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qqztQZ  

/tmp/php47kKHq  

人生馬拉松——開始疑惑 為甚麼要做乖市民? [ 屈穎妍 ]
頭條日報專欄 2021年10月19日


朋友戴著口罩在健身中心做運動,氣喘之餘,更加氣憤,他說:「我已經打了針,本來可以不戴口罩做運動,但因健身中心好多教練及會員都未注射疫苗,結果所有人要陪他們戴口罩。」


最近,政府放寬健身中心的防疫限制,若健身室所有員工及顧客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運動範圍內又配置了合資格的換氣機及空氣淨化設備,那麼顧客在運動時就可以不戴口罩。


又是被動而消極的招式。


朋友說:「政府話健身室個個打晒針就可以不戴口罩,這句話講咗等於無講,因為總有人不配合,於是所有人都要陪這些不配合的人受罪。其實,政府的政策應該是:未打針就不能進健身院,否則那句『打晒針不用戴口罩』就是白講。」


一個普通市民都能想到的對策,高官們就是想不到,或者想到也不敢做,看來,那些通關的奢望、開放限聚的遐想,還是一場白日夢吧!


其實,我們的政府就算不願北望神州學習,至少也該轉個臉向西方看看。


兩星期前,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公佈最新強制性疫苗政策,就是要求所有公務員必須在十月底前接種疫苗,包括承包商及清潔人員,否則要放無薪假甚至被解僱。另外,所有計劃出行的旅客,也必須在十月底前全面接種疫苗,才能搭飛機、火車或輪船。


由於加拿大疫苗接種率一直停滯不前,故杜魯多決定轉用硬手段,他明言,公務員如在限期前未注射疫苗,「最終可能導致失去工作的紀律處分」。


其實美國很多大學今年九月開學已明言,不打針不能入學。限制不聽話者的行動,才是對守規守法者的獎賞,否則,乖乖打了針的,結果還是被不打針的拖累,哪裏也去不了,甚麼也做不成,大家就會疑惑:為甚麼仍要當乖市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唉!莫說是打針,就連推行 " 安心出行 " 特區政府都畏首畏尾," 安心出行 " 已經是冇牙老虎,沒有個人資料及追縱功應,初期更沒有強制掃碼,是典型放任自流式的抗疫,


也難怪內地不接受這樣的所謂抗疫措施,現時好了點,在進入某些特定處所都要強制掃碼,但沒有個人資料及追縱功能,亦難以追縱那些無病徵而沒有去檢測的患者,


衹有待這等無病徵患者病情惡化浮現而入院治療,但在入院前的一段時間無疑會造成社區傳播,這是安心出行的一大漏洞,不能第一時間找出曾與確診患者接觸,或相關連的人士加以隔離,以避免在社區傳播,


因為明知該段時間及地點有確診患者,但有緊密接觸的除了家屬親友或同事外,其他的因無個人資料而無法追縱強制隔離,


故此無法做到如內地般,一發現確診患者,可以第一時間從大數據庫中找到緊密接觸者予以強制隔離,以免在社區傳播開去,


其實特區政府處理防疫抗疫措施有所顧慮,主要是香港是國際城市,作為進入內地市場的跳板,各國的垮國公司多以香港作為大中華市場的總部,


因香港交通便捷,出入境方便,在香港遙控業務,必要時到內地視察業務,乘搭高鐵比飛機更方便,


但由於疫情關係,嚴格的檢疫措施削弱了香港作為內地跳板的優勢,無疑會令商界有所抱怨向特區政府施壓,特區政府面對商界對入境的嚴格檢疫措施有意見,以及市民要求與內地通關的訴求,著實難以取得平衡,


外地入境香港的,特區可以控制,但內地嚴格的防疫抗疫措施,就非特區所能控制,令致與內地通關拖延日久,特區要取得平衡殊不容易,衹有選邊站,


其實特區別無選擇,衹有背靠內地,因為就算放寬外地入境檢疫,不能獲內地免隔離入境,對外地商貿人士來港無大差別,不如直接入境內地接受強隔,反正都是隔離,但對港人往內地經商及探親就就有很大影響,特區變得兩面不討好,


特區在旅遊甚至娛樂消閒方面不及澳門,就連會議展覽方面,硬件也不及澳門及廣州,何況澳門在防疫抗疫上佔盡通關之利,


如果收緊外地入境防疫措施,配合內地通關要求,起碼對港人在內地的商務往來及探親就學甚至旅遊都可以與內地接軌互補,提升特區疲弱的經濟,與內地達致雙嬴局面,


香港如不儘快解決與內地通關問題,就連本土經濟也會變成死水一潭,而兩地婚姻更成為重災區,不知何時才能家庭團聚,受苦的都是普羅大眾。


特區政府前此推出的 " 來港易 " 衹是門面功夫,在未能與內地充份協商下推出 " 來港易 " , 來港後返回內地仍要強制隔離,而利用 " 來港易 " 機制來港人數平均衹有二三百人,與2000人的名額相差甚遠。


其實就算開放港人往內地免隔離通關,無疑商貿與探親群組是優先項目,商貿人士有現時入境香港,公司董事免強檢的記錄可循,但探親則無記錄可循,內地對中港婚姻的內地人士已有探親簽注記錄,但香港則未有這方面的記錄,


如何能讓兩地婚姻的港人申請到配額回內地,相信在開關前仍有需要與內地協調,究竟是由內地出具證明才能取得港人配偶赴內地配額 ( 這方面簡單得多 ),

 

抑或是由香港自行安排發出探親配額,但這方面就複雜得多,因中港婚姻可以在內地註冊,或在香港註冊,特區政府似乎未能掌握中港婚姻中港人配偶的資料,安排發出探親配額有點難度。


後記 :


其實現時港人是可以回內地去的,衹不過要遵從內地的防疫措施,不過兩地婚姻多是普通階層人士,回內地要過五關斬六將,亦非普通市民所能負擔,


首先,核酸檢測要二百多,回內地強隔14天酒店費用每天400元人民幣 ( 約5600港元 ) ,還未計內地多次檢測,來回交通的費用以及在內地逗留的消費,探親總要帶點禮物吧,


試問一個普通市民,回內地探親一次就要近萬元的消費,還要向老闆申請起碼兩星期的探親假,如果疫情突變,內地要加1星期隔離強檢,香港入境又要隔離強檢,甚或暫停 " 回港易 " ,那真不知何時才能返港回到工作崗位,老闆能理解和包容嗎?


至於有團體組織質疑強制執行 " 安心出行 " 對沒有甚或沒能力購置手機的長者或弱勢社群 ( 例如露宿者 ) 不公平,


但據社會福利署統計,2020年的露宿者為1541人,而社區組織協會的估計,去年露宿者人數約有2,000 人,這2000人相對比特區750萬人口衹是極少數目,不能因此而推倒重要的抗疫防疫措施,


至於如何解決這等群組沒有手機不能使用 " 安心出行 " 的問題,這是社會福利署的責任,再加上社區組織協會的協助,總可以有解決的辦法,弱勢群組是要關顧,但不能因弱勢群組有待解決的問題,就拖著特區750萬市民迫切要求通關的後腿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通人語 的頭像
    普通人語

    普通人語 - 肥貓有話說

    普通人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