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斐森劈炮 張星煒憂對港大運作造成混亂
東方日報即時新聞 2017年2月2日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70202/bkn-20170202181819812-0202_00822_001.html
原本合約至2019年才結束,現年57歲的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突然辭職,事件震驚港大師生及教職員。香港大學教師及職員會主席張星煒直言,以他印象中,港大從沒有發生類似事件,「校長一般係想連任落去,好少話一任都未做完就走」,張星煒相信馬斐森是承受很大壓力,做得「唔開心」,才萌生去意。
張星煒認為前年港大副校長遴選風波,馬斐森推薦前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擔任副校長,卻被校委會否決,相信事件令馬斐森感到沮喪。他指,馬斐森尚餘一半任期便辭職,會對港大運作造成混亂和不負責任,亦擔心馬斐森只做了2年校長便辭職,恐令其他人才對港大卻步,難覓合適人選接任。
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表示,如果100分滿分評馬斐森任內表現,只會給不合格的30分,她不認同馬斐森在任命副校長爭議中,取信由梁振英委任的校委會主席李國章的說法,又指馬斐森不理解香港政局。孫曉嵐期望下任校長,無論是否華人也應熟悉校政,和捍衞香港大學的價值,但於現今的政治氛圍下不感樂觀。
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對馬斐森辭職感到非常震驚,他不相信馬斐森是純粹因個人原因而中途辭職,認為事件顯示港大經歷前年風風雨雨後,及在李國章出任校委會主席期間,港大的管理工作困難,估計這些困難是導致馬斐森請辭的原因之一。葉建源促校方嚴格按照港大多年的傳統及制度,並在保持足夠透明度和公信力的情況下,開展新任校長的遴選工作。
港大一年級工程系尹同學對校長辭職感突然,他指一直未聽過這件事,希望下任校長多些與學生接觸。港大職員余小姐則對馬斐森辭職覺得「有啲預咗」,她希望下任校長能壓得住場,指如果驚頭驚尾,被人事變動、輿論影響,就未必適合這崗位。
另外,行政及財務副校長康諾恩博士(Dr Steven J. Cannon)傍晚步出鈕魯思樓時,拒絕回應馬斐森的辭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港大校長馬斐森未能完成任期中途辭職, 自然又會引來一些港大校友及政治黨團人士借題發揮, 指馬斐森是受到政治壓力而辭職, 矛頭直指梁振英, 頂多衹是要梁振英辭職下台, 可惜梁振英已宣佈不再競選連任, 這把火燒不起來,
港大有史以來, 校長被學生及校友罵為 " 可恥 " 要求辭職的, 衹有徐立之與馬斐森, 兩人都作出了抉擇, 徐立之在約滿後不再續約港大, 而馬斐森則合約未滿已另謀高就, 辭職離去,
我們來看看兩位校長的能力, 港大在徐立之擔任校長期間, 全球排名曾攀至第十八位, 馬斐森接掌港大後, 去年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最新的「全球最佳大學排名榜」, 港大持續插水式下跌42位至排名第106位, 單以亞洲大學排名計, 港大亦由前年的第5位跌至第8位, 兩位校長的能力高下立見,
徐立之的不續約港大, 無疑是受到政治因素影響, 相信沒有一個學者能容忍欲加之罪, " 可恥 " 的罵名, 猶其是這 " 可恥 " 是建基於政治操作, 就掩蓋了徐立之多年來為港大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港大部份學生及校友就對徐立之作出這樣嚴重的指控, 無疑會令徐立之對自身去留作出慎重考慮, 他選擇了約滿不再續約, 是對港大及特區損害最少的做法, 令那些 " 無風三尺浪 " 的另類港大學生校友以及政治黨團人士炒作不起,
反觀馬斐森合約未滿已另謀高就, 辭職離去, 給予港大另類港大學生校友, 以及政治黨團人士炒作的機會, 對港大及特區造成損害,
兩人的能力及操守相比之下, 市民大眾有目共睹, 可嘆那些另類港大學生罵走了一個國際級知名學者的徐立之, 卻迎來一個力有不逮的馬斐森, 令港大全球排名插水式下滑, 畢業生的出路誠然亦會受到影響, 那些罵走徐立之的另類港大學生, 誠屬害人(港大同學)而不利己, 為攪政治操作就不惜拉同學陪葬.
馬斐森的離去, 無疑會給港大一個契機, 希望新選任的校長能擺脫馬斐森任內對大學的無為而治, 對部份教職員與學生在校內外大攪政治活動, 荒廢了學術研究及進修都視若無睹, 不獨損害港大聲譽, 更令港大全球排名插水式下滑, 港大再經受不起這樣的折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全球大學排名港大暴跌42位 插水至106位
東方日報 2016年10月25日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1025/bkn-20161025135326709-1025_00822_001.html
近年糾紛不絕的香港大學在國際排名又暴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公布最新的「全球最佳大學排名榜」,港大插水式下跌42位至排名第106;單以亞洲大學排名計,港大亦由去年的第5位跌至第8位,不但繼續落後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更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爬頭」。有本地學者分析指,香港多間大學現時甚少參與國際協作,建議大學在加強學術研究之餘,亦應增加與國際合作的機會,以提升本地大學在全球的競爭力。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公布最新的「2017全球最佳大學排名榜」,排名榜按12個分項指標進行評分及排名,包括全球性研究聲望、地區性研究聲望、研究被引用總次數、期刊發表、研究被引用帶來的影響性、國際協作等,評估對象涉及65個國家或地區共1000間大學,較去年評估的750間更多。
美國哈佛大學位列全球最佳大學綜合排名榜首,以滿分100分蟬聯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第2及第3的,分別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美國史丹福大學;至於香港大學,則以總分68.9分獲全球第106位排名,較去年全球排名第64位,下跌了42位。報告顯示,港大在研究被引用帶來的影響性、國際協作等指標,在全球排名方面均較低。
至於亞洲區的大學排名,日本東京大學蟬聯亞洲第1;新加坡國立大學再升1位至排名第2;內地的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分別排名第3及第4。而香港大學則因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及日本京都大學「爬頭」,由去年亞洲第5跌至第8。香港中文大學亦由去年亞洲第11位跌至第15位;香港科技大學則維持亞洲第16位。
有關排名榜同時根據各院校22個學科進行評估,香港的大學主要在化學、電腦科學、經濟和商業、工程學、材料科學、物理學,以及社會科學和公共衞生方面表現較為理想。
港大發言人回應稱,大學一直致力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在教學、研究及知識交流等多方面力求卓越。校方確信透過實踐港大最新勾畫未來願景的藍圖,致力成為亞洲的世界級大學,提升港大在國際間的聲譽。
香港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分析指,內地及新加坡等著名大學在處理學術研究上,均以多個國際性排名的指標為本,機械性地力谷大學的學術聲望及國際排名:「佢哋會要求學者按既定的硬指標做研究,刊登喺著名期刊,否則或會影響佢哋嘅升遷機會;但亦因為咁,或會影響教學質素」。至於香港大學,基於學術自主之故,學者大多可在學術研究上自由發揮,加上香港多間大學不願參與國際協作,當今次排名引入更多大學進行評估時,香港大學的競爭力便受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強詞有理:百年學府毀於政治
東方日報 2015年10月5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51005/00184_005.html
中國人一向崇洋,尤其是經歷一百多年殖民統治的香港,更是普遍存在「外來和尚會唸經」的心態,以致公營機構爭相聘請洋人掌舵。然而,許多外來和尚不見得有甚麼過人之處,反而往往因為不熟悉本地情況而烏龍百出,笑話多多。西九管理局換了幾位洋總裁,依然一事無成,就是典型例子;而香港大學自從馬斐森擔任校長後,風波不斷,亂象叢生,恐怕也與這位洋和尚「水土不服」有關。
最近鬧得不可開交的副校長委任風波,馬斐森的言行就引起不少爭議。他一方面擺出中立姿態,聲稱尊重校委會的決定,一方面自爆私人電郵被黑客入侵,指不排除北京在背後介入云云。堂堂大學校長竟以「不排除」來譁眾取寵,難怪有人嘲諷他「想像力豐富」。馬斐森當初已被質疑沒有資格領導這家百年學府,事實證明,這種質疑並非沒有道理。
說來可悲,港大在徐立之擔任校長期間,全球排名曾攀至第十八位,成為一項驕人紀錄,可惜好景不常,馬斐森接手後,校園愈來愈政治化,導致排名節節下滑,短短幾年已跌至四十四位,連亞洲三甲位置也不保。有人還揚言要發動罷教,莫非真的要將港大置於死地?「世亂人心薄,年荒虎迹多」,政治化不僅害了香港,更害了這家百年學府。
陳競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筆者當日之評論 :
港大副校事件雖塵埃落定, 但仍有組織團體人士不斷炒作, 但奇怪的是以往勇於站出來 " 曝光 " 的泛民政治黨團大老, 卻不見終影, 怕是與區選前夕有關, 不欲當出頭鳥, 影響黨團選情, 由此可見, 港大副校事件的炒作是否獲得市民支持與認同, 政治黨團的觸覺是最敏銳的,
無疑, 組織團體人士不斷炒作港大副校事件, 是有其政治目的, 意在把污水撥在一眾投反對票的校委身上, 更意圖拉上梁振英甚至中央政府指屬幕後黑手, 更有人聲言要拉投反對票的12名校委下馬 ( 筆者疑惑, 在事件中校委投的是暗票, 這位仁兄如何得知是那12名校委投反對票? ), 端的是 " 秋後算帳 " 來了, 如果是採明票制, 這12名校委怕不被這等組織團體人士 " 五馬分屍, 大卸 八塊才奇 ",
馬斐森這位 " 洋和尚 " 任內, 對校務管的一笪糊塗, 在違法的佔領行動前後, 法律學院一筆又一筆糊塗帳都懵然不知, 及後 " 爆鑊 " , 經調查證明有憑有據才作出處分, 這不是馬斐森這位校長早應處置的嗎? 為何要上到校委會的層次,
在違法的佔領行動期間, 馬斐森更到金鐘現場 " 慰問 " 學生, 無疑是支持學生欠缺理性的違法行為, 在一個又一個參與佔領行動的學生被檢控起訴判罰, 馬斐森對此有何感想?
馬斐森爆私人電郵被黑客入侵, 指不排除北京在背後介入云云, 相信網友不會忘記現在俄羅斯的斯諾登曾爆料, 美國網絡情報部門的目標, 港大亦屬其中之一, 馬斐森為何獨認為自己電郵被黑客入侵 " 不排除 " 與北京有關,
港大在徐立之擔任校長期間, 全球排名曾攀至第十八位, 馬斐森接手幾年, 港大全球排名已跌至四十四位, 連亞洲三甲位置也不保, 兩位校長的管治能力高下立見, 現時更有校內及校外人士聯同發起罷教, 相信衹屬一小撮人, 但對於其他大部份不涉政治的港大同學公平嗎?
政治入侵港大, 某些學院教職員政治傳播凌駕於學術傳授, 再加上在 " 未夠班 " 的馬斐森領導下, 全球排名應聲下跌, 更未知跌勢何時了, 受害的是港大的同學, 畢業後在社會找尋工作比其他大學低了一大截, 大學政治化帶來的後果是老闆對港大畢業生存有戒心, 所謂 " 一粒老鼠糞攪壞一鍋粥 ", 一些 " 熱衷 " 於政治, 掌控著學生會的一小撮同學, 令其他大部份同學受累, 同學們是否是時候考慮跟隨城大同學, 啟動罷免機制把這等 " 老鼠糞 " 清除, 回復港大校園的清靜, 可以專注於學術的進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環High Tea - 不能隨便罵校長「可恥」 [ 黃麗君 ]
頭條日報 2011年8月30日
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159713§ion_name=wtt&kw=26
在上周五晚於港大校園舉行的「港大818殺害自由事件」燭光集會,有逾千人參加。據報道,除了港大生、舊生,還有包括人民力量和九十後青年的聲援人士,他們當中有人連珠炮轟港大校方,特別是校長徐立之,最後還有人高呼「徐立之可恥」!
罵人「可恥」是一個很嚴重的指控,對一個學者而言,被罵「可恥」更加猶如被判人格破產,指罵徐立之「可恥」的現場人士,到底有沒有想清楚他到底所犯何「罪」,要被冠以「可恥」之名?
拒絕默哀即惹來指罵
自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香港大學的周年慶典鬧出風波之後,徐立之已四度致歉,承諾檢討但仍然平息不了部份同學、校友和教職員的怒氣,上周五的大集會成為追討校方過失的高潮。
作為一個高等學府校友和師生關注校園的言論自由,表達自由,大學的獨立自主非常之理所當然,但單從集會後傳媒聚焦報道的過程,大家見到的不是一個理性溝通、一個講道理、擺事實的平台,個別環節更似一個批鬥大會,
批評者可以高談闊論,暢所欲言,但徐立之開腔則惹起噓聲四起,本為兩方意見,結果只聞一方的譴責,集會的言論幾被壟斷,一些參與大會的人士更咄咄逼人,安排了為港大自由已死默哀一分鐘的環節,徐立之拒絕參與隨即惹來可恥之指罵,這種情節,這種情景出現在一個大學校園之內,能不令人神傷?
大學是一個培養學生懂得明辨是非,獨立思考的地方。大學師生和校友高呼要捍香港的核心價值是理所當然的。不過,當那些學生和集會人士高呼當權者要捍衛言論自由,尊重大學自主、而不讓其他人陳述其他觀點時,他們骨子裏又有幾尊重言論自由?
上周五集會人士說港大自由已死,是否言過其實?他們是否只以一宗李克強出席百年大典的保安和採訪安排失當的事例,便可以宣佈港大無自由?無數在港大默默耕耘的學者、研究員今天繼續盡心做好他們的研究、發表他們的研究心得;無數港大學者現在仍然可以在傳媒上盡抒己見,月旦當權者的不是,提出完善施政的建議,這不是自由是甚麼?
作為港大校長,徐立之拒絕為港大自由已死默哀這種不符事實的戲劇化政治表演,是體現他作為一個擺事實、講道理的學者風範。那些怒罵他可恥的人,有沒有尊重過他的意見。這些人在「禮、義、廉、恥」四環之中連基本尊重「禮」這個中國人的核心價值也不懂得,又如何有資格人可恥?
慎防他人騎劫校園活動
大學生要擺事實、講道理,第一步要釐清事實。當晚出席集會的工程系葉教授說出席集會是望了解當天警方和校方保安如何負責協調及安排,為何「做到好似封校一樣」。葉教授首先查找事實是一個讀書人,明道理的人應做的事,那些現時未弄清事實已把事情上綱上線的集會人士,是否也應該退一步看看雙方陳情才再作判斷?如果他們不願意這樣做,又如何配得上作為一個曾經接受過高等教育、有資格捍衛香港核心價值的文明人?
參加周五集會的還有一些非港大校友而被視為專業抗爭兼破壞社會秩序的搞事人物,港大人搞港大集會,還要慎防遭他人騎劫校園活動,污染校園純樸之風。
* 筆者註 : 黃麗君, 頭條日報『中環HighTea』專欄作家,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2006-2010校友會幹事會副主席, 中大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筆者當日之評論 :
同是大學人, 為何對港大事件看法, 與過去幾天港大內外某些人士的看法有如此大的分別, 如此理性, 如此以客觀的態度去分析事件, 敢於講出 : " 當那些學生和集會人士高呼當權者要捍衛言論自由,尊重大學自主、而不讓其他人陳述其他觀點時,他們骨子裏又有幾尊重言論自由?"而不怕被人扣帽子, 打棍子, 說她身為大學人吃裡扒外, 當真是勇氣可嘉,
及後更指出 : "那些現時未弄清事實已把事情上綱上線的集會人士,是否也應該退一步看看雙方陳情才再作判斷?如果他們不願意這樣做,又如何配得上作為一個曾經接受過高等教育、有資格捍衛香港核心價值的文明人?"
文章擲地有聲, 明道理, 辨是非, 這才是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 有資格捍衛香港核心價值的大學文明人, 那些還未弄清事實, 已把事情上綱上線, 登報聲明, 集會抗議的大學院長, 大學教授, 看到教出來的學生還能客觀地分辨事物, 明辨是非, 自己比學生還不如, 能不汗顏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