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蘋果07  

全港880萬人明年起 換新智能身份證
蘋果日報 2017年11月30日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71130/20229997

【本報訊】入境處將於明年第四季起分階段為市民更換新一代智能身份證,新證設計式樣昨日曝光。新證的大頭照由右邊轉往左邊,尺寸較大,晶片放在證件背面;新證亦加入更多防偽特徵,包括多種更複雜的圖案背景、特定的彩色印刷特徵等。為方便長者及入住院舍的殘疾人士,入境處會提供「上門」換證服務,職員會到訪約1,000間院舍,為該批14萬人換證。

記者:謝明明

鑑於現有身份證系統軟件、硬件過時,同時為了提高身份證的耐用程度及提升晶片技術水平,入境處於2015年獲立法會財委會撥款14.4億元進行更換新智能身份證計劃。保安局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新一代智能身份證換領計劃,該局指出,將於明年第四季展開換證計劃,預計至2022年完成,涉及約880萬張身份證,包括海外永久居民。

文件更披露新智能身份證的設計式樣,卡面大小及卡上所印的資料,與舊款大致相若,但新款加入更多防偽特徵,包括卡面加入細線及扭索式圖案等多種更複雜的圖案背景、彩虹印刷及光學變色油墨、「具立體感的激光影像」專利技術加入持證人第二幅較小的人像照片、在卡面上加入具波浪及立體效果的透明全息圖、印有個人資料的透明窗口,以及在紫外光下出現的彩色紫外線圖案等。另一最大不同之處,是新款的大頭照由右邊轉往左邊,而且尺寸較舊款大,晶片改設置在證件背面。

派員到院舍幫長者換證

入境處更首次採用「雙軌並行」換證時間表,即除按智能身份證持有人的出生年份分階段換證外,亦會同時安排1954年或以前出生的長者換證。據悉,初步會安排他們於2019年初開始換證,換領時間或長達3年多。當局解釋由於長者人口由2003年的81萬人增至明年的127萬,採雙軌並行方式可讓長者與其他年齡組別的親友一同到換證中心換證。

另一換證新安排是院舍換證服務,入境處人員親自到住宿院舍的殘疾人士及長者換證,毋須他們前往換證中心,估計涉1,000間院舍,約14萬人受惠。據了解,入境處人員屆時會上門提供一條龍服務,包括為市民拍照。

入境處會在全港設9個換證中心,市民屆時可透過網上或手機App預約換證時間和預先填妥表格。據悉,新證相片會如上次換證一樣,會為市民拍攝兩張相片供揀選。該處亦會設「自助身份證領取站」,供市民自助領證,屆時只須插入舊證及核對身份,便可領取新證。

至於換證次序,與上次換證計劃相同,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政府主要官員、入境事務人員、警務人員及勞工督察會首批換證,以便入境處在全港換證前,有機會檢討換證流程及系統運作細節。然後其他市民會按照其出生年份組別換證,但文件並無交代相關換證次序時間表,只稱會考慮上次換證計劃的次序和不同年齡組別的出入境模式。上次首批換證的年齡組別是35至55歲的市民。

議員指設計新不如舊

一直關注新智能身份證技術及防偽的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指出,雖然文件有交代相關資料,但他關注新證的測試效果是否理想,「要睇新證製成品測試係唔係達到入境處所講,有效防止偽冒同防止盜取資料」,他亦稱關注新舊換證的安排是否可暢順交接。

人民力量立法會議員陳志全對新智能身份證的設計反應一般,認為新不如舊,「𠵱家用緊嗰張設計簡潔,靚啲,新嗰張有啲似回鄉卡」。他又關注新證的晶片加入相片及性別,擔心會增加資料被盜取的風險。

市民劣評

安先生(室內設計師):
「唔鍾意個色,太紅啦,之前好少聽到有人成功偽造身份證,冇需要換。」

何小姐(大專生):
「個設計好似回鄉卡呀,舊嗰張靚啲,我鍾意多啲,完全冇衝動想去換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筆者很少瀏覽民主報網頁, 因為入目盡是負面訊息, 不是死人塌樓就是交通失事淋淋的圖片, 再來就是政治抹黒, 減打喊殺, 指黑為白指鹿為馬, 顛倒是非, 看了令人不快甚至作嘔,

不過今日心血來潮, 看看肥佬黎在出售壹周刊呈膠著狀態下, 身為集團龍頭的民主報有何取態, 一看之下, 以為自已老了, 眼晴不行, 怎地民主報完全 " 走晒樣 ",

以往的政治抹黒, 減打喊殺完全在版面上 " 被失蹤 " , 頭版頭條以更換新身份主打, 內容純屬為政府推廣訊息, 就連以往加插在新聞中, 由肥佬黎個人屬下公司製作供應的新聞視頻, 也一反以往冷嘲熱諷的取態,

各版新聞內容, 著實令人詫異, 就像看了不是民主報的民主報似的, 就是近日被黃媒熱炒的林卓廷到英澳 " 告洋狀 " 的 " 新聞 ", 也 " 被失蹤 " 了, 衹在論壇來稿保留一則相關撰文而已,

民主報的轉變令人詫異, 這又是否肥佬黎在出售壹周刊事件上向買家輸誠示好, 證明旗下刊物是可以有空間煞車轉軚的, 如果壹周刊成交, 那民主報都 " 有商量", 反正契弟是做定的了, 爹親娘親不及銀紙親, 做多幾次契弟又何妨, 

就算一周刊的買家不感興趣, 連收購壹周刊也告吹, 但旗下刊物的轉變就放出一個訊息, 是集團朝 " 埋街飲井水 " 的方向走, 從良了, 希望有其他投資者感興吉趣承接這長期虧損的包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