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災難前的預演 [ 盧永雄 ]
星島日報專欄 2020年8月25日
當香港單日確診跌到九宗,只有七宗本地確診時,下月初做全民檢測,的確予人有點來得太遲的感覺。
也是在疫情開始紓緩時,中央政府支援香港在亞博館旁邊興建臨時醫院。由於入院人數漸減,也好像沒有太大需要。不過,由於有關的興建設施費全數由內地承擔,建成後又會交給醫管局營運,民眾好像找不到甚麼理由去開罵,不過亦有不少人覺得多餘。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今年冬天會否再有一場疫情大爆發呢?
香港如今這次第三波爆發,和全球多個地區的再爆發同步。各大城市都是因為五、六月疫情紓緩,開始重啟之後,防疫態度放鬆而爆發。
值得注意北半球如今是夏天,天氣很熱,原本不利冠狀病毒傳播,還是有這一波爆發。這樣問題就來了,到十二月傳統的冠狀病毒活躍期,二○○三年的沙士和去年的新冠疫情都是從十二月開始,再加上全球多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流行病毒流散的背景下,本地再有另一波大爆發,絕不為奇。
北京六月初曾二度爆疫,但在二十六日後歸零。北京有全民檢測加健康碼兩大法寶幫助抗疫,而北京有能力進行全民檢測,皆因她利用了之前疫情紓緩的兩個多月空檔,大力擴大檢測能力所致。香港五、六月沒有做甚麼,所以七月再爆疫時,每日的檢測力只能做七千、八千個,不要說全民檢測,連疫區檢測也未能做好。
所以如今香港要試驗一次全民檢測,要先把港版「方艙醫院」、「火神山醫院」建好,目前未必有用,但將來萬一再爆疫時,就有大用。Touch wood萬一香港十二月再爆疫,又萬一內地又同時有大城市爆疫時,到時你想叫阿爺幫你,他也未必得閒。預備了最壞,期望有最好,永遠是為政者要做的事情。
就下月初進行的全民檢測,估計大體情況會出現這些情況:
一、是否檢測的決定變得政治化。全民檢測本來是一個科學化的方法,找出隱形的帶病毒者,加快截斷傳播鏈。不要說全民檢測貴,社會因疫情而限聚多一天,損失的金錢已比全民檢測多,更不要說減少染病者的人命價值,無法以金錢衡量。可惜社會上已把全民檢測的決定,看到很政治化,特別是傾向反政府的族群,不止質疑全民檢測無用,更相信「DNA資料送中」的政治宣傳,所以反對檢測。
二、參加人數不會多。政府官員初時曾估計,全民檢測計劃會有大約五百萬人參與。我一聽就覺得有點超現實,因為除非是強制性(例如武漢),否則即使在內地城市如北京,在六月至七月那次自願性的全民檢測,二千一百七十萬北京市民中,只有一半左右進行了檢測。
香港七百五十萬人口,有一半去檢測就只有三百七十五萬,但估計會遠低於此數。就我自己接觸所知,不同市民的確會因為政見去看檢測問題,百分之五十五支持反對派的市民,估計只有少量會去做檢測。
而百分之四十五支持建制的市民,就會按自由意願做決定是否檢測,例如感覺疫情是否嚴重、去檢測是否方便、檢測時要否排隊等。七除八扣,有一百萬人做檢測已相當不錯,若比這個數字多,已經很驚喜了。
三、找出確診人數會很少。以北京在六月十一日至七月二日,北京市對一○○六萬人進行了核酸檢測,陽性率為十萬分之三點六七。若香港有一百萬人做檢測,同一個陽性率等如三十六點七人確診。若香港的陽性率更高,只表明香港的社區擴散更嚴重,更應該做檢測。
我自己打算去做檢測,並不是因為政治理由,而是想盡點公民責任,萬一自己是感染者,確認出來就不會影響其他人。更重要的是一種「走火警」心態,走火警時會覺得有點煩,但是為萬一出現的災難做一次預演,以增加災難發生時,大家能成功脫險的機會。萬一每天出現一千個確診,到時全面停擺十四天後再加全民檢測,就變得很有需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支援特區抗疫的3項措施 : 全民自願檢測,增建方艙醫院,以及興建臨時醫院,費用完全由中央負責,無疑是一個政治考量,
林鄭月娥前此在記招上曾說過,這等抗疫措施的費用由那方面承擔的問題,正與中央協商,可過不了多久,卻突然口風一轉,三項抗疫措施的費用全部由中央承擔,
在確診數目直線上升,已然超出特區醫療系統所能負荷的警戒線,而攬炒派團體組織人士,又對中央支援特區政府的抗疫行動不斷作出滋擾,西區及大埔的檢測中心屢被攬炒派團體組織人士到場示威,指對鄰近居民造成播疫危機,以及散播DNA 送中的謠言,無所不用其極的拖政府後腿,
誠然對抗疫工作不利,影響市民參與全民檢測的信心,中央決定承擔三項抗疫措施全部費用,無疑是為特區政府解套,以免攬炒人士再在抗疫措施撥款上糾纏不休,拖慢抗疫成效,
試想如果所有抗疫措施和設備都要走正常的招標程序,那要要猴年馬月方能成事,抗疫如救火,拖延一刻可能就是一條人命,政府特事特辦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
中央為了減輕特區政府的壓力,全力承擔3項抗疫措施的費用,令攬炒人士在撥款上沒有了借口,可還是有人欠缺理性的糾纏下去,繼續抹黑特區政府抹黑中央,作無中生有的指責造謠(見日昨筆者撰文 " 把政治操作凌駕市民生命健康的郭家麒 " ) ,指「日後係咪唔使畀錢,就送醫護到香港幫手?係咪唔使畀錢,就可以喺屋邨裝閉路電視?」,
全民檢測本來是要找出社區隱形患者的有效措施,截斷社區傳播鏈,最有效的是全民強制檢測,但香港做不到,不是中央支援特區的檢測中心檢測能力問題,而是政治的因素,
政府不能強制全體市民都要接受檢測,這涉及市民的個人自由與權利,猶其攬炒派大肆宣揚DNA 送中的情況下,推行強制檢測無疑是一顆政治炸彈,令特區政治形勢更趨複雜,
在這種情況下衹有退而求其次,改為自願性全民普及檢測,但成效可能打了折扣,端賴市民的踴躍參與,如果檢測數字越高,找出隱形患者截斷社區傳播鏈的機會就越大,可以大大減低市民在社區染疫的風險,
退一步而言,如果驗出自已是屬無病徵的隱形患者,可以及早獲得隔離治療,為已為人,市民都應該支持全民普及檢測工作,
如果短期內仍未能遏止疫情的漫延,到年底天氣轉涼,則更適宜病毒的存活,令社區傳播的風險更高,到時是否會有新一波疫情的爆發令人憂慮,所以中央支援特區政府的3項抗疫措施著實是防範於未然,有其必要的抗疫措施。
後記 :
在港區國安法頒佈實施,而金主(或操作代理人) 又被捕下,港獨黑暴攬炒派無法再發動新一波的反政府暴亂,衹有在抗疫方面拖政府後腿,以達到攬炒的目的,
顯然易見, DNA 送中及港康碼便成為攬炒派新的行動目標,不斷散播謠言阻撓抗疫及阻撓恢復通關措施的推行,問題是全民普及檢測及港康碼的推行,都是自願性的,沒有人用鎗指著你強迫你接受檢測與申請港康碼,
市民接受檢測與申請港康碼是市民的自由,認為是有其需要才作出的決定,而申請港康碼,要到政府指定的公司作核酸檢測,這等都是本地的醫院及化驗所,整個檢測程序都在本地進行,港康碼更不會存有DNA 資料,攬炒派將這等措施妖魔化,更綁上DNA 送中恐嚇市民,誠然是枉作小人,
筆者就不相信當攬炒派人士居住的社區爆發疫情,這等樣人還堅持不做全民普及檢測,拒絕 " DNA 送中 ", 甚至所居大廈有確診患者也堅持立場不作全民普及檢測,
筆者就不相信當攬炒派人士被公司派到内地公幹,這等樣人還堅持不申請港康碼,寧願在內地強制隔離檢疫14天,甚至辭職不幹也要堅持立場不到內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