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蔡若蓮04  

中環High Tea -《紙牌屋》有真人版? [ 黃麗君 ]
頭條日報專欄 2017年7月13日
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26/20170713/583892/

美國的人氣劇集《紙牌屋》有這樣的一個橋段:作為主角的法蘭為了一步一步攀上總統之位,利用記者,打擊政敵,然後將自己的盟友熱捧,安插成為國務卿,然後借此扶持自己的上位之路。最終,法蘭真的做了總統。

法蘭如何利用記者呢?他的獵物是初出道,沒有經驗做政治新聞,而又急於要上位的年輕記者。做法是先給她機密資料,讓她取得獨家去打擊自己的政敵不能當上國務卿,結果女記者被捧紅。法蘭為了令盟友可以當上國務卿,向女記者發放假消息,聲稱好友已成為總統的新國務卿人選,記者把這條消息發佈,惹來各方評論,總統由本來沒有考慮這個人選,在輿論之下,也將這個法蘭之友變成人選,以至最後更成為國務卿。

假消息變真實事件

上述這一個劇集橋段,說出了政界如何跟傳媒互動,不但可以製造新聞,更加可以製造一些原來不會發生的政治事件。重溫這個橋段,令人想起今天特區政府組班的風風雨雨。

司局長已經就任,塵埃落定,但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仍未委任,坊間的政治八卦自然少不了猜測人選,先有教育界的蔡若蓮,後有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李浩然,兩人被盛傳是副局長人選,新聞曝光,惹來不少評論,以負面的多,變相製造壓力給特首林鄭月娥,以至司、局長。

作為一市民,我們都不知這些傳聞是真是假,但客觀效果,是市民對兩人的評價,接收較多的是負面消息。這些消息如果並非事實,為何會曝光,是純粹揣測的政治八卦?還是要先製造負面輿論,令它不會發生?然而,如果這是事實,提前曝光兼有不少負面評論,是否要製造「見光死」的結果?記者在傳播這些消息時,有幾肯定消息是事實?如果是不肯定的話,為何要報道?記者有沒有想過自己有機會被誤導,而參與了一些幕後政治的角力呢?

政圈不同陣營角力

輿論可以捧紅一個人,也可以踐踏另一個人,可以幫助一個人上位,也可以把一個人拉下馬。傳媒不小心判斷消息真偽而去發放,其實有機會成為他人的政治棋子。《紙牌屋》的橋段何其真實,政圈中有不同的陣營,互相角力,利用傳媒達到目的的例子比比皆是,傳媒若不想被參與政治,小心判斷所得消息不單是第一步,也是下一步,以至最後一步,否則,傳媒便發揮不了其監督的功能,辜負了自己擔當第四權的角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泛民黨團組織人士與黃媒耳目眾多, 潛藏於政府體系中的無間道不少, 衹要林鄭月娥打個噴嚏, 也會即時傳送到泛民黨團組織人士與黃媒耳中, 大家共商對策 - " 如何應對林鄭月娥打噴嚏 " ,

這次傳出蔡若蓮與李浩然可能被委任為副局長, 無疑是這等政府體系中的無間道所泄露, 泛民黨團組織人士與黃媒就像捅著了黃蜂巢似的, 跳出來大吵大鬧, 好像天塌了下來似的,

消息還未證實, 兩人還未被委任, 但包括黃媒在內的特區媒體早己不斷傳播兩人的負面訊息, 媒體重覆又重覆訪問泛民黨團組織人士, 重覆又重覆的傳播兩人的負面訊息, 究竟是否真的這麼有新聞價值成疑?

媒體的新聞取態, 無疑是變相為反對兩人出任副局長的泛民黨團組織人士及黃媒助拳站台, 誠如黃麗君所言, 無論消息是真是假, 媒體都成為他人的政治棋子, 媒體變成落場踢波的球證, 已違反了媒體監察政府的職責, 沒有資格再擔當第四權的執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閱讀 :

中環High Tea - 蔡若蓮=23條立法 [ 黃麗君 ]
頭條日報專欄 2017年7月11日
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26/20170711/583226/

特首林鄭月娥組班,司局長的任命正式公佈前是傳媒焦點之一,但報道基本上是估領袖的遊戲,沒有甚麼特別的負面狙擊。司局長組班格局基本上相當順暢,但想不到的是到了副局長的任命,部份可能人選經曝光後,便遭猛烈狙擊,原因是人選被視為「紅」人,是北京青睞人選,因此泛民堅決反對,拒絕染「紅」。

盛傳的「紅」人是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傳聞之一是她是北京屬意接棒做副教育局局長人選。就這項傳聞,極速反對蔡若蓮為人選的是教協和屬教協的立法會教育界代表葉建源,他說社會及教育界均認為政府委任蔡若蓮出任副局長,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破壞力」被誇大

另一方面,民主派議員涂謹申則形容,委任蔡若蓮的嚴重程度,與政府重推《基本法》23條立法一樣,會令新政府與民主派得來不易的關係徹底破裂。教協和一些家長團體更聲稱恐防教育局染紅,要搞萬人簽名把蔡若蓮拉下來。

泛民和教協就蔡若蓮傳聞發功,所出的氣力,幾達他們狙擊前特首梁振英一般,究竟蔡若蓮是何許人也,有那麼大的力量,令泛民和教協要聯手發動攻勢去把她拉下來?

在泛民眼中,蔡若蓮的「破壞力」真的那麼凌厲?將她與23條立法相提並論,是否很誇張?一個副局長的職位,被打造成儼如何以凌駕局長,政務司司長,以及特首般厲害,成為一個太上皇,這種思維,是否有點脫離現實?蔡若蓮會否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呢?

教協狙擊是為利益

蔡若蓮是否被北京青睞,只是有消息說,不知是否事實,已知的事實是她不過是一個中學校長,是教聯的副主席,曾經在去年參選過立法會的議席,不過輸了給葉建源。這一事實,也被葉建源指為反對她的原因之一。然而,葉建源猛力打擊蔡若蓮有沒有私心呢?教協和教聯是死敵,教協是否怕蔡若蓮加入了教育局,完全熟悉教育政策的方方面面,會比較懂得招駕葉建源和教協的種種要求,間接削弱了葉建源和教協狙擊政府的力量和力度呢?由教協發起去狙擊屬教聯的蔡若蓮,是利益之爭?還是教育之爭?還是染紅之爭?

教協搞的是萬人聯署反對蔡若蓮,特區政府會如何應對?這種用政治手段向特區政府施壓的做法,是否像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泛政治化」漩渦?林鄭月娥銳意與泛民大和解,但從蔡若蓮傳聞所見,泛民的態度似乎是事事要跟我的,這才是和解,在這種不平等的基礎上搞和解,會成功嗎?行得通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