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傳媒03  

中環High Tea - 傳媒逼宮    [ 黃麗君 ]
香港頭條日報  2015年9月17日
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26/20150917/374889/

澳 洲通訊部長兼富豪特恩布爾周一在執政自由黨黨魁選舉中擊敗阿博特,成功逼宮成為新任澳洲總理。戰敗的阿博特批評傳媒文化間接助長逼宮風氣。有人可能認為阿博特戰敗發老脾,但他所提出的觀點確實也反映了今天傳媒文化的一些實況。有選舉的地方便有阿博特說的問題,這種傳媒文化今日已成為政治文化牢不可破的一部份。

阿博特的批評是甚麼?他說:「過去十多年的政治變了質,愈來愈多民意調查,評論氾濫,且大多數是屬尖酸刻薄,甚至等同人格謀殺的言論……民調觸發恐慌,造就總統旋轉門,對國家不利。」他又說:「若我能給傳媒一點忠告,便是不要為尋求私利的人做文章,這些人往往不願公開身份,傳媒不要被借刀殺人。」

傳媒是否被借刀殺人?阿博特是否只輸在他口中所說的「變了質的傳媒文化」,相信沒有絕對的答案,但阿博特講的傳媒現象,確實存在,不但在澳洲,在美國、在英國、在香港,民調愈搞愈多,評論式的新聞,有立場、有傾向性的新聞漸次取代了客觀報道,這確實是一個愈來愈明顯的趨勢。這種傳媒文化,不但只存在於選舉新聞,也存在於很多關乎國家、社會的敏感或重要議題的新聞上。

以香港為例,民調愈來愈多,對政治領袖的評分、對政改是否應該通過的公眾立場,對各級選舉中的不同陣營的支持度,民調幾乎主導了相關新聞的基調,但民意調查機構對他們做調查的方法、問卷如何設定,有幾鉅細無遺的公佈?調查方法、問卷問法幾可影響民調結果,但大部份市民,只看到結果,全盤接受結果,以之為整體民意,殊不知民調原來並不完全反映民意。

民調不反映民意,例子不少,近如今年五月英國大選,選前民調預測保守黨和工黨兩大黨不相上下,最後保守黨在下議院650個席位中,贏得逾331席,比五年前對上一次大選多24席,且超出控制國會所需的323席,但工黨議席不升反降,比上屆少了26席,至只得232席與保守黨所得的議席相去甚遠,這個真實的結果,反映選舉民調不可靠,但傳媒天天拿著這些民調結果追蹤選情,在此情況下,公眾究竟是多了知情權,還是少了知情權,讓他們對政治人物作出判斷呢?民調治國似乎主導了西方民主社會的管治方向,但民調不能真正反映民意,是否很有誤導性,也很危險?

至於阿博特提到的人格謀殺式的評論,真是英、美、香港常見的現象,報章評論,若是具名式的,當事人文責自負,市民知道哪些人發表甚麼言論,有關人士的職業,所屬機構,所關心的議題是公開資料,大家可作判斷他們的言論是否有利益所在。然而,今天香港有不少針對政治事件的評論、專欄,皆非以作者真實姓名發表,這些人躲在假名背後,或是報章專欄欄目背後,高談闊論,論盡城中政治和社會議題,月旦城中政治領袖,當中有沒有涉及私利,普通市民會知道嗎?掛上面紗不以真面目作出評論,這些人要隱藏身份,目的何在呢?

除了評論,有些新聞充斥著知情人士透露、消息人士透露的消息,傳媒對這些隱藏身份提供的消息,做了多少印證工作才發表相關新聞?或只是只要有一人提出某些觀點和消息,不加求證也可大肆報道?若如此,市民又如何可以判斷這些新聞是否如阿博特口中所說的傳媒「被借刀殺人」?

今天香港和西方社會,出現了不少扭曲的政治和傳媒文化,變相降低了傳媒監督社會的功能,也削弱了市民真正的知情權,此風不改,任何一個地方的政治領導都不可能做好管治工作,在此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或社會,還有空間去求進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黃麗君一語道破現今傳媒業界的偏離本業, 甚至連學術界也有這種現象, 兩者結合就扭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去左右政府的運作, 甚至可以推倒政權, 支持反對派人士上台, 因為傳媒與學術界人士都是市民大眾信任的界別, 被認為是賴得信賴, 不會誤導市民,

但現今某些傳媒業界與學者對政治的 " 熱衷 ", 已超出了新聞傳媒的範疇, " 立場鮮明 " 的 " 報導 " 新聞, 有立場的 " 報導 " 算的上是 " 新聞 " 嗎? 學術界某些學者更攪笑, 連解放軍及司法系統也拿來 " 民調 " 一番, 甚至有學者撰文, 拿政治人物的家人來說事, 拿來攻擊政治人物,

駐港解放軍是封閉式管理, 日常生活根本與市民沒有接觸, 不明這等所謂涉及解放軍的民調所訪問的市民, 究竟曾否接觸過解放軍, 抑或是他們的印象純屬從傳媒得來, 傳媒中民主報與大公報的立場截然不同, 報導亦有所 " 差異 " , 循這等 " 報導 " 接受訪問, 是市民真正的體驗, 抑或是被媒體所引導而得出的結論? 值得大家思考,

而對司法系統的民調, 筆者前此 亦曾評論過, 對司法系統的民調很易受近期審訊的案件所影響, 司法人員審案純以法律觀點為依歸, 與未曾受過法律訓練的市民大眾的認知可能有落差, 如果以市民的觀點來接受對司法系統的民調, 這對司法系統不公平, 亦可能削弱了市民對司法系統的信心,

黃麗君說的對, 人格謀殺式的評論, 真是英、美、香港常見的現象, 猶其香港某些報張, 對政治人物 " 人格謀殺 " 已是報張的 " 核心思想 ", " 知情人士透露 " , " 消息人士透露 ", " 據聞 ", " 傳說 ", " 有云 ", 這等不確定的 " 報導 " 充斥著這等報張的版面,  亦有傳媒高層撰寫, 批評社會人士的文章被同系報張轉載, 成為 " 新聞 " , 被批無向當事人求證, 傳媒高層卻辯說評論文章無須向當事人求證, 那轉載的同系報張編採又是否有責任向當事人求證內容是否屬實才 " 轉載 " 呢?

這等另類的媒體和學術界某些學者的行為, 削弱了市民對他們的信任, 原來專業人士是這樣的 " 不專業 ", 給市民傳遞不正確的訊息, 背後目的何在, 令人疑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