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穆迪02    

穆迪調低香港的評級 " 展望 " , 由「穩定」轉為「負面」, 但港府 " 信貸 " 評級仍然維持在Aa1, 筆者不是經濟學者, 難以作深入的分析評論, 但找來幾篇有關的文章與網友分享, 希望有助網友了解經濟學者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假如穆迪調低香港信貸評級  [ 徐家健 ]
AM730  2016年3月14日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05550

穆迪還未調低香港的信貸評級,港府信貸評級維持Aa1;穆迪調低的是對香港的評級展望(outlook),由「穩定」轉為「負面」。展望者,中期轉向之意見也(原文:an opinion regarding the likely rating direction over the medium term)。

記得5年前嗎?當年另一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把美國的信貸評級由AAA,降至AA+,而穆迪雖然維持對美國AAA的評級,評級展望卻轉為「負面」。就此,總統奧巴馬的官方回應是:The markets, on the other hand, continue to believe our credit status is AAA.In fact, Warren Buffett, who knows a thing or two about good investments, said,“If there were a quadruple-A rating, I’d give the United States that.” I, and most of the world’s investors, agree.其他官員及政客對標準普爾的批評就更不客氣。

舊事重提,我想講的是,作為財爺,今天曾俊華高調出來反駁穆迪,是恰如其分的。然而,要說服市民不用擔心穆迪此舉會打擊投資者信心,最好還是找個本土股神出來為香港經濟打打氣之餘,更即時真金白銀加大本地投資。

穆迪的擔心是這樣的。中港融合,政治上令外資覺得香港與內地制度愈走愈近,當評級機構給中國打分只有Aa3時,香港憑甚麼比中國高出兩級呢?

中港融合,經濟上從貿易到旅遊香港都與內地密不可分,當評級機構認為中國經濟轉勢由好變唔好,「中國好,香港更好」的下一句應該是甚麼呢?

穆迪的評估可以大錯,但在否定其評估前,我們要好好解讀穆迪提出的「證據」,當中包括政治上,2014年國務院發表的一國兩制白皮書,和經濟上,從銀行借貸到出口旅遊的統計數字,都顯示中港兩地互相依賴。

穆迪的評估可以大錯特錯,但即將在一份頂級學術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由於一個企業的信貸評級通常不會高於其所屬地方的信貸評級,一地信貸評級下降,首當其衝的是其評級與地方評級相同的企業。

統計分析顯示,一地信貸評級下降後,平均會令該地企業投資跌8.9個百分點,以及淨債發行少5.5個百分點,而新股發行及企債孳息卻有所上升。不管評級機構是對是錯,市場對地方信貸評級下降的反應是增加該地企業的借貸成本,尤其是評級與地方評級相同的企業(如港府信貸評級下降可能拖累機管局評級)。

說過了,穆迪還未調低香港的信貸評級。但假如一天穆迪認為中港融合代表香港應享有與中國一樣的信貸評級,到時上海要追到香港便不再是個夢。

作者為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及資訊經濟計劃附屬學者、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穆迪調低香港評級居心叵測   [ 曾淵滄博士 ]
香港文匯報   2016年3月16日
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3/15/PL1603150008.htm

3月2日,國際信貸評級機構穆迪將中國內地的主權評級展望由穩定改為負面。3月12日,穆迪將香港的信貸評級也由穩定改為負面。一般上,由穩定改為負面,意味著將來有可能把信貸評級降級。

目前,全世界有三大信貸評級機構,這三家信貸評級機構皆來自美國。信貸評級機構是以商業模式營運,客戶付錢聘請他們進行評級,評級好的話,向銀行借錢時可以獲得較優惠的利率。因此,對企業非常重要。對國家的評級也同樣重要。國家要籌集資金,要發行國債,儘管國債在公開市場發售,利率由市場決定,但是,主要買家依然是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信貸評級機構的評級會影響國債的利率,不論是企業或是國家,借貸利率越高,負擔越重。

因此,不論是個別企業或是國家,信貸評級都是重要的。不過,目前全世界最具權威的三家信貸評級機構皆來自美國,不可避免在關鍵的時候,這三家美資的信貸評級機構會傾向為美國的利益做事,憑其影響力左右其他國家的信貸成本,數年前的歐債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09年,美國為了應對金融海嘯,於是大量印鈔票,推出量化寬鬆政策。量化寬鬆政策一出,美元匯率大幅下降,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導致不少國家減少美元為儲備貨幣而增持歐元。不久,歐洲就爆發了歐債危機,歐債危機重重打擊了歐元的地位,不少人更認為歐元始終會消失,歐元區會解散。而當時搞出歐債危機的導火線,就是這三家美國信貸評級機構同時將希臘的主權評級由投資級直接貶為垃圾級。

實際上,香港回歸以來,主權信貸評級不斷地變好,而不是變差。回歸初期,穆迪給予香港的評級為A1級,目前是Aa1級,跳升了3級。目前的Aa1級屬於僅次於毫無風險的最高級Aaa,是次最高級。香港的評級一直有升無降,如今突然被列為負面展望的觀察名單,難怪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也感到震驚,馬上發表聲明說,穆迪誤會了香港與內地之間的所謂「中國風險」,「中國風險」實際上是「中國機會」。

無論如何,穆迪這次出手,將有龐大財政盈餘的香港信貸評級列為負面展望,用心已經很明顯了,簡單地說是挑撥離間,企圖誤導香港人,香港的信貸評級正開始受到內地經濟不好所拖累,內地不再是香港的靠山,而是負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環High Tea - 劍指香港  [ 黃麗君 ]
香港頭條日報專欄  2016年3月15日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9A1G4AF9Z0120809&id=805314

美國圍堵中國的圖謀,展現在南海問題上,也展現在香港問題上。圍堵的策略是在香港社會播種、散播恐懼不安、混亂和不穩定的種子,從金融穩定到內部社會安定上,我們不難看見美國的意圖、手印處處,為的是替中國添煩添亂,香港成為棋子,香港人活在夾縫中,必須有所警覺。

上周六,美資評級機構穆迪將香港的評級展望由「穩定」轉為「負面」,當中原因包括近年中國不斷干預香港事務,令政治風險升溫,穆迪指中港政治聯繫緊密,無論長短期而言,對香港政策都有負面的影響,穆迪更特別提到明年特首選舉將至,社會壓力會損害特區政府施政效率。

評級下調「出口術」

穆迪評香港,講展望評級下調,但保持香港的信貸評級仍然維持Aa1,頗有出口術,製造令人恐懼的假像,香港金融及其監管制度,以至經濟、財政實力穩健程度,美國也有不及,今以信貸展望為切入點,實質是以政治掛帥唱衰香港,當中有幾多計算,不言而喻。

面對這種突襲,特區政府嚴正回應是有必需,上周六清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率先發稿說明香港經濟財政實力,強調一國兩制一直順利落實,再有政府發言人補充聲明,指正穆迪的內地干預論和相關的政治風險論,「純屬猜測和主觀陳述,缺乏理據支持」是就穆迪降級的理據,為特區政府的立場定調,之後財爺在周六和周日再兩度反駁干預論,指出所謂「中國風險」實為「中國機會」,特區政府連番出招,相信是不要讓製造不安、混淆視聽的言論,影響投資者和市民的信心。

穆迪作為評級機構,把政治帶入分析之中,更特別點名提及明年的特首選舉,也提到二○一四年六月中國國務院就一國兩制發表的白皮書,指出白皮書製造了香港逐漸失去自主的風險,這種言論,作為將香港展望降級的基礎,可信性有幾高?

美資傳媒大談港獨

白皮書若製造了政治風險,為何穆迪當時不為香港的展望降級?在二○一四年十月,香港正值「佔領中環」的高峰,但穆迪對香港評級是維持香港的信貸Aa1和穩定的展望評級,皆因香港財政、制度和經濟實力「底子厚」有緩衝,穆迪當日的評級若與今天的對照,是有實質證據顯示香港變差了,還是穆迪的政治考慮多了呢?

金融經濟上,美資機構描繪了香港不穩的景象;在政治上,美資傳媒也不忘把港獨和本土主義大書一筆,在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便有專文解讀港獨是中港最新矛盾,本土派梁天琦成為訪問主角,公民黨楊岳橋也被引述為承認「本土主義已成為香港政治的一個主要力量」。

傳媒報道以外,上周亦有報道爆料,美國領事館人員在金鐘與梁天琦和本土另一發言人黃台仰密談兩小時,這一次會面是想收料還是想收「O靚」,便真的只有使館人員和黃、梁二人才知道。然而這些事的發生,香港人能視之為偶然?還是反映了美國干預、介入香港事務以圖圍堵中國的心態?

中美關係複雜,香港因為歷史原因,站在一個戰略性的位置上,兩方角力,美國劍指香港,香港人要明白這種政治現實,認清危機所在,才不致成為中美政治角力下的犧牲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