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馬拉松 - 清零了! [ 屈穎妍 ]
頭條日報 2022年2月24日
一直在想,到底是誰的腦袋出了問題?
這些年,好多事,都超乎大家的常識與常理,譬如今次,全民強檢。
全民強檢目的是甚麼?當然是要找出社會上隱藏的新冠患者及沒病微的帶菌者,七百幾萬人如何強檢?當然是檢完一批又一批。
舉個例,如果你是幼稚園老師,要幫全校所有學生消毒雙手,你會:
一,請每班姓名拼音A至J的先出來消毒,完成的可自由活動,然後是K至R,接着是S至Z;
二,逐班出來消毒,完了回班房待着,等各班消毒完畢,就可以一起吃茶點。
這是幼稚園級的問題,答案不用推敲細想,一定是方法二。
然而,特首那天宣佈三月將會全民強檢,但用的竟是莫名其妙的身份證排序檢測法,即是上述幼稚園例的第一種方法。
又舉例,一家人,三代同堂加外傭,身份證號碼就分別有A、B、C、W、Y,即是說,一家人要分幾次檢。
即使一家人可以一起檢,那鄰居呢?樓上樓下呢?這家人檢了,那家下星期才檢,我想不透,這麼多分類法,為甚麼政府偏偏揀一個最蠢的?
抹地,你都會抹完一間房再抹另一間房;清潔,一定是一區區做,讓七百萬人行來行去,我想像不到,這種清潔,要做到幾時才乾淨?
今天香港的新冠個案不是十數個,而是萬位了,這種狀態的全民強檢,如果不是一區區做,如果不配合封城禁足,根本沒可能成功。
特首說:「現在是打仗」,那為甚麼敵人已闖入民居,你們還慢條斯理洋洋灑灑講了半個鐘自己曾經有幾威,再講半個鐘我們下個月會來救你?
高官們請你們行出街看看,六點後的香港,基本上與封城沒分別。仍有人說,香港不是武漢,不能按下停頓鍵。如果,今天地震呢?海嘯呢?都不能停?就當打幾日十號風球吧,不封城的強檢,永不可能清零,不過市民的荷包就統統清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說是屈女士,就算是筆者,一聽見林鄭宣佈以身份證排列方式,作為全民強檢的基礎,就不禁國罵衝口而出,
這是那門子的安排,如果身份證由A - E 是一組,F - J 又是一組,每組是25萬人強檢,看來是有規率了,
但A - E 的25萬人可能分佈到全港十八個區,换言之,很大一部份市民甚至家庭成員要各自在不同時間地點,垮區到自己檢測站進行強檢,還要連續三次檢測,這樣大量的人流來回檢測,不是折騰人嗎? 而交叉感染的機會率又有多少呢?
一方面叫市民如無必要不要出街,一方面卻全港市民大兜亂的安排檢測,不知是那位高人想出來的主意,
還是葉劉的建議有點譜,她建議以家庭為單位,圍封強測下,一人中招全家即時強隔,省卻了以身份證強檢,確診了還要派人追縱他們的住處以及家人實行強隔,
希望今次的全民強測,特區政府應交由內地富經驗的支援隊伍策劃並協助進行,不要再倚靠自家的 " 經驗 " , 以免再鬧出前此午市禁堂食衹玩了一天的笑話來(高官說不知道有這麼多市民午休時要在外用膳的,真暈!).
疫症肆虐了兩年多,還未有完結的跡象,社會上響遍要求全民強檢的聲音,大多數市民都認為長痛不如痛,來一次大規模的全民強檢,就算封區也在所不惜,可以接受,反正在現時的疫情下,除了要上班外,市民都儘量避免外出,與封區又有何分別,
如果內地有足夠的支援,可選擇星期五六日作為封區強檢的日子,以內地的檢測效率,以全港十八區平均每區40萬人計,三天的時間是足夠的了,當然,人口密集的,就抽調更多的人員去協助,三天檢測全港750萬人,以內地的效率應不成問題,問題是是否有足夠的隔離及治療設施去隔離收治強測出來的確診及緊密接觸者,
在第五波疫情大爆發下,根本特區的醫療系統已接近癱瘓崩潰,致有初步確診人士在醫院急症室門外瞓街多天都 束手無策的情形發生,林鄭又不願向中央求援(顯示自己的無能), 甚至連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前此都死撐有足夠人手毋須中央支援,
在特區情況已失控的情況下,中央被迫出手,以交流會形式召集中央防疫抗疫相關部委專家,廣東深圳及香港三方共商如何支援香港,還要為林鄭圓面子 " 香港有所求,中央必回應 " , 林鄭有求過嗎?有求過就不至如今的田地了,
其實在第五波來臨前,特區政府就應聽從專家意見,及早籌謀增加強檢隊伍,以及臨時隔離及治療設施,更檢討如第五波發生時,特區是否有足夠能力應付,如果得出的結論是無法應付,就應及早向中央求援,
讓中央有所準備,調集資源與人手,必要時支援特區,其實中央是有兩手準備的,如若不然援港的檢測隔離設施與臨時醫院,又那能如此快便調集到足夠物資人手快速運港立時開工建造,
人手方面本已在廣東省內抽調了大批有經驗的支援醫護人員集中候命,衹因香港遲遲還未頒布緊急條例,豁免相關的人員必要的專業資格註冊,緊急時期可以在港進行專業行為,這才未能立時來港,這是特區的疏漏。
特區的防疫抗疫時至今日已是一場硬仗,各方面都不能掉以輕心,須儘量配合中央援港醫護及檢測與臨時設施工作人員等的工作,亦要防範潛藏的黄人從中搗亂,拖防疫檢疫的後腿,要上下一心,動員社會一切力量打贏這一仗,
有危必有機,特區政府正好藉此一役,凝聚社會力量,以修補港獨黑暴時期的社會撕裂,儘量動員社會力量,把後台支援的工作讓社會各界去擔當,讓市民認識到自已亦是特區的一份子,應為特區出一分力,盡一份責任。
後記 :
說起現時以污水檢測把大廈圍封檢測的方式,這在以前並未有 " 居家隔離自檢 " 時可能有效,但現時大廈中分分鐘有確診及緊密接觸者,居家隔離等候送院或送到隔離中心的人,那大廈的污水樣本自然便會驗出有病毒存在,那圍封強檢有意思嗎?
在這等有居家隔離人士的大廈圍封強檢,衹會揪出更多居家隔離者的家人,鄰居,甚或共用電梯的中招人士,其實居家隔離,同住者毋須強制隔離,可以外出上班或購置日常用品,衹發放檢測包自行檢測,
一旦染疫未即時察覺,就會散播到社區去,可是就算自檢染疫,亦沒有這麼多設施收容,衹能待在家中 " 等通知 ",而同住人士屬緊密接觸者的高危群組,不即時送院,以及將緊密接觸者隔離,那強檢又有何效用。
最新消息 :
政府公報,已落實8處地點興建隔離及治療設施 :
竹篙灣、
啟德前跑道區、
元朗潭尾、
前新田購物城、
洪水橋近雞伯嶺路、
青衣市地段200號、
粉嶺馬適路旁(位處粉嶺北新發展區)及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東南面土地(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以北)
其中有等地盤經已展開24小時趕工,全部落成估計可提供50000個單位以供應用,希望在下月全民強檢前能提供足夠的隔離及治療設施,以配合接收檢測發現的確診患者及緊密接觸者,以避免再發生現時隔離及治療設施不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