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醫委會12  

【醫護壓力】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 醫委會否決全部四方案
明報 2019年4月3日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8%81%9E/article/20190403/s00001/1554287940822/%E3%80%90%E9%86%AB%E8%AD%B7%E5%A3%93%E5%8A%9B%E3%80%91%E6%94%BE%E5%AF%AC%E6%B5%B7%E5%A4%96%E5%B0%88%E7%A7%91%E9%86%AB%E7%94%9F%E5%AF%A6%E7%BF%92%E6%9C%9F-%E9%86%AB%E5%A7%94%E6%9C%83%E5%90%A6%E6%B1%BA%E5%85%A8%E9%83%A8%E5%9B%9B%E6%96%B9%E6%A1%88

公立醫院醫生人手持續緊張,政府及業界一直商討紓緩人手不足的方法,醫委會今日(3日)否決了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安排的全部4個方案。社區組織協會對此表示非常失望,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醫專)對結果感到意外,香港醫學會表示十分遺憾,民主黨議員黃碧雲感到遺憾及強烈不滿,政府亦對醫委會的決定表示遺憾及失望。醫管局表示會繼續透過有限度執業註冊形式,聘請非本地培訓醫生,紓緩公營醫療系統內人手的短缺,並持續監察公立醫院的人手情況。

根據消息透露,4個方案及投票結果如下:

方案一: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衛生署或兩間大學醫學院服務,3年內考獲執業資格試,可免實習(14票贊成;15票反對)

方案二: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衛生署或兩間大學醫學院服務,考獲執業資格試後工作3年,可免實習(9票贊成;19票反對;1票棄權)

方案三: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服務,3年內考獲執業資格試,可免實習(3票贊成;22票反對;3票棄權;1票無效)

方案四: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服務,考獲執業資格試後工作3年,可免實習(12票贊成;17票反對)
今日會議共29人出席。

社協批保護業界利益罔顧社會需要

就醫委會否決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安排,社區組織協會(社協)表示非常失望,指出放寬考獲執業試又已在公立醫院工作3年的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的建議被否決,意味連稍為紓緩公立醫院醫生不足的建議也未能落實。

社協估計,今次投票中,有15名出席的選任醫生一致否決放寬建議,反映又一次證明醫生的專業保護主義橫行,與公眾利益對立;亦證明醫委會改革力度不足,使顧及業界利益的選任醫生委員仍然把持一半席位,掌握絕對否決權,促請政府及立法會應繼續改革醫委會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士的點評——都是保護主義惹的禍 [ 盧永雄]
頭條日報專欄 2019年1月18日
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417/20190118/734185/

衛生防護中心於一月初宣佈流感高峰期到來,政府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很多醫院的病牀逼爆,入住率超過100%很多。醫管局找來了「譚校長」和「英雄輝」拍片為醫護人員打氣。

有醫生在facebook上留言,說「入公立醫院的病人,生命就有如烏蠅、蟑螂般卑賤。」,又形容醫療官員是「尸位素餐的當權者」,面對着有一年比一年差的數據,卻不去解決問題,不如把衛生防護中心解散算了。

香港政府現時可謂「錢多到使唔晒」,今年的盈餘隨時又有五百億元。但公家醫院逼爆,卻未能妥善解決。出事的原因很多,包括第一是人口老化。政府雖然已撥出大筆資源給多家醫院進行重建和擴建,但工程需時,追不上需求增加的速度;第二是醫護人手短缺,特別是醫生短缺的情況非常嚴重,不是錢可以解決到的問題。

隨著香港未來人口老化愈來愈快,問題急速惡化。像一團亂麻的眾多問題當中,醫生人手短缺是其中關鍵。試想一下,政府有錢,就算現在的醫療設施不變,只要多請一成至兩成的公立醫院的醫生,前線醫療人員的工作壓力,馬上可以減輕,但問題是醫生從何而來呢?
香港的專業、特別是醫生和律師,行內團體的自我保護主義色彩極其嚴重。回歸之前,香港是殖民地,在英國領有牌照的專業人士,無論是醫生或者是大狀,很易來港執業。回歸之後,借着主權轉變,專業團體乘機收緊制度,封了英國專業人士來港執業的大門,要來執業就從頭開始考試,變相減少了行業人手的供應。

稍為讀過經濟學的都知道,需求上升,供應卻減縮,價格就會急升。香港的公立醫療收費便宜,而私家醫院可以自由定價。剛剛有朋友在澳洲布里斯班一家私家醫院做割膽手術,主刀醫生已經做過幾千個這種手術,經驗非常豐富,而手術費只是一萬五千港元。如果在香港的一流私家醫院做同樣手術,醫生收費超過十萬元,價差非常巨大。

由於香港的私人醫療收費愈來愈高,公家醫院的醫生就大幅流失,令到公家醫院的醫生的工作壓力倍增。

對社會整體而言,有限度輸入外地的醫生,是最「着數」做法。因為培訓一名普通大學生的成本每年二十萬元,政府收取學費四到五萬元,即每年津貼了十五萬元左右;但培訓一名醫科生的成本超過一百萬元,政府要津貼了九十至一百萬元,如果從外地輸入醫生,社會其實「大賺」。為甚麼不這樣做呢?主要原因是本地的業內團體保護主義心態,一直在堅決反對。

據說有一位猛人曾向衛生福利局局長陳肇始建議仿效新加坡,採取一個非常有限度輸入外地醫生的做法。就是讓移居外地的香港出生的永久居民的醫生,可以回港執業。目前,不論你是在牛津劍橋、哈佛耶魯讀醫之後執業,都不能回港執業,要執業,必須重新考試。試想一下,這些很有經驗的醫生怎會為了回港工作,而重新去捱一個執業考試?但據聞陳肇始對這個建議毫無興趣,主要是她知道業內團體一定大力反對。

回歸前,香港政制沒有開放,回歸後開放了,政府對各個界別都不敢得罪。面對各行各業勞工短缺的問題,政府束手無策。在大力投訴、形容住在公家醫院的病人為蟑螂、螞蟻的醫生,正正是他們的行業工會大力反對輸入醫生,造成公家醫療體系人手極度緊絀的問題。細心一想,其實頗為諷刺。而且公家醫療的服務質素不斷下降,對基層也極不公平。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醫委會13  

公院醫護人員壓力爆煲, 月前曾舉行申訴大會指人手不足令工作量大增, 希望公院可盡快增聘人手解決困境, 可醫委會日昨卻否決了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安排的全部4個方案, 令人感到詫異,

人手不足是公院長期以來的問題, 今次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的安排, 非本地培訓醫生, 全部要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服務一段時日, 可豁免實習安排, 這是在本地醫科學生訓練未能滿足社會需求時, 向外尋求支援的最佳方法,

何況回歸前已有英聯邦醫生可直接在香港掛牌行醫, 衹不過回歸後卻取銷了而已, 現今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的安排, 無疑是一大進步,

何況放寬限制的是特區最為缺乏的專科醫生, 都被醫委會的醫生委員否決 ( 非醫生界別的外界委員誠然不會否決吧 ), 可見醫委會內部份醫生委員把專業利益 ( 保護主義 ) 凌駕於病人權益之上, 這又是否有違入職專業時的醫師誓言 :

《日內瓦宣言》

在我獲接納為醫學專業的其中一員時:
我鄭重地承諾,我要奉獻一生為人類服務;
我要以敬意和感恩回報師長;
我要憑良心和尊嚴行醫;
我會把病人的健康視作首要考慮;
我要保守我對病人所知的一切秘密,即使病人死後也要如此;
我要盡己所能維護醫生專業的榮譽和高尚傳統;
我要把同業視為手足;
我不容許任何年齡、疾病或殘障、教義、裔屬、性別、國籍、政
見、種族、性傾向、社會立場或任何其他因素干擾我對病人的責
任;
我要對人類生命給予最大的尊重;
即使受到威脅,我亦不會利用醫學知識作違反人權及公民自由的
事情;
我謹以自己的名譽,鄭重地和自願地作出上述承諾。

說到醫師誓言, 醫委會反對新安排的髷生委員, 今次的決定令人失望, 更令醫生同業蒙羞, 令人感到醫委會部份醫生委員已脫離了社會大眾對醫生專業的信任, 違反了醫師誓言中的 " 把病人的健康視作首要考慮 ", 社會沒有足夠的醫生提供服務, 又何來可以談到 " 把病人的健康視作首要考慮 " 呢?

憶起年前政府推出醫改方案, 一樣被醫委會反對否決, 更有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線醫生聯盟聲稱在政府推出醫改中的投訴機制 " 要確保由民選醫委會成員主持研訊會議, ( 否則 ) 業界或被迫奉行防御性醫療, 以避免遭到投訴,

這樣的言論把 " 自己人查自己人 " , 不公義的機制推到了極致, 令人對醫生的專業道德與操守產生懷疑,

其實在違法佔中期間, 已有醫生違反醫師誓言, 公然拒絕為傷病患者診患, 貼出告示稱「所有曾向市民及學生施放胡椒噴霧或催淚彈的警員, 請勿到本診所求診」, 更有當年醫務委員會委員謝鴻興 " 力撐 ", 指 " 醫生專業守則並無勉強醫生一定要診治病人, 若雙方未建立醫患關係, 醫生可拒絕提供診治, 即使已屬醫患關係, 醫生仍可拒絕繼續治療 " ,

法律界專業人士在沒有充份理由時, 都不能拒絕委託人的委託, 更何況是以政治理由作出拒絕, 醫療專業人士這是開了專業人士的先河, 更獲醫委會委員的力撐 ( 如果是委員的個人言論, 卻未見醫委會作出澄清, 奈何 ) 可見醫委會的專業自主已脫離了社會期望, 如不打破這種自我保護的情況, 特區的醫療服務著實難以有解決的一日.

備註 :

防禦性醫療

防禦性醫療也稱為防禦性醫療決策, 是指醫護人員的診斷或是治療不是出於為病人的最大利益,而是為了避免被病人責難甚至被告而有的醫療行為, 醫師為了避免涉及訴訟, 可能避免治療一些高風險的病患, 即稱為防禦性醫療 ---- 防禦性醫療是偏離整全醫學實務的醫療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醫委會14  

資料回放 :

西醫王俊傑貼告示拒警求診
香港東方日報 2014年10月3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1003/00176_057.html

【本報訊】佔中行動引起的社會對立未止,網上流傳一張照片,指於葵涌廣場開設診所的西醫王俊傑,於診所外張貼告示,稱「所有曾向市民及學生施放胡椒噴霧或催淚彈的警員,請勿到本診所求診」引發爭議,有網民質疑他違反醫德,亦有網民予以支持。

王俊傑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沒有拒診,若有任何緊急病人會一視同仁地醫治,亦從不過問病人的職業和背景。他解釋是不滿警方於九月廿八日以催淚彈對付示威者,故翌日貼出告示,只為表態聲援。

惟消息傳開後,昨接獲近百個投訴電話,當中不乏粗口謾罵:「鬧到姑娘都喊。」故決定撕去告示,會考慮改為佩戴黃絲帶,又認為自己沒違反專業守則。至昨日下午,有退休警務人員到場與王俊傑理論,不滿他損害警隊士氣,並要求王張貼道歉告示,但遭王拒絕。

矯正鞋墊中心效尤

醫務委員會委員謝鴻興指,醫生專業守則並無勉強醫生一定要診治病人,若雙方未建立醫患關係,醫生可拒絕提供診治,即使已屬醫患關係,醫生仍可拒絕繼續治療,但要為病人提供合適轉介。

另外,一間矯正鞋墊中心日前亦在其Facebook專頁表明不再接受警員求診,舊有警隊病人的跟進服務亦暫停,並歡迎病人帶同鞋墊及鞋模退款,惟其後刪除貼文,中心在回覆網民留言時,表明「立場不變,絕不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筆者當日之評論 :

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 管治班子大都是學者及專業人士, 因為他們們曾接受高等教育, 眼光放得長遠, 思考比較慎密, 再加上不同專業範疇的知識, 獲得市民的信任, 就組成了政府的管治班子,

可惜特區的專業人士表現令人失望, 文人學者教授沒有經過慎密思考, 紙上談兵的就倡議佔中, 結果弄出個大亂子來, 失控的 " 變種佔中 " 遍地開花, 完全不受組織控制, 先前還意氣風發落區接受支持者歡呼的戴耀廷與陳健民, 轉頭卻表示 " 變種佔中 " 遍地開花, 難以控制, 指是 " 溝通上的問題 ", 誠然是自欺欺人,

" 變種佔中 " 人士來自五湖四海, 各區都夾雜了不少激進政治黨團甚至反共組織人士, 根本不會聽從 " 佔中 " 糾察的指揮, 令 " 佔中 " 增添變數, 一旦群眾情緒被鼓動, 後果不堪設想, 群眾中打著爭取民主普選幌子, 實質意圖攪亂特區的反共組織人士, 有如計時炸彈隨時爆發,

而未有參與佔中的人士, 如上文報導的西醫王俊傑, 於診所外張貼告示宣稱, 「所有曾向市民及學生施放胡椒噴霧或催淚彈的警員, 請勿到本診所求診」, 實難相信是曾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 思維有如三歲小孩,

雖然, 他有表達個人立場的自由, 但這告示就顯出個人的幼稚, " 曾向市民及學生施放胡椒噴霧或催淚彈的警員, " 額頭並無鑿字寫明 " 我曾向市民及學生施放胡椒噴霧或催淚彈 ", 而警察身為公務員, 享有政府醫療服務, 亦無必要到私家診所求診, 王俊傑這思維是不是太幼稚了一點,

至於醫務委員會委員謝鴻興指, " 醫生專業守則並無勉強醫生一定要診治病人, 若雙方未建立醫患關係, 醫生可拒絕提供診治, 即使已屬醫患關係, 醫生仍可拒絕繼續治療, 但要為病人提供合適轉介 ", 言論令人詫異, 首先, 醫者父母心, 謝鴻興這 " 醫生專業守則並無勉強醫生一定要診治病人 " 這是扭曲了醫生的專業, 從法律上的灰色地帶為王俊傑解套,

什麼叫做 " 雙方未建立醫患關係 "? 如果病患者到診所求診, 醫務人員如果可以意識形態的理由拒絕提供診治, 那罪名成立被判死刑的殺人兇手患病, 醫務人員是否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拒絕為殺人兇手診治? 此例一開, 私家診所是否要在門前表明立場, 什麼人可以求診, 什麼人拒絕內進, 管你病到 " 五顏六色 " , 就算 " 已屬醫患關係 " 的舊症病患者, 醫生 " 不高興 " 仍可拒絕繼續治療, " 醫生專業守則並無勉強醫生一定要診治病人 " 嘛,

看來醫務委員會當真要開會澄清這方面的專業操守及法律觀點問題, 一旦有病患者被醫生因意識形態的理由拒絕提供診治, 在轉介途中病情惡化甚至死亡, 責任誰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