違規。
十一名民航處空管人員及一人的配偶,本月三日乘搭長榮航空BR892航班,前往台北旅遊三天,但起程前有人向長榮表明團友均為民航處人員,結果獲長榮升級機位,抵台後更使用貴賓室設施和休息。民航處及長榮航空日前承認,當中三名資深空管人員獲升級機位至商務艙,但有消息人士指全團人均獲升級機位,餘下九人原本購買經濟艙機票,亦獲長榮安排特選經濟艙機位招待。
借官方名義外訪 濫用職權
雖然民航處解釋涉事空管人員是「私人旅遊」,但長榮航空卻指他們透過台灣航管協會(中華民國飛航管制員協會)安排參觀,了解飛行安全作業及服務,並以「貴賓團」形容他們,令人懷疑為何有人以「私人時間」進行類似「官式訪問」。
有消息人士透露,涉事空管人員未取得民航處批准,借處方名義赴台考察,並獲台方以豐盛午宴和晚宴款待,明顯違反參與類似活動須取得處方批准的規定。消息人士解釋,由於台灣並非國際民航組織(ICAO)成員,各地官方航管機構多不會選擇到當地參觀或學術交流,故今次有港方高級民航處人員到訪,台方把握機會隆重款待。長榮航空回應指該批香港空管人員是透過台灣航管協會安排參觀長榮航空,了解各項作業及服務。
「廿三萬監察」發言人王國興表示,若涉事所有人均獲升級機位,民航處明顯隱瞞事件,「點解講啲唔講啲,係咪馬虎官僚求其答兩句就算數?」事件亦涉及濫用職權,假如有人假借官方名義獲台方「超規格」接待,擔心會形成漏洞,影響兩地日後正常交流,他促請運輸及房屋局和民航處徹查事件。
本身是民航機師的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事件關鍵之一是民航處日前的回覆,只聚焦在涉事航班獲批飛行高度與其航空公司提交的飛行計劃書內容一致,但無解答是否曾有人致電當值人員,要求批准該航班採用其申請飛行高度。他指當值空管人員有權決定批准航班使用甚麼飛行高度,港台航道繁忙,往返日韓航班亦會使用,雖航程較短,除爬升和降落外,保持某高度飛行時間約十至二十分鐘,但耗油飛行高度比「慳油」飛行高度,相差是燒多一百公斤燃油。
拒提供更多資料 處方:涉及私隱
譚認為事件十分嚴重,假如屬實是刑事罪行,當局應徹查,包括涉事空管人員赴台除旅遊外,是否還代表官方或非官方組織外訪、航空公司如何得知一干人等是香港民航處空管人員、是否有人「撻朵」換取優待,以及是否單一事件。民航處回應指,根據涉事航班所出售機票,只分為商務及經濟艙,對於涉事人員全部是負責為香港飛行情報區的航班提供空管服務,基於涉及私隱,未能提供其他相關資料。
記者 楊耀登、楊嘉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究竟涉事人士是如民航處所指, 是屬「私人旅遊」, 抑或如長榮航空所指, 此行是透過台灣航管協會(中華民國飛航管制員協會)安排參觀長榮航空, 「了解飛行安全作業及服務」, 兩者性質截然不同, 「私人旅遊」是屬私務, 但「透過」台灣航管協會(中華民國飛航管制員協會)「安排參觀長榮航空, 了解飛行安全作業及服務」, 則涉及公務而非私務這麼簡單,
問題是「透過」台灣航管協會(中華民國飛航管制員協會)「安排參觀長榮航空, 是使用什麼名義? 如果是「私人旅遊」性質是否會獲台灣航管協會安排參觀長榮航空, 「了解飛行安全作業及服務」, 這是關鍵所在,
由於台灣並非國際民航組織(ICAO)成員, 而特區相關部門與台灣台灣航管協會的交往是屬敏感地帶, 更涉及兩岸政策範疇, 要小心處理,
民航處這等人不知天高地厚, 衹求「搵著數」, 並無考慮「撻朵」的後果, 而民航處高層又忽視問題的嚴重性, 希望以「私人旅遊」淡化事件, 但事件顯然已超出「私人旅遊」性質, 涉及以「公務名義」獲得台灣相關部門的安排, 民航處是特區政府部門, 這等情況已不能視為民間交往, 是屬官方的交往, 亦可能涉及中央對台政策及台灣對特區的「統戰」,
在這種情況下, 民航處掩蓋的了嗎? 屬下職員(私人)以民航處人士名義到台灣去, 並獲得相關部門的安排「接待」, 已屬違反公務員條例中的收受利益條款, 單是這條涉事的民航處職員已「吃不了兜著走」,
至於職員此行是否須取得處方批准, 就看民航處相關負責人是否「攬晒上身」, 不過「攬晒上身」並不能為涉及職員擺脫收受利益行為, 自己反而涉嫌管理不善, 以及被質疑超出職權範圍(處理對台事務), 又是「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