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馬拉松 - 富養孩子 [ 屈穎妍 ]
頭條日報專欄 2018年8月16日
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398/20180816/693820/

朋友趁暑假帶孩子到美加深度遊,一家四口開着旅行車跑景點,這天,來到世界聞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

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震撼,離奇地,吸引不了十六歲的兒子,他如往常一樣,躲在車上打機。

「仔,這個你一定要下來看,世界奇景!」朋友好言懇求。

「看過啦,YouTube大把!」兒子頭沒抬一下,眼睛仍是注視着手機屏幕的決戰。

兩代口角,因此而起。

朋友精心策劃的一個月美加自駕遊,其實大部份時間都是在這種劍拔弩張中度過。兒子覺得父母無聊,山長水遠開車去看一堆石或者一個湖,景物網上都看過,於是每個景點前,兩代人都為下不下車起爭執,兒子全副精神在打機,虛擬世界似乎比真實美景更吸引。

這朋友,很喜歡豪遊,孩子年紀小小已遊遍歐亞,十歲八歲已走遍天下,到了叛逆青春期,開始覺得跟父母去旅行好無聊,每次自駕遊都是躲在車廂打機。

父母見兒子對世界愈來愈沒興趣,於是不斷找些更大的奇蹟奇景希望刺激孩子的遊興。

今日的父母,總想把最好的機會送給孩子,於是這代人物質充裕、見識爆棚。即使不是富裕人家,父母也盡量給予孩子富二代的見識、富二代的生活。

孩子該「窮養」還是「富養」,一直是家長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比爾蓋茲說過:「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因為在鈔票中成長的兒童,會因為長期無憂無慮而一事無成。

朋友前年帶兒子去塔斯曼尼亞,上年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今年行程是大峽谷、黃石公園、尼亞加拉大瀑布,我說,你的旅程全都是國家地理雜誌的經典畫面,兒子十幾歲就看盡天下,長大了還有甚麼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時社會的趨勢是一到暑假, 師奶們便空群而出, 帶著子女 " 呢度去嗰度去 ", 經濟不充裕的便到內地旅行, 經濟充裕的便到國外旅行, 一方面為自己充電, 一方面為子女放完暑假回到學校與同學有話題可聊, 就造成除了子女開學的書簿費外, 父母的另一筆開支,

這種風氣在社會漫延的很快, 就連幼稚園也淪陷了, 多年前就有幼稚園(名校), 以慶祝建園多少周年紀念並學生畢業旅行, 攪個郵輪旅遊(幼稚生懂得什麼?), 著實令社會側目,

誠然, 有子女就讀城中名校的並非都是富貴人家, 有望子成龍的父母 " 死慳死抵 " , 找盡關係都要把子女送進名校, 以為子女將來出路有保障, 這等名校無疑是教學素質優良, 但課外活動的興趣班不少, 在在都要錢, 參與這等興趣班所需資源可不是少數目, 又是一筆開支, 對普通人家可是一筆負擔,

現今可好了, 滿以為放暑假可鬆一口氣, 但又刮來一陣旅遊風, 不帶年幼的子女旅遊, 或不讓年長的子女聯同同學仔自由行, 又會對子女構成壓力, 但加上開學的書簿費可是一大筆開支, 令有子女的升斗市民百上加斤,

其真並非大部份家長都抱著 " 富養子女 " 的心態帶子女外遊的, 有錢的不用說了, 就算中產家庭, 暑假帶子女外遊, 可能是藉機讓外傭放年假, 便攜同(年幼)子女外遊也說不定,

老實說, 這個年代, 年長的子女自有他們的新天地, 願意 " 應酬 " 父母, 陪同父母外遊的算是 " 乖仔乖女 " 的了 , 子女成長, 早已不願跟在父母身邊做 "裙腳仔裙腳女 " ,

這令筆者憶起民初時期廣州某茶樓門前的一副對聯 :

" 好事不容易做 大包不容易賣 針鼻鐵 薄利只憑微中削

  攜子飲茶者多 同父飲茶者少 檐前水 點滴何曾倒轉流 "

這也是的 " 攜子飲茶者多 同父飲茶者少 " 是城中常見現象, 就算是假日, 大清早到酒樓 " 攞位等位 " 的都是年長的父母, 當真是 " 檐前水 點滴何曾倒轉流 " .

後記 :

筆者不是 " 抽 " 屈穎妍後腿, 但父母要把最好的給子女這是人之常情 ( 在經濟環境許可下 ), 無可厚非, 就算屈穎妍夫婦, 年中也帶同女兒外遊, 到過不少地方, 這從她網誌的遊記可見,

不過這也是黃絲所 " 賜予 " 的, 黃絲罵屈穎妍罵的愈激, 愈惡毒, 屈穎妍的支持者就愈多, 媒體約稿更絡繹不絕, 當真是 " 豬籠入水 ", 有充裕的資源, 兩夫婦可以攜同女兒 " 呢度去嗰度去 " , 相信這也是黃絲所始料不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三歲的郵輪假期 [ 屈穎妍 ]
香港晴報 2015年6月24日
http://www.skypost.hk/column/屈穎妍/007001004073/%E4%B8%89%E6%AD%B2%E7%9A%84%E9%83%B5%E8%BC%AA%E5%81%87%E6%9C%9F/181943

有孩子的家庭,如暑假不外遊,彷彿就不是香港人了。所以這陣子一直被追問夏天會帶女兒到哪裏?雖然現在才計劃已太遲了點。

丈夫對旅遊不太熱衷,他只鍾情陽光與海灘、酒店與自助餐,所以一家五口的外遊行程,從來都是我負責。由選地點到揀酒店到租車到每日行程到景點講解,都是我一手包辦,事前痛苦,事後滿足,我視為一年幾度的挑戰。

今年原本打算坐郵輪,貪其乾手淨腳,省卻不少計劃。誰知韓國歲月號陰霾未退,長江又有郵輪翻沉事件,早陣子又翻看《鐵達尼號》、《大白鯊》和《少年Pi》,孩子對於睡在漂浮的大海,多少有點恐懼。

我家女兒從未坐過郵輪,對這年代的孩子來說算是大鄉里。不是說笑,今日好多孩子都是搭飛機坐郵輪大的,一到假期,不是飛越太平洋,就是橫渡大西洋。

最近城中名校維多利亞幼稚園為慶祝五十周年校慶,就包了皇家加勒比國際豪華郵輪「海洋量子號」,在船上舉行五日四夜親子遊輪歡聚。聽說票都要用搶的,最貴的複式套房由每位二萬五千多元至四萬八千多的,且一早訂滿,就以一家三口為例,一家人的五天親子郵輪遊就要花逾十萬元。

怪不得大家都說養孩子要四百萬,如由幼稚園開始就豪遊,四百萬應是不夠的。我常覺得錢花在太小的孩子身上不值,遊完玩完就忘了,沒意思。況且那個年紀,你帶他們去歐洲還是長洲其實分別不大,不如把錢留待他們有學問、有思想、有回憶的年紀花吧,讀過幾卷書方行萬里路,讓識見融成眼界和智慧,才是外遊本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孩子的家庭, 如暑假不外遊, 彷彿就不是香港人了 "

本來趁孩子放暑假, 帶他們外遊輕鬆一下, 父母又趁機充充電, 無可厚非, 但亦如屈穎妍所言 " 錢花在太小的孩子身上不值 ", 亦是不智, 帶太小的孩子外遊, 誠然 " 遊完玩完就忘了 ", 年長一些的, 可能還有點記憶, 回到學校與同學 " 交流 ", " 去過邊 ", " 玩過D乜 ",

猶其是未滿6歲的孩子, 自理能力差, 警覺性低, 父母帶他們外遊, 心理負擔重, 體力消耗大, 這是自討苦吃, 如果有經濟能力帶同外傭一同出遊的又當別論, ,

孩子每年暑假的外遊, 在羊群效應下發揚光大, 如果孩子暑假沒有外遊, 回到學校就難以與同學 " 溝通 " , 形成暑假帶孩子外遊風氣的漫延, 當然要經濟能力許可才行, 就算到鄰近地區或內地短線旅行, 一個五天旅行團起碼2500以上, 加上小費, 保險, 自費項目, 3000元跑不了, 一家四口就萬多元,

就算留在本地, 最平的海洋公園也要375(成人), 173(小童), 一家四口就要千多塊錢, 還未計在園內昂貴的消費, 這是暑假帶同孩子玩樂的最低消費了,

當然, 難以與郵輪假期的豪華旅遊相比, 城中名校攪 " 親子遊輪歡聚 ", 每位由二萬五千多元起跳, 一家四口就要過萬, 還未計離船時的服務小費, 還 " 聽說票都要用搶的, 且一早訂滿 ",

五日四夜親子遊輪歡聚, 二萬五千多元至四萬八千多一位的房間一早訂滿, 可說是為學生暑假外遊立了標桿, 讓普通人家卻步, 就算你勉強把子女送進名校, 這暑假旅遊的消費付的起嗎? 不參加對孩子心理上無疑有所影響, 參加又沒有這等能力,

雖然, 下年度又未必會攪這等 " 豪華 " 校慶周年活動, 但家長們帶孩子外遊的標準無疑會有所提升, 自行組團亦毫不出奇, 當9 月復課時, 人家孩子坐郵輪旅遊, 自家孩子坐火車甚至巴士到內地旅遊, 甚至留在香港到主題樂園消費, 這對孩子心理負擔有多重,

名校當然可以藉著這次 " 校慶歡聚 " 提高知名度, 拱固業內地位, 連大學校慶也比下去了, 但大攪豪華活動慶祝校慶, 是否有考慮到, 對仍在就讀但付擔不起這等 " 歡聚 " 的學生及家長有何影響? 校慶不是應該與眾同樂的嗎?

雖然可以入讀這名校的可能不會是普通人家, 但能否付出近10萬元去參與 " 校慶歡聚 " 又是另一回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