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3生於亂世05   

熱點 - 販賣恐懼 誤導港人
頭條日報  2015年10月12日
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457/20151012/383364/

在外國,有一種污穢的政治手段叫scare mongering,意思是販賣恐懼。自從中國提出要收回香港以來,這些販賣恐懼在香港大行其道。結果是大批港人不必要地移民,並因此付出沉重代價。

回歸之後,香港反對派繼續製作的議題來嚇港人,然後說要捍衞這樣捍衞那樣,企圖爭取受嚇者支持。事後的事實清楚證明,這些議題其實是靠嚇。

梁振英甫當選特首,有傳言說他有「四大政治任務」,當中包括整治港台。但他上任三年,沒任何事例說明港台被整治。政府近日委任梁家榮出任廣播處處長,其委任廣為港台和社會接受。可見所謂「整治」之說,純屬靠嚇。

這種含沙射影的手法很簡單,先是有人作一點揣測,告知某一傳媒,然後由其他傳媒跟進,希望造成三人成虎效應。受指責者一時有口難言,但時間證明一切。

以港大事件為例,反對派在今年七月底衝擊校委會會場,又圍堵個別校委令各人飽受驚嚇,反對派頭頭在旁吶喊助威,加入嚇唬行列。反對派媒體對這些行為視而不見,反而散佈傳聞作無限揣測,不斷引述所謂消息人士指特首干預副校長任命。

最近有英文報紙指「接近」港大消息人士說:在副校長一事投票前,兼任港大校監的梁振英曾和校長馬斐森見面,反對派立即起哄,一口咬定是特首干預副校長任命。這完全是預先設訂的劇本;而傳媒竟不虞有詐,甚至發展至向其他七大院校校長詢問他們有沒有見過特首?怎知事隔一天,港大發聲明確認校委會主席和校長在和特首從未討論過副校長任命事宜,干預之說不攻自破。反對派和被利用的記者又再一次賠上公信力,令港人再次忍唔住笑,笑反對派的售賣恐懼伎倆,黔驢技窮。

特區政府和特首一向尊重學術自由和按各大學條例落實院校自主。說到底,法治是香港的重要基石,不按法例履職盡責,豈非佔中翻版?

匿名向傳媒放風散播假消息的人要注意:謊話說一百次不會變成事實,只會賠上公信力,傳媒要警惕,因港人不會永遠被你利用。

新聞統籌專員    馮煒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生於亂世07

投奔怒海  [ 屈穎妍 ]
晴報  2015年10月5日
http://www.skypost.hk/column/屈穎妍/007001004073/%E6%8A%95%E5%A5%94%E6%80%92%E6%B5%B7/192032

早前網上流傳過一張照片,那是一家四口手拖手,樂也融融掛着笑臉在遊公園,父母拖着兩個約四、五歲的子女,穿着一式一樣的黑色親子T恤,汗衫上印着八個字「生於亂世,有種責任」,我認得那蒼勁書法,出自余若薇手筆。

我很想知道那對父母是怎樣教孩子,他們胸口刻着那八個字是甚麼意思?我只知道,單是那整齊的四口已不符「亂世」標準,更何況亂世豈可以讓你安安樂樂遊公園?

亂世究竟是甚麼模樣?我幸運,沒經歷過。但這天坐在旅遊車上,聽年紀比我們小的越南導遊說身世,我們毛管直豎,我們合十感恩,我們慶幸,從沒走過亂世。

阿堅是生於越南的中國人,五歲那年,正值動盪,原本富裕的一家五口,決定投奔怒海,像所有越南人一樣,坐大船偷渡到香港去。

堅爸把家當變賣,換成一塊塊薄薄黃金片和四粒鑽石,藏於鞋踭,縫進衣履,帶着家人開始逃亡。

他們先在海邊小木屋等,一天又一天,等到那夜風雨交加,蛇頭來說,今晚暴雨,是出發好時機,幾個拖男帶幼的家庭,冒着風雷雨電,跳上舢舨出公海坐大鐵船去。

那時候偷渡價是十両黃金一個人,五口子就要50両,中途蛇頭還坐地起價,一家人上得船來已丟了60両黃金身家。爸媽帶着三個孩子,阿堅是老大,還有年紀更小的弟妹,大家沿途抱着拖着摟着,不敢有一刻鬆開手,因為他們知道,那個年代、那種環境,一分開就是永遠。(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傳媒把負面新聞作為新聞主線以吸引受眾眼球, 以增加市場佔有率, 再加上某些政治黨團以及外圍組織聯同某些傳媒的 " 創作, 製造, 並擴大炒作 " 行動, 令整個社會陷入悲情城市氛圍, 矚目盡是悲情, 恐懼, 甚致令尚在求學階段的學生感到困擾, 近年來多宗學生自殺個案, 無疑是與社會氛圍有關連,

馮煒光這篇撰文, 令筆者回想起日前屈穎妍所寫的一篇撰文 " 投奔怒海 ", 馮煒光是從政治層面出發, 屈穎妍則是從社會層面出發, 同樣是談 " 販賣恐懼 ",

自回歸以來, 關於特區政府的負面小道消息不絕於耳, 可雖然翻炒又翻炒, 但卻永遠得不到堅實的證據去證實這等流言, 但某些政治黨團以及外圍組織聯同某些傳媒卻樂此不疲, 這種情況在佔領行動後有惡化跡象, 誠如馮煒光所言 " 先是有人作一點揣測, 告知某一傳媒, 然後由其他傳媒跟進 " , 由個人抨論的 " 揣測 " 經由(自己友)傳媒 " 轉化 " 為 " 新聞 " 在社會傳播, 對特區政府產生負面效果,

而屈穎妍談到「生於亂世, 有種責任」T恤, 繼而評論香港是否陷入 " 亂世 " 地步, 與越南百姓相比, 誰才是 " 亂世 " 的存活者? 香港的政治人物這「生於亂世, 有種責任」是否有點 " 無病呻吟 " , 危言聳聽,

網上更流傳不少偏激的言論, 更有指 " 雨傘運動流咁多血,香港有無人同情 " , 問題是雨傘運動釀成流血事件, 起因是佔領人士暴力衝擊警察防線, 他們是攻方, 警察是守方, 這是很清晰的, 如果佔領人士沒有暴力衝擊警察防線, 就不會發生流血事件, 顯然, 責在攻勢的一方, 但卻倒果為因, 扭曲事實將責任加在警察頭上,

至於網上流傳的照片, 是公民黨在今年6.4前夕, 為推出的童裝六四T恤的宣傳圖片, 至於圖片中的人物是否屬父母子女關係就不得而知, 不過, 在子女尚未成年的兒童階段, 父母就將自己的政治理念加諸子女身上, 這又是否屬於 " 洗腦 " 行為呢? 如果父母的政治理念有所偏差, 這對子女的健康成長與獨立思考又是否會造成影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廿四味:劉進圖自毀誠信為陳文敏抬轎值得嗎?
文匯報  2015年9月29日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9/29/HK1509290040.htm

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今日開會,預計會討論副校長一職的委任,很大機會將由校委投票決定副校長人選。即是說,陳文敏能否一圓副校長美夢,很快就會揭曉。雖然前一段時間,陳文敏及反對派勢力為迫使校委就範支持,在校園內掀起一連串政治浪潮,但相信大多數校委能夠堅定立場,以大學利益為重作出抉擇。

眼見形勢不利,近日陳文敏陣營再次出招,擔當陳文敏「爛頭蟀」的依然是劉進圖。他日前又在報章撰文「爆料」,指「許多校委不敢或不願投票支持陳文敏的任命」,是擔心港大「會遭到報復」。當然,他在文中繼續杜撰出無名無姓、來歷不明的「消息人士」,並作出種種毫無證據的指控。其實,這些所謂「消息人士」的說法,不過是陳文敏、劉進圖的「稻草人」而已,否則劉進圖為什麼不邀請他們出來作證?造假得如此粗疏,但他們仍然樂此不疲,把讀者當作傻瓜,也自毀了自己僅有的誠信。

劉進圖在文中犯了一個邏輯謬誤。他在文中指,「許多校委不敢或不願」支持陳文敏升職,企圖營造「很多校委受壓」之感。不過,「不敢」或「不願」是兩個語義完全不同的詞彙,「不敢」就是本來支持陳文敏但因為受壓而不敢支持,「不願」就是校委都覺得陳文敏不符合資格而不認同他升任副校長。兩者意思相差十萬八千里,劉進圖故意將兩者擺在一起,實際是要營造大多數校委「不敢」支持陳文敏的假象。如果大多數校委真的「不敢」支持陳文敏,又何用玩弄這些手段?由此可見,大多數校委應該是「不願」支持陳文敏才是。劉進圖玩弄語言把戲,正說明他本身毫無誠信。

劉進圖是傳媒人,但他這幾個月的文章卻全無傳媒人應有的專業操守。簡單而言就是事實要求證,論證要有證據。但他的文章卻屢屢被人「踢爆」造假。最明顯的例子,是他最早指港大遴選委員會已一致推薦陳文敏,但事後校長馬斐森卻指遴選委員會根本未作推薦。又如今年7月爆發衝擊校委會的前一日,劉進圖又發表文章,指校務委員會成員李國章找人「勸退」陳文敏,導致衝擊當日李國章無辜被學生包圍。事後李國章要求相關人士出來澄清,結果陳文敏被迫在媒體質詢下拆穿劉進圖說法,指李國章從無找人接觸自己。劉進圖的大話竟被陳文敏揭穿,這可說是一大諷刺。

現在劉進圖又出來造謠,有兩個目的,一是盡最後努力向校委施壓,以此令一些未定立場的校委轉為支持陳文敏。二是為陳文敏落選作準備,屆時他們就會以大多數校委「不敢」支持陳文敏為由,發動新一輪政治行動,甚至提出司法覆核,將副校長風波一直延續下去。因此,劉進圖才要先作輿論鋪墊。

看劉進圖現時醜態畢露,說明反對派已是黔驢技窮,只能不斷造謠挑撥公眾情緒。反對派做這些勾當不難理解,但劉進圖身為資深傳媒人,竟然墮落如此,實在令人搖頭嘆息。為了抬陳文敏上轎,甘心丟棄自身的專業、良知和誠信,值得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