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填海01  

美麗旗幟的背後力量 [ 屈穎妍 ]
hkgpao專欄 2018年10月17日
https://hkgpao.com/articles/231820

我第一次認識電子煙,是在英國。

走在倫敦街頭,碰口撞面都是吸電子煙的人,吞雲吐出來的霧很大,但味道卻吸引,有士多啤梨味、爆谷味、冬甩味、西瓜味、可樂味、薄荷味……什麼味道都有,就是沒有煙味。

吸食的都是年輕人,不少是女性,甚至少年,他們說,電子煙沒有尼古丁,沒傳統煙的害處。我找熟悉此道的醫生朋友問訊,他的比喻很精彩……

廚房煮餸產生的油煙也沒尼古丁,你會在炒菜炒至滿室油煙時,叫阿仔進廚房:「喂,阿仔,正呀,呢啲油煙冇尼古丁呀,快啲吸多兩啖吖!」

有吸煙組織在電台訪問中說了個很老實的比喻:「電子煙比傳統煙傷害少很多,吸傳統煙是在100樓掉你落街,吸食電子煙只是從10樓掉你下來……」

說到底,都是要死,100樓必死無疑,10樓可能半生不死,更慘情。

所以,這次特首施政報告提出全面禁止進口及銷售電子煙和加熱煙等新式煙草產品,我覺得是最大德政。已有醫學報告顯示,傳統香煙每年在全世界引致至少500萬個無需要的死亡,難道我們還要另闢一條新的死亡戰線嗎?

倒是那天看到一則新聞讓我非常驚訝:「無煙世界基金會」主席反對禁電子煙,認為立法禁絕只會引致走私及犯罪出現……我奇怪,「無煙世界基金會」不是要追求無煙環境嗎?何以竟反對政府禁電子煙?

翻查背景,原來這個獨立非牟利組織「無煙世界基金會」的金主,諷刺地,竟是全球第一大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國際(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這家美國煙草公司最近宣布,未來十年將投放10億美元資助基金會。

這個在2017年才成立的「無煙世界基金會」,是由一位世界衛生組織前任官員領導成立,由頭到腳都是漂亮地推行無煙運動,實際上卻是幫煙草公司做公關,是假禁煙,真賣煙。

忽然想起,香港也有類似狀況。

好多打着環保旗號的組織,不正是天天喊:這裏不能起樓那裏不准起樓嗎?焉知道,背後金主會不會就是最後獲益的地產商?同樣,天天罵你不民主我不民主的反對派,背後又到底藏着什麼樣的民主霸權?

金權政治,豈是我們小民能從表面旗幟一眼看穿?被煙草商買起的「無煙世界基金會」,就是最好例證。

原載:大公報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18/1017/190319.html

原圖:朱凱廸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uhoidick/photos/a.735604569838803/1861871173878798/?type=3&thea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環High Tea - 志在「共享」不在「大嶼」? [ 黃麗君 ]
頭條日報專欄 2018年10月18日
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26/20181018/710218/

填海還是不填海?政府是否真的有心要填海,「明日大嶼」是虛招?還是事在必行?坊間近日有很多討論,也有陰謀論,認為特首林鄭月娥志在「土地共享」,「明日大嶼」不過是過場。這些討論和議論只說明了土地問題,而背後充滿利益計算;真正的討論,小市民根本無從參與!

特首志不在填海,是否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從管治的角度而言,政府有責任推動利民的措施,特首和特區管治團隊去落實政策的意志當然重要。然而,若政府得不到廣大市民支持,無論其意志有多強,特首和官員也定會舉步維艱。今天,我們聽到很多反對和質疑的聲音,但願意站到台前支持政府的人,遠不及反對者。若果「明日大嶼」計劃繼續這樣推動下去,前景真的相當黯淡。

反對填海的人,振振有詞。有人說:遠水不能救近火,幾十年後才有房屋落成,解決不了燃眉之急。有人說填海計劃掏空庫房,是敗家之作。反對的,口號要幾嚇人,有幾嚇人。小市民應該如何判斷呢?填海造地建屋需時,真的不能解決今天的房屋問題嗎?

填海需時是事實,但一千七百公頃的填海計劃,真的不能對今日癲狂的樓價產生降溫作用?今天有人急於置業,是擔心樓價會繼續瘋癲地上升,愈遲買,愈難買。然而,若果有心置業者不是炒家,會否明知在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後有大量供應,不顧一切去上車?盡快落實填海造地可以是一種期望管理,讓真正置業者不須在今天競逐高價入市,間接有助樓市降溫。

不過,要樓市降溫當然不能只靠期望管理,在全力推動填海計劃之餘,另一招是控制需求。今天,有不少錢多到香港人望塵望及的外來投資者,豪擲萬金買香港樓。這些人是無理地推高樓價的其中一害,政府若不在源頭止住這種不必要的需求,將來有幾多地也是無補於事的。所以政府要做期望管理,也要做需求管理。

至於特首志不在填海的說法,其實是有點不明特首的處境的。土地房屋問題是香港重中之重的民生問題,任何人當特首而不能解決瘋狂樓價和其相應衍生的高昂物價問題的話,只會面對民怨沖天的局面,那還可以繼續擔當這職位嗎?道理顯淺,陰謀論相信很難站得住腳。今天特首有全力推動填海造地的誘因,相信填海能夠解決土地的市民,也應該發聲支持。否則「明日大嶼」定會死於支持者的靜寂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筆者今日與網友分享的兩篇撰文, 看似風馬牛不相及, 一篇是談禁電子煙, 一篇是談大嶼山填海, 但兩者有一個共通點, 就是都有反對的聲音,

據專家學者的意見, 吸食電子煙與吸食香煙一樣, 都會損害健康, 為什麼還會有人提出反對?

至於反對大嶼山填海, 現時社會上已有共識, 瘋狂的樓價已嚴重影響到市民安居置業的期望, 而樓價帶動租金上揚, 已然超出基層市民的負擔, 遂有劏房的出現, 與籠屋衹差一步而已,

筆者質疑, 究竟反對大嶼山填海的人數多, 還是支持大嶼山填海正在輪候公屋的26萬戶家庭的人數多? 民意究竟站在那方?

上面的兩篇撰文, 作者都質疑反對聲音背後的 " 力量 ", 為何可以無視現實逆民意而行?

反對政府禁電子煙的背後力量, 原來是全球第一大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國際, 擔心禁電子煙 " 會引致走私及犯罪出現 " ( 唇亡齒寒? ), 對一個在全球推動香煙銷售的垮國公司來說, 這不是很諷刺嗎?

政府當年禁止香煙廣告, 煙草商就與報販協議, 把香煙廣告放在報攤上, 以 " 展品展示 " 形式賣香煙廣告, 被政府告上法庭, 報販在煙草商的 " 支持 " 下打羸了官司, 現今報攤上的香煙 " 展品展示 " 琳瑯滿目, 美輪美奐, 有的還有燈光照明, 誰說不是廣告? 但法庭說不是就不是, 奈何! 現今政府禁電子煙, 是否會重演當年的一幕, 讓法庭來裁決呢?

說到這裡, 筆者又聯想到綠色和平了, 綠色和平每年接受的捐款, 究竟有多少是由他們的 " 目標企業 " 所捐出? 收到捐款的綠色和平, 對這等 " 目標企業 " 的 " 監察 " 又是否有所 " 調整 " ?

全球以市場經濟運作的超市, 每年超出適宜食用日期而 " 處理掉 " 的食物數量可是天文數字, 但綠色和平卻迥避了對這個範疇的 " 監察 ", 是超市涉及的外圍供應鏈太龐大, " 監察 " 之下可能影響市場經濟與食物鏈供應的穩定 ( 以及捐款的來源 )嗎?

至於反對大嶼山填海, 筆者日前亦有撰文討論, 質疑反對大嶼山填海黨團團組織人士背後的 " 力量 ", 為什麼在特區房屋問題嚴峻的情況下, 還會有政治黨團團組織人士跳出來以各種理由反對, 反對派的立法會議員, 還聲言要在議會 " 拉布 " 拖垮政府就大嶼山填海計劃申請的撥款, 這不是逆民意而行嗎? 他們都是由市民選出來的呀, 

回歸之初, 董特首提出 " 八萬五 " 計劃, 在反對派以政治理由強行阻撓下無疾而終, 如果當年能成事, 今天特區嚴峻房屋問題當可紓緩不少, 現今政府提出大嶼山填海計劃, 無疑是遠水不能救近火, 但對於長遠土地儲備, 以及發展新界收地及補償問題有莫大幫助, 不會在這問題上被新界土地持有人牽著鼻子走, 猶其在補償問題上予取予攜 ( 反對黨團團組織人士背後的 " 力量 " 難道與此有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短片:明日大嶼】坪洲海傍現巨型橫額 反大規模填海
明報即時新聞 2018年10月13日
https://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81013/s00001/1539426722836

《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包括在交椅洲和喜靈洲一帶,分階段填海1700公頃,建造人工島。守護大嶼聯盟聯同坪洲填海關注組及當地居民,今日下午在坪洲南灣拉起巨幅橫額,反對大規模填海。

坪洲填海關注組表示,「明日大嶼」計劃,會嚴重影響交椅洲、周公島、坪洲及喜靈洲。周公島已在2015年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的重要生態保護地區,坪洲則是當中唯一一個有數千居民的社區。關注組對當局將填海規模升級,直接危害當地表示憤怒,呼籲坪洲居民參與守護大嶼聯盟明日(14日)發起的遊行,表達反對聲音。

據了解,坪洲填海關注組成立於2012年初,當時政府進行填海諮詢,選址包括坪洲—喜靈洲連島方案。

另外,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星期三(10日)傍晚發起網上聯署,要求當局擱置東大嶼人工島計劃,並以「先棕後綠藍」發展土地,到今晚約8時半,已達2萬人聯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筆者日前的評論 :

臨近立法會議席補選尚有不到一個月, 反對派黨團議員及人士為了避免影響選情都十分低調, 但又不願放過特區政府, 那外圍的組織及黃色學者便接棒繼續狙擊特區政府, 本著逢中必反逢特區必反的原則 " 辦事 ", 林鄭提出「明日大嶼」計劃, 便成為狙擊的對象,

特區的公營房屋問題因欠缺足夠土地, 多年來都無法解決, 本來不是沒有土地, 新界及大嶼山多的是, 但新界涉及收地問題, 又有反對派激進黨團從中攪局, 要收地殊不容易, 一個不好就像菜園村般要付出超額的賠償, 這不是善用公帑之道,

反對派激進黨團口口聲聲指政府在新界發展上採公私營合作是 " 官商勾結 ", 輸送利益, 但派激進黨團串聯新界居民攪局, 以求獲取超額賠償, 又何償不是 " 黨民勾結 " 圖利?

現今林鄭提出「明日大嶼」計劃, 未來對新界土地需求的壓力便大大減輕, 在新界收地上政府有了新的籌碼, 而煮熟的鴨子飛了, 相關人士及團體能不急謀對策, 就由外圍組織及黃色學者出面反對林鄭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

「明日大嶼」計劃受益的是輪候公屋的升斗市民, 以及在高昂樓價下沒有能力置業的中產階層, 反對「明日大嶼」計劃無疑是與民為敵,
近日眾多黃色學者及離島居民組織, 跳出來以各種理由反對 「明日大嶼」計劃,

" 飽漢不知餓漢飢 " , 筆者不禁問一句, 這等跳出來以各種理由反對 「明日大嶼」計劃的黃色學者及離島居民, 究竟有多少是業主? 有多少是正在輪候公屋的人士? 有多少是想置業而又無能為力的中產階層? (傳媒記者為什麼不問一問?), 而這等跳出來以各種理由反對 「明日大嶼」計劃的黃色學者及離島居民組織(有多少會員?), 他們究竟代表了多少居民? 有多少代表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