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鍾庭耀03  

鍾庭耀回應抹黑:有人唔識嘢
蘋果日報  2014年3月19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19/18661249

【本報訊】近日不斷遭「梁粉」行會成員及左派報章連日抹黑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昨日直斥有人因政治目的或缺乏常識,誤讀港大民調結果,「有人唔識嘢,自認以為係專家」,認為有人士「係點錯咗市民」。鍾又警告,若有人因政治理由,以不科學方法進行民調掩蓋事實,「學術界將會沉淪」。
 
疑有人因政治誤讀民調

鍾庭耀昨日出席港大學生會舉辦的「學術自由,無畏無懼」論壇時,嚴詞反駁左派人士質疑,指他們將特首評分中的50分演譯為「合格」,屬於社會科學的常識錯誤,因為根據國際標準民調尺度,50分從不是「合格」或「不合格」的分數,而是一個中性數字,否則由0至100分的評分尺度,將出現不對稱的情況。

根據港大3月3日公佈的民調數字,給予梁振英50分以下的市民有38.2%,高於50分有33.1%,反映梁振英民望平均低於50分,絕非如左派人士所講,只由一小撮受訪市民造成。

鍾庭耀又回應全國政協常委、恒地副主席李家傑,早前聲言要找港大以外的院校做民調的言論,強調民調若符合基本的社會科學研究標準,民調結果將與港大民調無異,「佢(李家傑)以為錢可以改變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呢個係任何學者都唔可以接受」。

至於曾在特首選舉期間,大讚港大民調客觀中立的行會成員張志剛,近日狂批港大民調,鍾坦言難以理解,「或者佢崗位唔同咗,有自己新睇法」,不排除有人因政治目的或缺乏常識,誤讀港大民調結果,「有人唔識嘢,自認以為係專家」,認為有人士「係點錯咗市民」,又警告若有人因政治理由,以不科學方法進行民調掩蓋事實,「學術界將會沉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於鍾庭耀的民調, 筆者本來已擱筆不再評論, 但昨日鍾庭耀又跳出來直斥 " 有人因政治目的或缺乏常識, 誤讀港大民調結果, 「有人唔識嘢, 自認以為係專家」, 認為有人士「係點錯咗市民」, 鍾又警告, 若有人因政治理由, 以不科學方法進行民調掩蓋事實, 「學術界將會沉淪」",

筆者忍不住又說兩句, 鍾庭耀的民調自詡是以科學方法進行民調, 筆者不敢質疑他的專業, 但如果指 " 有人因政治目的或缺乏常識, 誤讀港大民調結果 ", " 有人唔識嘢, 自認以為係專家 ",  " 係點錯咗市民 " 的說法, 筆者就有所保留,

其實鍾庭耀的指責, 在邏輯上已是矛盾, 如果真的有人因 " 政治目的 " 的話, 就不是 " 誤讀 " 了, 如果是因缺乏常識而 " 誤讀 " 的話, 則倒還可以說的過去, 問題是港大民調結果是定期向社會公佈, 可見對象是社會大眾而不是一般的學術機構人士範疇,

如果是這樣的話, 港大民調公佈調查結果在處理上就受到質疑, 定期向社會公佈的處理是以社會大眾看得懂, 簡化了衹說重點的部份, 就出現了特首支持度長期偏低, 徘徊在50分以下的現象,

鍾庭耀指出, 質疑民調人士將特首評分中的50分演譯為 " 合格 ", 屬於社會科學的常識錯誤, 因為根據國際標準民調尺度, 50分從不是 " 合格 " 或 " 不合格 " 的分數, 而是一個中性數字, 但自有港大民調以來, 似乎鍾庭耀從未指出過 50分從不是 " 合格 " 或 " 不合格 " 的分數, 而是一個中性數字, 歷來傳媒報導引用民調結果, 指梁振英支持度在50分以下, 屬 " 不合格 " , 亦未見鍾庭耀站出來澄清更正, 指 50分從不是 " 合格 " 或 " 不合格 " 的分數, 而是一個中性數字,

今次有人引用原始數據質疑鍾庭耀民調的可信性, 鍾庭耀卻指指 50分從不是 " 合格 " 或 " 不合格 " 的分數, 而是一個中性數字, 這又是不是如鍾庭耀自己所說的, 是 " 因政治目的 " 而故意不作澄清, 讓傳媒 " 點錯咗市民 " 呢?

鍾庭耀的民調如果說是學術研究的話, 向供學術界研究的資料當然要經得起學術考驗, 但向社會大眾公佈的部份, 由於屬省略了的資料, 就有可能對市民造成誤導的效果, 誠如鍾庭耀自己所說, 50分從不是 " 合格 " 或 " 不合格 " 的分數, 而是一個中性數字,

但社會大眾傳統上都有一個共識, 甚至傳媒亦一樣, 低於50分已屬不合格, 這可能是學術範疇與社會認知範疇迥異之處, 如果港大民調是以學術方式向社會發佈調查結果, 就應同時指出 " 50分從不是 " 合格 " 或 " 不合格 " 的分數, 而是一個中性數字 " , 並不代表些什麼, 而不是有意無意的忽略這原則, 讓社會大眾 " 認為 " 低於50分就是不合格, 把50分作為分水嶺,

鍾庭耀亦有責任 " 提醒 " 傳媒, 在報導港大民調結果時, 如低於50分不應加上 " 不合格 " 的按語, 這是屬於社會科學常識的錯誤, 不是港大民調想表達的意思,

鍾庭耀又警告若有人因政治理由以不科學方法進行民調掩蓋事實, " 學術界將會沉淪 ", 這是質疑及誣蔑學術界其他的民調研究計劃會因 " 政治理由以不科學方法進行民調掩蓋事實 ", 扣上" 學術界將會沉淪 " 的大帽子, 未審先判, 未判先誅, 認為自己才是民調研究計劃的正宗, 自大得很,
 
而民主報報導, " 根據港大3月3日公佈的民調數字, 給予梁振英50分以下的市民有38.2%, 高於50分有33.1%, 反映梁振英民望平均低於50分, 絕非如左派人士所講,只由一小撮受訪市民造成 ",

但翻查港大3月3日公佈的民調數字, 給予梁振英50分以下的市民有38.2%, 高於50分有61.8%, 而不是民主報報導所指的33.1%, 民主報向受眾提供了錯誤的數據, 以支持他們所說的 " 反映梁振英民望平均低於50分, 絕非如左派人士所講,只由一小撮受訪市民造成 ", 這等蓄意扭曲數據, 誤導受眾的行為, 令人側目.

其實鍾庭耀的港大民調, 除了在香港受到質疑外, 在澳門也引起風波, 在本年1月公佈的 " 二零一三年澳門週年調查第二部份結果 ", 指 " 澳門居民對自由、安定、繁榮和民主等四項核心社會指標的評分全線下跌,而且對特區及中央政府的信任淨值都明顯下跌,對澳門前途、中國前途和「一國兩制」的信心的「淨值」也大幅下跌,甚至跌至一九九九年回歸以來的新低。在身分認同感方面,巿民對「澳門人」與「中國人」身分的認同感評分,也都比一年前明顯下跌 ",

這份報告受到澳門社會大眾及傳媒輿論質疑其可信性, 港澳兩地成為難兄難弟, 被鍾庭耀的港大民調 " 調 " 得體無完膚,

筆者找來一篇刊登在澳門新華澳報,  月旦鍾庭耀的港大民調本年1月公佈的 " 二零一三年澳門週年調查第二部份結果 " 的的評論撰文, 作者是永逸, 讓網友看看澳門社會大眾及傳媒對鍾庭耀港大民調的評價, 澳門新華澳報是傾向親中和親政府的傳媒, 或許撰文中有偏頗之處, 但作為參考之用未嘗不可, 就由網友自己去判斷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新華澳報04

延伸閱讀 :

華澳人語 : 鍾庭耀炮製背離事實的「民調」有何用意? [永逸]
新華澳報 2014年1月10日
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75761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繼去年 十二月十九日 公佈其有關「二零一三年澳門週年調查第一部份結果」之後,前日又公佈了其「第二部份結果」。該「結果」繼續使用會計學上的「資產負債表」的「淨值」計算方式,來偷換概念,胡謅什麼澳門居民對自由、安定、繁榮和民主等四項核心社會指標的評分全線下跌,而且對特區及中央政府的信任淨值都明顯下跌,對澳門前途、中國前途和「一國兩制」的信心的「淨值」也大幅下跌,甚至跌至一九九九年回歸以來的新低。在身分認同感方面,巿民對「澳門人」與「中國人」身分的認同感評分,也都比一年前明顯下跌……云云。

凡是有看到這份所謂「民調」的澳門居民,都認為其背離事實,是典型的「老作」製品。實際上,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該項「民調」的去年十 二月六日 至十二日,特首崔世安剛發表「施政報告」,市民們對特區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惠民措施基本滿意,新的經濟房屋開始接受申請,並開始推動「澳人澳地」計劃;而中央政府為了促進澳門發展,再次向澳門提供惠澳措施,宣佈將「APEC」旅遊部長會議安排在澳門特區舉辦。盡管澳門居民對特區政府的施政未能完全滿意,但此時卻也是正是近年來心情較為舒暢之時。

再加上在第五屆立法會選舉中,「民主派」首次遭受挫敗,事前被某人指稱將會獲得八千多票因而奪得一個議席的激進派「民主青年」候選人,卻是令他們大跌眼鏡,因而使得不少人都在認真反思,無論是通常反映反對派意見的互聯網討論區,還是「民主派」本身,都平靜下來,立法會質詢各司長的火力也比往年收斂,有點「回歸常態」甚至是「返璞歸真」的意況。

但在此時此刻製作的民調,卻是比整整前一年「十幅墓地事件」鬧得正夯,「上臺表演」者都極為激情,因而帶動社會氛圍也是頗為躁動,「澳門講場」每日都是充滿激烈噪音的民調,還要下跌,這豈非是咄咄怪事?因此,香港一些朋友經常批評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所製作的民調不科學、不準確,確是有幾分道理。正因為這份「民調」的不科學、不可信,本澳絕大多數媒體都沒有採用,拒絕為其「抬轎子吹喇叭」。

很明顯,這份「民調」的炮製者帶有「憎人富貴厭人貧」的強烈陰暗心理。實際上,就在這份「民調」操作進行之時,由於特首崔世安在「施政報告」中宣佈,二零一四年永久居民的現金分享增至九千元,頓時使得香港媒體一片羨艷之聲,盡管帶有「借助鍾馗打鬼」,「敲打」香港特首梁振英之意。但也可見,香港媒體對澳門特區政府,對澳門特首崔世安的評價,是極為正面的。而同樣是由香港人主持的「民調」,卻是與香港人的主流民意背道而馳,不知是安的什麼心?  

其實,利用民調來擾亂政局,達到某種政治同時,或是在選舉時進行「欺敵」活動,這是人們所知的事實。具體到在民調活動氾濫成災的香港地區,據近年出版的戴卓爾夫人等前英國或港英高官的回憶錄所載,每逢在重大政治事件之時,尤其是在中英兩國關於香港問題談判的過程中,他們或其下屬都有出錢委託某些學術機構進行民調,公然幹擾中英談判,向中方施加「民意壓力」。其中「三腳凳」就是最顯著的例子,公佈了有多少多少香港市民支持香港政府參與中英談判的「民調」。

而由鍾庭耀創辦並主持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生正逢時」,成立後不久就適逢彭定康推出政制改革,對撼中英雙方的「七封外交信」。而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則配合得很好,成為「肥彭」向中方「鬥爭」的「銳利武器」,挾「民主」向北京施加壓力。

搞民調活動是需要財政支持的。那麼,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這筆經費何來?據說,港大並無此預算,因為它並非是港人的大的正式研究項目,可以說是鍾庭耀個人的「私活」,因而並未列入港大的預算。這就需要「外來資助」,實際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所公佈的章程也聲稱歡迎捐助。前年初其進行「特首選舉全民公投」活動時,就曾召開記者會聲稱需要九十萬元的經費,呼籲大家踴躍捐助。但反應極為冷淡,首天只籌得六百元,與標的相差得太遠。不過,卻突然得到一筆六十萬元的鉅款,而該「計劃」卻又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公佈「金主」是誰,當時就有人懷疑是反共反華的財團,卻是外部勢力。

有此懷疑並不出奇,因為在二零零四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時,鍾庭耀本人就洋洋得意地自爆秘密,謂當年其民意調查就接受了全美民主基金會(NED)及下屬「全國民主學會」(NDI)的資助,並向香港媒體承認,還曾於二零零三年底接受「NDI」贊助,進行政黨發展調查。這顯示鍾庭耀的「民調」經費,是來自有美國「中央情報局」背景的「NED」及「NDI」。可能是由於他的頗為張揚的此舉,遭受媒體激烈的批評,以後就閉口不說了。但不說不等於沒有「陸續有來」。

鍾庭耀在香港進行民調作業時,是動員了港大的學生。這些學生在他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當然是受到其所主張的「價值觀」的影響,因而在進行民調電話訪問時,並會有所偏斜。而他在這次對澳門進行民調作業時,是否也使用了這些學生?倘是為了節省長途電話費用,直接在澳門進行民調作業,是否借用了與他「同聲同氣」的澳門的大學教授麾下的學生?倘是屬實的話,這份民調的「結果」就必然帶有強烈的預設傾向性了。

其實,就是從該份「民調」的數據看,受訪者的回應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六十九點六,亦即有三成受訪者拒絕回答訪問內容。這個回應率,不但是遠低於台灣地區,而且也低於鍾庭耀本人在香港進行的民調作業。可以推論,拒絕回答者,可能是對調查問卷上帶有強烈情緒或傾向性的內容極為反感,至少是不認同這樣的查訪方式。倘是將這部份可能會回答「滿意」的受訪者也收納進去,就將令這份「民調」所謂「歷史新低」的「神話」破產。

「樹欲靜而風不止」,澳門居民正在腳踏實地建設特區,希望能發揚成績,克服困難,糾正失誤,以爭取更好的收穫之時,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卻在進行政治幹擾,正是「神台貓屎,神憎鬼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