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9食安中心01  

食安中心把關馬虎 海陸空大鬆章
東方日報 2018年11月29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1129/00176_008.html

【本報訊】本港食物安全驚現大漏洞!最新一期審計署署長報告揭露,負責為進口食物把關的食物安全中心在海陸空邊境檢查工作有「大鬆章」之虞,抽檢量少又馬虎,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崩潰如虛設。報告指出,空運進口食物實物檢查率最低只有百分之○點一,八百多箱入口貨物僅查一箱;運載高風險食物車輛在文錦渡食品管制辦事處亦如入無人之境,有車輛四個月從未駛入管制站,逃避檢查;海路進口食物只需自願申報是否來自日本,或是否未經輻射測試食品,便能輕易進入本港。

港人九成食物依賴進口,食安中心每年超過五成開支用於食物及活生食用動物的進口管制。空運方面,食安中心於機場三座貨運大樓各設一個食物檢驗辦事處,以抽樣形式對須領有進口准許才可進口的高風險食物,如冰鮮肉、冰鮮家禽、蛋類及所有日本進口食物進行實物檢查。

零文件仍獲發進口許可證

今年一月的審查發現,就非進口許可個案,即其進口許可證需根據衞生證明書正本或副本簽發個案,七日中的一百卅八張,有一百卅四張是無任何所需文件下獲發。審計署隨同食安中心二十次實物檢查時亦發現,無論每批食物是兩箱還是最多八百卅一箱,也只查一箱,檢查率最低、僅得百分之○點一的為冰鮮雞肉,抽查率顯然不足。

抽驗車輛只檢查前排食物

陸路進口食物把關同樣漏洞百出,即使高風險食物進口准許條件是司機須把貨車駛往文錦渡食品管制辦事處檢查,但今年一至四月,五十九輛運載冰鮮鴿、冰鮮豬肉及冰鮮家禽的車,有九輛至少一次逃避檢查,更有兩輛從未駛入管制辦事處。審計署另一次隨行觀察發現,即使有檢查車輛,但食安人員只選取小量食物檢查,比率由百分之○點三至百分之三不等,有時甚至只打開右邊車門檢查前排食物。

香港目前對所有日本進口食物都會進行輻射測試,但海路進口食物只要求進口商自願申報是否來自日本,審計署指做法只能收集八成半海運進口食物資料,擔心部分日本進口食物未經輻射測試入口。

審計署促請當局在食品進口檢驗工作上加強及作補救,並應妥善執行預防措施,防止進口商因食物被抽選作實物檢查而要求註銷進口許可證,並檢討食物進口管制措施。食環署同意該署建議。

海陸空進口食物抽檢全有漏洞,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黃碧雲形容進口食物管制制度幾近崩潰,批評有人無按指引檢查是向業界「鬆章」,如閉着眼做事,不可接受,相信問題在於食安中心無認真監管,有整頓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署處理投訴歎慢板捱轟
東方日報 2018年11月29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1129/00176_009.html

【本報訊】食安中心處理食物投訴「歎慢板」,助長食安風險蔓延。《審計報告》發現食安中心處理市民的食物投訴極低效,有個案需時八個月處理。而查證食物有問題後,中心展開食物回收又形同虛設,有過半數出事的食物或產品實際上並無回收,但食安中心卻沒有後續行動,甚至接投訴後作抽樣檢查,竟拖延近四個月之久。審計署促食安中心加快處理投訴時間,勿製造不必要拖延。

本港食物事故與日俱增,由一三年至一七年間,食物事故監察系統偵察到的食物事故由一千三百三十九宗增至一千七百一十三宗,增幅達兩成八。因應食物事故而進行的食物回收行動亦由六次大幅增至二十三次。惟審計署發現,在去年的回收行動中,有五成一需回收的產品,產品商並無執行回收,所有個案均沒按要求提交回收報告,最後不了了之。

投訴食物個案 耗時八個月

食安中心處理食物投訴表現亦遭詬病,中心去年收到五千五百六十九宗食物投訴個案,由接獲投訴至結案,有六成一個案需逾三十日才完成;當中有三十八宗個案更用了超過二百四十日,即八個月時間。審計署批評調查工作緩慢不利確保食物安全。

其中一宗「離譜」個案是,前年八月有市民投訴一街市攤檔奄仔蟹,中心直到十二月中才去涉事街市攤檔抽取樣本,中間相隔了近四個月,結果發現樣本含違禁獸藥,但涉事批次產品已經售罄,事件無法跟進。審計署又批評,食安中心發新聞公報此宗個案時,亦拖延了四十二日,但並無註明拖延原因。

另外,食物樣本運送到化驗所的時間冗長,去年有樣本竟耽擱了十九至二百零三天不等。審計署批評中心並無具體指引規管適時運送食物樣本到化驗所,令處理工作時間冗長並拖延。食環署回應稱,同意審計報告建議,會檢討工作指引,包括加強監察食物回收行動、加快處理投訴工作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安中心牽涉到全港七百萬人的健康, 如果有人瀆職, 絕對不能輕輕放過,

整個有關食安中心的審計報告反映出一個事實, 就是食安中心管理鬆散, 官僚主義嚴重,

海陸空進口食物抽檢全有漏洞, 食物管制制度幾近崩潰, 處理市民的食物投訴個案有需時八個月之久, 食物樣本運送到化驗所的時間, 有個案竟竟耽擱二百零三天, 簡直不能接受,

試問一些高風險有問題的生鮮食物, 及由日本進口含輻射物質食品, 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 " 過三關 " 直接送到市民餐桌上, 就算有市民發覺不妥作出投訴, 在官僚的處理下, 到有檢驗結果時, 整批食品可能都已賣清光, 全吃進市民肚中, 一件不留了, 如何跟進追究, 食安中心呼籲供應商回收, 呼籲市民停止食用不全都是廢話嗎,

從事件可以看出, 食物安全的大漏洞, 是出自中層管理人員未能切實督促下屬執行工作, 致有前線人員在檢查環節敷衍塞責,

審計署更發現有空運食品單一批次多達八百卅一箱, 但前線人員也只抽查一箱, 而陸路進口車輛檢查寬鬆, 檢查比率衹有0.3%至3%不等, 更有車輛逃過檢查而食安中心卻沒有跟進,

筆者認為這等審計報告應同時作出衡工量值調查, 看看食安中心是否前線人手不足, 抑或是人手足夠, 但未能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運用, 前線人手不足就反映出政府有需要增撥資源讓食安中心增加人手, 但如果是人手足夠, 但未能充分發揮人力資源運用的話, 就要追究管理層的責任, 為何會成這等管理不善的現象.

至於沒有衞生證明書正本或副本, 仍發出進口許可證的個案, 一星期內的138宗之中, 有134宗是在無任何所需文件下獲發進口許可證, 換言之衹有4宗是經過合法程序進口, 情況著實令人震驚, 其中是否屬涉及瀆職或是有利益輸送情況, 食安中心責無旁貸要作出調查, 必要時轉交廉署跟進. 

筆者疑惑, 這等個案是否涉及生鮮食品中的高風險食物(如生蠔等貝殼類海產及用作魚生用的三文魚吞拿魚等魚類海產), 就運輸時間對新鮮要求而言十分重要, 就衍生了這等 " 直通車 " 情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