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與內地專家明就免檢疫通關舉行第二次對接會議 港方擬初期設配額制
無線新聞 2021年11月24日
本港跟內地專家就免檢疫通關的第二次「對接」會議明天深圳舉行,據了解內地專家整體滿意本港的防疫措施,港方傾向通關初期設「配額制」,部分名額指定予商務用途,餘下就不限制目的,意味可能包括旅遊及探親。
十多名內地專家,包括國家衞健委代表,上周六來港視察四天。據了解他們整體滿意本港的防疫措施,特別留意到市民非常配合防疫要求。不過內地專家仍關注兩地部分防疫措施的差異,例如內地民眾買退燒藥要實名制,本港就可以隨處買到,擔心有確診者自行買藥退燒,造成個案「走漏」。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明天將率團到深圳,跟內地專家就通關舉行第二次對接會議,同行還有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還有保安局、運房局等代表,消息指會議早上開始。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稱,通關初期屬小規模,設配額制。據了解,當局傾向只在現時運作的口岸、即深圳灣及港珠澳大橋通關。港人返內地後只限廣東省活動。
當局傾向部分配額,指定予商務用途,餘下就不限制目的,原因是難以核實,意味可能包括旅遊、探親及家庭團聚等,先到先得。有消息早前稱每天名額約一千個。
有關注跨境家庭的組織認為,部分配額不分目的不合理,認為要預留部分配額作恩恤用途。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表示:「病危你不回去就一輩子遺憾,我怕名額很快被人用光的時候,當他真的需要去的時候,就沒有名額,就會很難申請,
反而我覺得掉轉過來,有特殊困難的名額,如果那天沒有人申請,或者沒有人申請剩下的,再給別人申請,這個反而可以好一些。」
她認為可透過要求簽署家人病危聲明,甚至要求提交家人病歷等證明,以便當局進行審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消息指港人回內地免強檢名額每天約1000個,當局傾向部分配額,指定予商務用途,餘下就不限制目的,原因是 " 難以核實 ",意味可能包括旅遊、探親及家庭團聚等,先到先得,
誠然,商務配額可通過提供商業登記或公司註冊資料可以核實身份,但家庭團聚及探親,特區政府難以核實申請人在內地配偶 ( 如在內地註冊的話 ) 及親人的資料這是事實,
但特區政府官員就不能一刀切為免麻煩,將餘下的一半配額不論是否有迫切性,全部採先到先得方式分配,這種做事方式,偏離了習主席前此來港視察時,對特區官員的訓誡與期望 ( 為官避事平生恥 ) ,
其實商務與家庭團聚同樣有迫切性,如果商務客已佔去一半的配額,餘下的一半配額理論上商務客亦可申請,無形中商務客除了自己的一半配額,還可以與家庭團聚及探親爭餘下的一半配額 ( 無須提供任何證明 ), 這對家庭團聚及探親的人士是絕對的不公平,
其實家庭團聚的申請人,可以在取得配額後出境時,向入境處櫃枱職員出示兩地婚姻任何一方的結婚證明正本或副本,或是內地兒女的出生證明正本或副本,便可核實家庭團聚申請人的資格,
至於探親方面由於比較複雜,可能牽涉到男女雙方的長輩以及相關的證明文件,就可以緩一緩才開放,但如果有迫切情況如探望病危親屬甚至奔喪迫切要回內地的,
在港方與內地協議下,可以在每日配額外另設恩卹配額,要申請人親身到指定部門申請,經核實所提交的文件後發出恩卹通關配額 ( 可能須要以家庭為單位 ) ,在通過核酸檢測及下載通關碼後,可免強檢儘快進入內地,問題是特區政府是否願意多行一步,
至於到內地旅遊嘛,根本不具迫切性,應該排在家庭團聚與探親之後,但在逐步開放下,亦不會等的太久,讓兩地婚姻分隔了近兩年的家庭能早點團聚,相信就算有意到內地旅遊的港人,亦會願意再等一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