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昂山素姬身兼五職 緬甸新局懸念未消
香港明報 2016年4月3日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0403/s00003/1459619549158
【明報專訊】緬甸民選新政府上場,是這個國家1948年獨立以來首個文人政府;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昂山素姬從被軟禁的政治犯成為選舉勝利一方的身分轉換。她雖然囿於憲法規定不能擔任總統,但雖不中亦不遠——一人兼任外交部長、能源部長、教育部長、總統府辦公室主任,最新的是只待議會表決的「國家顧問」。她是整個新政府內閣唯一有兼任職務的閣員,且一做就是五個,在民主社會堪稱罕見。
兼管外交能源教育 民主社會堪稱罕見
昂山素姬在內閣的角色如此「多元」,不免令人感到詫異,也惹起外界猜測﹕她要在民主緬甸時代當一個什麼類型的政治角色?如今她主要部門一把抓,外交、能源、教育都是大事;總統府辦公室主任功能應是接近美國的白宮幕僚長,出謀獻策,打點一切;國家顧問更是相當於總理。然而,即使昂山素姬識見過人,如今五部門歸其下,她是否有精力把這些範疇的工作做得妥當,是人們關注緬甸未來發展的焦點。
由於昂山素姬對緬甸民主進程的巨大貢獻及影響力,加上執政全國民主聯盟多年來遭受打壓,如今上台執政或許缺乏人手,她身兼五職,短時期內還不致引起非議,但長此下去,不能不令人擔心,到底這是否恰當的做法。先不論五項重要職務在身等於把總統架空的質疑,而是內閣主要部門繫於一人,某程度予人「大權獨攬」印象,與她昔日提倡的「民主」似乎相去甚遠。
對於此,有分析指出,昂山素姬此舉實是迫不得已,認為這是向擁有四分之一議會議席的軍方公開挑戰,以此逼迫軍方放權,最終令昂山素姬名正言順上台擔任總統,不受現行憲法因其子是外國籍而不得當總統的規限。事實上,觀乎這五個職位,都是重中之重的大部門,為內政外交核心,尤其外交及能源兩部,專責與外國打交道,以昂山素姬過往與外國的關係,去年又訪問中國,外務大權在握,在可能要與軍方一較高下的氛圍,並不出奇。
軍方去向未明 前路霧裏看花
不過,儘管這可能確保昂山素姬最終親自治政,然而從道德層面觀之,一個領袖身兼五職,可以讓人批評之處甚多。昂山素姬身負五職,最終目的是正式擔任總統,不過倘把兼任這一步放在次要,而先行在國內要務做出成績,推動緬甸在政治及經濟兩方面大幅改革,再下來才是推翻現有憲法的局限,此舉未必不可行。緬甸當下百廢待興,需出力之處甚多,尤其是民族融合,如果新政府解決這一困局,到時軍方依然強硬擋路的話,相信緬甸人民不會同意。
類似緬甸這些民主初霽的國家,還殘留不少舊日制度遺留的文化,縱然政權是新人事,行事卻未必是新作風。昂山素姬一人五職出發點估計在於與軍方討價還價,然而觀瞻則是天下大事一人管理。雖然各國對昂山素姬這樣緊握權力表示理解,可是令人擔心的是,權力是會令人暈頭轉向的迷藥,昂山素姬會否有免疫力,這是第一個懸念。軍方是否真心實意從此與全國民主聯盟共同掌政,分享權力,這是第二個懸念。因為一旦雙方無法共存,軍方下一步走向如何,則是第三個懸念,也是最容易出現流血事件的方向。三大懸念未見清朗,使得緬甸在新民主時代的當下,隱含局勢不穩的因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月神報這則社評, 無疑是為昂山素姬身兼4個部長職務, 再更上層樓出任有待議會表決, 凌駕於總統的的國家顧問一職的 " 民主獨裁 " 解說及背書, 所持的理由是 " (昂山素姬)上台執政或許缺乏人手 ", " 昂山素姬此舉實是迫不得已 ", 此舉 " 是向擁有四分之一議會議席的軍方公開挑戰, 逼迫軍方放權 ", " 最終令昂山素姬名正言順上台擔任總統, 不受現行憲法因其子是外國籍而不得當總統的規限 ", 更指 " 各國對昂山素姬這樣緊握權力表示理解 ",
日月神報社評更迥避了設立凌駕於總統的的國家顧問一職, 給國家的民主進程帶來的隱患, 如果緬甸軍方讓昂山素姬當上總統, 但國家顧問一職卻要由軍方人士出任作為交換條件, 這又如何? 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腳, 平白多了一個太上總統, 令初嘗民主的緬甸倒退到軍方極權的局面, 這還是 " 名正言順 " 合乎憲法的獨裁統治,
社評所列舉為昂山素姬民主獨裁的解說更難以令人信服, " (昂山素姬)上台執政或許缺乏人手 ", 這 " 或許 " 當真是可圈可點, 昂山素姬陣營更多的是文人學者, 對能源、教育方面的認識比昂山素姬強, 而總統府辦公室主任一職相當於美國的白宮幕僚長, 已是權傾天下, 總統廷覺更是昂山素姬的心腹, 已形成昂山素姬垂簾聽政的局面,
為什麼昂山素姬卻急不及待的要撒簾跑到幕前來, 而不是待新政府站穩腳步, 從修改憲法方面著手, 撤除相關限制, " 名正言順 " 的坐到總統位置上, 而像現時般 " 名不正言不順 " 的推動設立 " 凌駕 " 於總統, 擁有 " 絕對權力 " 的國家顧問一職讓自己出任, 這又是否幹的太難看了點,
至於外交部長一職, 誠然如日月神報社評所言, 以昂山素姬過往與外國的關係, 由她擔任是順理成章的事, 這是昂山素姬唯一可以勝任的職位, 但亦有問題, 如果昂山真的出任 " 凌駕 " 於總統的國家顧問一職, 似乎與外交部長職位有所衝突, 失卻了政治緩衝區, 換言之在重大問題上, 再不能以須向總統匯報, 讓總統考慮的緩衝, 因身為外交部長的昂山素姬身兼國家顧問, 任何國家重大決策都可以下決定,
社評又擔心 " 昂山素姬會否有(政治權力)免疫力 " , " 軍方是否真心實意從此與全國民主聯盟共同掌政, 分享權力 ", " 一旦雙方無法共存, 軍方下一步走向如何 " 等三個懸念, 觀乎昂山素姬近日的動作, 個人政治權力不斷加碼上升, 變相的向軍方施壓, 已陷於民主獨裁局面, " 昂山素姬會否有(政治權力)免疫力 " 已不是擔心而是事實,
至於軍方會有怎樣的反應? 是否 " 真心實意與全國民主聯盟共同掌政, 分享權力 ", 這從釋放昂山素姬開始, 已顯示出軍方的誠意, 但現時的情況反而是昂山素姬步步進迫, 意圖打破與軍方共同掌政分享權力的局面, 昂山素姬的急進, 是否能讓軍方退讓成疑, 令緬甸的民主蒙上不明朗因素, 有充分民意支持的昂山素姬是否能理順與軍方的關係, 以及管治好國家, 相信是國際社會及民主人士所十分關注的, 猶其在國家管治上, 對於一些人的 " 民主萬能論 " 是一個考驗.
後記 :
昂山素姬的上台, 更由幕後跑到台前, 令一些宣揚民主的西方國家感到鼓舞, 但緬甸超過半世紀封閉的軍人統治, 百廢待興, 在與西方國家交往當中, 在經濟金融領域上的發展尚在起步階段, 對善於玩弄財技的西方國家而言, 緬甸無疑是一塊大肥肉, 如何能護住國家資源不被掠奪, 國家金融不被侵蝕, 對獨攬大權的昂山素姬而言是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