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WTgpGJ  

/tmp/phpbJWlVl  

DIOR藝術展攝影作品被指辱華 公司及攝影師陳漫道歉
星島日報 2021年11月23日


上海日前的「DIOR與藝術」展覽,其中一幅名為「驕傲的矜持」的作品,其模特兒頭髮油膩、眉毛稀疏、眼神兇狠、還戴着清朝護甲,被網民批評辱華。DIOR及攝影師陳漫今日均就此道歉。


DIOR稱,陳漫攝影作品《驕傲的矜持》是其參與的DIOR藝術專案作品之一,並非DIOR商業廣告,而DIOR高度重視網路輿論對這份作品的意見,隨即刪除該官方線上及線下的相關內容。


DIOR在官方微博寫道:「DIOR一如既往地尊重中國人民情感,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如發生任何錯誤,一定虛心聽取意見並及時糾正。DIOR對中國消費者和社會的真心誠意,堅定不移。」


內地知名攝影師陳漫因為今次的爭議,網民順勢搜尋她過往的作品,並發現其以前的作品也含有辱華元素。陳漫今日也在微博發文道歉:「我深深反思,為當時的稚拙無知而自責。我想我還是一定要正式向大家道歉。」


陳漫又寫道:「大家對我『少先隊員』、12年創作的十二色組圖、同年以明清穿越為命題的某品牌作品的批評我也全部接受。我也會繼續沉澱進學,時刻不忘以新時代昂揚自信的精神風貌作為創作源泉,用扎實的作品講好我們的中國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mp/phpnu9eIA  


DIOR在事件中辯稱,陳漫攝影作是其參與的DIOR藝術專案作品之一,並非DIOR商業廣告,但國際品牌推動這等藝術專案,無疑是為提升自家品牌,綁上了藝術範疇,是變相的商業宣傳,


而接納陳漫作品展出,顯然是公司取態佔很大的比例,老闆話事嘛,DIOR 是外國人的公司,自然是以外國人的口味來看陳漫的作品,但在中國展覽,就弄出了這宗辱華風波來,


事件發生後,DIOR 與陳漫雖作出道歉,但陳漫卻在社群上分享一篇題為「聊一聊文化自信與藝術誇張」,認為自己拍這些照片,就是「藝術誇張而已」,無疑是暗暗指批評她作品的人欠缺 " 文化自信 " , 不能接受她作品的 " 藝術誇張 " ,

 

藝術家的作品是要展示在公眾面前,希望能獲得公眾的認同與讚賞,除非放在自家庭園不對外展出則例外,一旦公開展出," 文化自信 " 就要顧慮到當地的民族尊嚴,甚至法律法規,

這就像電影導演一樣,拍攝出來的作品往往加入一些個人的想法以豐審作品的鑑賞力,但如果是公開放映的話,就要考慮到公眾的接受程度對社會的影響與法例法規的要求,

 

如果單是附和潛在買主的口味來創作,這衹能算是賣遊客作品的藝匠,而不能算是藝術家,因為作品沒有靈魂。


陳漫的 ( 中國人 ) 人像系列作品可能很受外國人的欣賞,但這等 " 藝術誇張 " 手法的作品在中國展出,又是否獲能得同胞的接受與認同呢?


為著獲得外國人的 " 欣賞 ",而創作出不為國人認同甚至抗拒的作品,可能在金錢上的收益得到滿足,但卻出賣了國家民族的尊嚴,為同胞所唾棄,


無疑,這等 " 藝術誇張 " 的作品在外國有一定的銷路,就例如艾未未的一些系統作品,在外國賣的紅火," 中指 ( 辱華 ) 系列 " 的作品更獲得西九M+ 博物館高價 " 收藏 " ( 一國兩制嘛,直不把香港當作是中國的一部份了 ), 但又有多少市民能接受作品中透露出來的 " 辱華訊息 " ( 當然,黄人則例外 ) ,


說回陳漫,她在認為自己拍這些照片,就是「藝術誇張」而已,如此輕描淡寫,無視同胞的反彈,就引來網上更激烈的批評,其中一位內地網友這麼說 :


[ 陳漫的心理就跟他拍的那位拿迪奧皮包的 " 殭屍人 " 一般,令人作噁! 我再也不會買這品牌產品了 ( DIOR 看了有何感想? ) ,會讓人覺得是自己花錢在作賤自己般的噁心、想吐 !

 

林憶蓮的單眼皮很好看,但陳漫的很噁心 !!! 自己明明就是華人,還自認自己是白種人嗎? 陳漫心理有病,像是把自己當成西方奴隸看待,趴在地上舔別人的腳,只為期求西方關注的眼神。」


而另一位網友批評陳漫的留言 :


「雖然你的title是藝術家,但我覺得你精神上是個乞丐。將你給dior拍的那玩意擺客廳,問你爹媽想不想給它上柱香」,竟獲得 超過6萬人點讚,可見網民的憤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陳漫Dior攝影作被指醜化中國人 官媒:以個性化之名抹黑必遭唾棄
香港01 2021年11月19日更新


中國著名攝影師陳漫為國際奢侈品品牌Dior展覽拍攝的照片在內地引起廣泛爭議,被網民質疑「醜化亞裔形象」。對此,官媒日前發文批評該作品,指藝術本不該分膚色、種族,更不應充斥着歧視、偏見。


上周五(12日),《迪奧與藝術》展覽在上海舉行,展覽中的「LADY DIOR我之所見」宣傳照引發了軒然大波。觀察者網周二(16日)形容這張照片「由下往上惡鬼般的翻白眼神、略帶腫脹的眯眯眼、暗黑瀕死的妝容、清朝的長指套,還有那古怪的劉海,再加上一臉雀斑,充滿着陰森和詭異。」


這組照片引發內地社交平台上的批評,網民普遍認為這是西方對黃種人的刻板印象和污衊。而這組照片的拍攝者陳漫則更成為輿論焦點。


生於1980年北京的陳漫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在中國和國際時尚圈均享盛名,有「時尚圈攝影一姐」之稱。有網民發現,陳漫很多作品裏的中國女性都有「眯眯眼」、妝容怪異的特徵,例如「中國十二色」系列裏的中國女性也是如此。


此外,「少先隊員」系列裏的中國少女身穿簡單透視裝,眼部妝容細長上翹,神情陰鬱,裙下橫陳三峽大壩、矗立中央電視台、飛出嫦娥一號,更有兒童色情與諷刺政治之嫌。

 

不少網民批評陳漫在國內與國外的作品明顯「雙標」,她關於國內一眾明星的攝影作品的審美與大眾相似,也很受網友認可。但其面向國際的作品中,中國人的形象被刻畫成「眯眯眼」、「長辮子」、「斜吊眼」等,造型怪異被網友斥責醜化國人形象,質疑其扭曲審美迎合西方認可。


對此官媒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辦的央廣網周一(15日)刊發評論回應這起事件,指出藝術本不該分膚色、種族,更不應充斥着歧視、偏見。


評論提到,精品品牌Dolce & Gabbana於2018年因宣傳影片「刻意醜化中國人物和景象」,遭到中國民眾抵制,「殷鑑不遠,若有其他品牌也想通過醜化亞洲人形像從而迎合某些固化認知,以個性化創作之名行審醜、抹黑之實,並藉此樹立所謂獨特的『風格』和『賣點』,必然會遭到人們的痛斥與唾棄。」


評論又稱,藝術當是美的,美的種類可以是多樣的,「我們推崇藝術的個性化創作,並不代表我們接受無底線醜化;我們歡迎藝術的百花齊放,也不代表我們會容忍『假惡醜』大行其道。只有讓藝術回歸『真善美』的本真,才是品牌和作品立足長遠的根本。


周四(18日),《中國婦女報》就此事批評,指其反對「白瘦幼」的病態審美,也拒絕製造容貌焦慮,更加反對這些帶有偏見和歧視的畸形審美;又指「以洋為美」、「唯洋是從」要不得,這背後摻雜着醜化中國女性形象,曲解中華文化的意圖,某些攝影師和國外品牌的「審美」出格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ttoday 新聞雲 2021年11月19日
知名攝影師作品「清朝頭+滿臉雀斑」挨轟辱華! 沉默2天反擊了


記者劉宛欣/綜合報導


大陸知名攝影師陳漫與不少大咖藝人合作過,不料先前卻因為幫迪奧(Dior)展覽拍攝的一組照片,被大陸網友怒批「刻意醜化中國人」,有辱華之嫌,隨後替她緩頰的微博帳號也都遭到禁言。沉默多日的她,終於在19日透過社群帳號表態。


陳漫19日在社群上分享了一篇文章,文章標題為「聊一聊文化自信與藝術誇張」,雖然沒有附上任何的文字,但看起來確實是在回應陸網對她的抨擊與批評,她認為自己拍這些照片,就是「藝術誇張而已」,卻遭到無限上綱。她的回應使得大陸網友更加氣憤,嗆她不敢在微博發文,只敢在外網平台說大話。


此前,陳漫的最新作品Dior在上海舉辦的展覽中曝光,照片中可看到一名皮膚黃黑的女子配上貼頭皮的清朝髮式,眉毛淺淡且兩頰布滿雀斑,細長的雙眼邪魅望著鏡頭,不料,照片風格卻遭陸網怒批充滿西方對黃種人的刻板印象與汙衊,直呼「把我嚇到了」,「怪不得覺得特別醜,像殭屍」。


而陳漫本人微博也因此湧入大量罵聲,評論數量超過4萬則,其中最多人按讚的留言寫著「雖然你的title是藝術家,但我覺得你精神上是個乞丐。將你給dior拍的那玩意擺客廳,問你爹媽想不想給它上柱香」的留言,超過6萬人按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