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收錄了屈穎妍 " 恥與明報為伍 " , 擲筆而去後社會上的反應, 包括民主媒體以及身為專欄作家的文化人, 對屈穎妍事件的的報導及看法的報導及撰文, 屈穎妍擲筆後在晴報專欄的撰文,
在屈穎妍事件中, 網友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筆者不作評論, 但現時的特區, 是否仍有言論自由, 抑或是衹有 " 黃絲 " 的言論自由, 藍絲則不受保障,
連勇於 " 悍衛 " 言論自由的記協, 對屈穎妍受恐嚇事件都緘默不言, 連 " 被炒烈士 " 李慧玲也認為 " 衹有傳媒人被炒, 抑或被斬, 或他不能上大陸, 又或者他上大陸被拘捕後, 不能返回香港 " , " 除非(在網絡上)批評你的人叫梁振英, 向你發律師信或者在施政報告裡點名罵你, 這樣記協就幫你發聲 "(筆者對 " 被炒烈士 " 李慧玲言論的駁斥請看昨日撰文), 日月神報編採更為屈穎妍的離去 " 歡呼叫好 ",
媒體存在著這麼多 " 傑出 " 的傳媒人, 為屈穎妍的擲筆而去 " 歡呼 " 而不是為她抱不平, 這樣的媒體還值得市民信賴嗎? 可見 " 公信第一 " 這金漆招牌被市民褫奪不為無因, 因為媒體已與市民的期望脫節, 一份標榜著是 " 文化人的報紙 ", 愈來愈脫離群眾, 愈來愈質疑受眾的智慧與智商, 誠如屈穎妍前此的批評, 淪為 " 披上紳士外衣的蘋果 " , 屈穎妍的直言, 埋下了被 " 修理 " 的伏筆.